自然暗光也能拍出動人餐桌風景?台灣食物攝影師Gia 養成個人風格的四大元素

The Visual Story of Food 說一個動人的餐桌故事

食物充滿力量,美好的餐桌總是令人充滿嚮往。想記錄在餐桌上度過的美好時刻,或想抓住對料理的熱愛,但對畫面的掌握總是不如想像中成功。苦惱於想要拍出美味溫暖的食物照,總是現代人生活中的煩惱。

相較於亞洲人喜好明亮清新的攝影風格,以自然光所帶出的暗調攝影,是較未開發的新領域。曾遠赴哥本哈根修習的食物攝影師─小小/工作室主理人Gia,於六年前開設個人食物部落格,一路慢慢摸索,除了攝影外,從製作甜點、擺設到拍照皆不假他人之手,如靜物油畫風格的自然光攝影,在Instagram吸引不少追蹤者關注,也建構出一個專屬她的獨特秘密花園餐桌。 

「 我是個人風格很強烈的攝影者。攝影這條路上有很多人跟我說,暗色背景風格在亞洲的接受度不高,何不試著拍些明亮小清新的作品以順從主流,但我始終沒有照著做。並不是特別想反主流,說實話我對主流、非主流一點關心也沒有,我只是想拍我喜歡的作品,回過頭看了還是很喜歡的作品,僅此而已。」 小小/工作室主理人Gia在書中這麼說著。

在2019年5月出版《攝影食光》中,完整解析說明100%自然光的食物攝影方法:帶領讀者從靈感發想、食物造型、情境佈景、實際拍攝到後製編輯的過程一步步公開,讓每個人都有辦法拍出有故事深度的餐桌場景。

解構夢幻餐桌搭建過程中,彷彿看到食物攝影師的魔法,了解好的食物攝影情境照片中竟然藏有如此多細節。然而一直以來,Gia努力追求的不單只是張漂亮的照片,想要的是一張會說故事的照片。就像「Visual Storytelling」這個單字的意義—運用影像來傳達理念與訴說故事。Gia真正嚮往的就是「說故事」這件事,喜歡食物,選用食物攝影來說故事,在意邏輯與細節的她,更使得她的影像創作更加迷人。對Gia而言,攝影就是一連串的創意決定。透過媒材、技術、情境的構思與決定,加總起來才成為一張她會說故事的迷人畫面。

以自然光拍一張會說話的照片

所謂「靜物油畫」風格是來自文藝復興Chiaroscuro繪畫風格,義大利文中chiaro是明,scuro是暗,強調的就是利用光影的明暗對比來營造立體感。重點在於利用黑暗的背景來突顯明亮的主體,讓拍攝的主題更顯眼,使目光聚集在主體之上。 

一個充滿花朵植栽的私人空間,光想像就覺得美妙。以暗色背景襯托著甜點、水果、植物花卉與各種餐具,是Gia心中最嚮往的畫面。透過拍攝計畫,實現她心目中的祕密花園餐桌。

在設計「祕密餐桌」這組照片時,Gia決定將情境程度升高到能力的極限,預想許多綠色植物,有枝葉從祕密花園爬到桌上的感覺,不過同時又不想讓綠意太張狂,因此選擇了以花瓶與盆栽來乘載這些植物,再加上不同的葉材來作為蔓延的樹藤枝葉。也經過了一番考慮,最後決定將食物造型以可食用的百里香纏繞在鮮奶油香草蛋糕之上,打造出藤蔓攀爬的模樣,彷彿已成為花園的一份子。

 養成個人風格的四大元素

情境造型

所謂的情境造型,其實就是以拍攝主角為中心,利用它的周遭環境造型賦予畫面一個故事。若以拍電影作為比喻,情境造型就像是布景造型師的工作,為主角搭建一個符合它個性的空間。如果說食物攝影是在講食物的故事,情境攝影會偏向講空間的故事。

情境造型的程度並非一定要很強烈,可以很簡單地在蛋糕旁放上一支蛋糕叉與一杯紅茶,來表示一個人的下午茶時光,也可以將室內空間佈滿花草,營造出戶外用餐的氛圍,不論繁複程度高低都是情境造型。最重要的是,了解你的拍攝主角,並為它設計出一個適合的場景。

拍攝角度

攝影中的拍攝角度,通常被歸類於構圖或攝影技術,但對Gia而言,拍攝角度其實決定了要講的故事內容。食物攝影中最常運用的有三種角度,這三種角度所說的故事都不同:平視角度─說的是「用餐空間」的故事。俯視角度─說的是「餐桌上」的故事。45度角近拍─說的是「食物」的故事。

為了部落格文章而拍攝的話,便會依照每個角度的特性來規畫拍攝內容,相互輔助來傳達一個完整的故事,畢竟很難只用一個角度完全述說。想清楚要表達的主題,再決定拍攝角度,如果今天拍攝的是個很高的蛋糕,那麼就會選擇平視角度來突顯主角的特色,而如果是一場豐盛的早午餐聚會,可能就會運用俯視角度來描述餐桌上的故事。

色彩搭配

配色是Gia在開始學習食物攝影後,最希望有人提醒她的事。初學階段,只在意甜點要造型成什麼模樣,要用哪一個新買的道具,畫面構圖就已經傷透腦筋,沒有餘裕去考慮配色。到了後期才領悟到配色的重要─不但對整體畫面的色溫色調會有影響,也是維持個人風格的關鍵之一。 

當她領悟到配色的重要性時,便開始控制新購入道具的顏色與材質,並且整理現有道具,因為逐漸曉得有些顏色或質地的道具,接下來是不會出現在照片中了。

自然光的魔力

對Gia而言,自然光是食物攝影上有所突破的重要關鍵。目前採用全自然光攝影,若不是自然光,照片不會是現在的樣貌。自然光是在所有拍攝手法中無法放棄的元素,今天可以拿走她最愛的單眼與收集多年的道具,但唯一無法妥協的就是自然光

自然光雖然美好,但並不友善,剛開始使用的時候必然會有一段磨合期,一般人會以為最理想的就是出大太陽的日子,但陰天光線有著別的天氣與光源很難複製的情調,若喜歡摩登明亮風格,遇到大晴天才會感到開心。

而大晴天與陰天光線對成像的影響,看畫面中的影子是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影子越深表示窗外太陽越大,反之則是陰天天氣,若是太陽光太大,她也會將佈景距離窗戶遠一點。拍攝地點與窗戶位置,是能決定光線特質的關鍵,所以多實驗不同的拍攝地點與擺設角度,試著在不同天氣觀察差異,就會開始熟悉自然光的特性。

 

小小工作室 Gia

100%運用自然光、暗調背景、高光影反差,是小小/工作室主理人Gia極具標誌性的攝影風格。其擅長食物情境攝影, 以場景建構出情境,影像中具有充滿層次,為食物的場景增添更多想像、為食物攝影帶來另一種風格。

 

《攝影食光:跟著食物攝影家Gia,掌握自然光、食物造型、情境構圖與後製重點,拍出有故事與靈魂的餐桌風景》  ,透過本書,Gia細細梳理出自己從靈感發想、食物造型、情境佈景、實際拍攝到後製編輯的思考,並以豐富的實例示範──step by step 拆解13組 情境主題照片,告訴你拍攝前後每個流程的執行重點,一人工作室如何同時完成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

 

照片:Gia授權提供、張藝霖

欲知更多Gia攝影技巧,都在La Vie叢書出版《攝影食光》,欲看更完整精彩內容,點此購買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