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服裝設計美學!受印象派、拉斐爾畫派啟發 藏在精緻戲服下的時尚藝術

《她們》服裝設計美學!受印象派、拉斐爾畫派啟發 藏在精緻戲服下的時尚藝術

第七度搬上大銀幕的經典名著《小婦人》,簡單雋永的故事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然而要如何再現原著作者露薏莎梅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筆下的文學世界,並且用現代手法加以著墨,則成了最新版本《她們》(Little Women)導演兼編劇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的最大課題。


為了更加凸顯四位小婦人的個性,她找來曾獲奧斯卡肯定的戲服設計師賈桂琳杜倫(Jacqueline Durran)操刀服裝造型,過去曾操刀過《傲慢與偏見》、《安娜卡列妮娜》等古典時代電影造型的賈桂琳,無疑是為四姐妹量身打造造型的最佳人選。葛莉塔表示:「賈桂琳完全瞭解我想要的是真實感與觸感,感覺上還要像日常會穿著的服飾,而不像戲服,因為那就是讓它具有現代感的關鍵。我要每一件服飾都經過研究,能夠成為基於事實的註腳,也能讓人感受到那是馬區世界的一部分。」。


《她們》


賈桂琳杜倫小時候讀過《小婦人》便愛上了它,但她先前從不曾看過任何改編影劇作品,在接到邀約後她也決定維持下去,「我的設計起點真的是葛莉塔的劇本和願景,她做了極大量的研究功課,她完全吸收了奧爾柯特書中世界的精髓,那就是藝術家、自由思考者與激進分子的居家生活,所以我們的設計有個很好的開始。」。


DF-02199_02189_02180_r-ImageReview_2000x1333p_app-proxy


兩人籌備期間一起大量蒐集維多利亞時期的攝影作品,包括朱麗亞瑪格麗特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的傑作,這位19世紀的攝影大師將她對文學的熱愛融內作品中,並專拍兒童及家庭,讓二者都具有新視角。「1860年代的攝影才剛剛起步,所以會有許多藝術攝影師拍出精彩的作品。」賈桂琳說道,她同時也沉浸在當時畫作,「歐洲印象派主義及後來才出現的美洲印象派,對於本片都有很大的影響。」。


《她們》

Winslow_Homer_-_Crossing_the_Pasture-1024x701


其中美國畫家溫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成為她創作最大啟發靈感,以鮮明海景、農地及展現人與自然之原始關係的畫作聞名的溫斯洛霍默,樸實日常的畫風十分貼近《她們》的調性,「喬在海邊所戴的寬邊毛呢帽正是在向溫斯洛霍默的名畫《滿潮》 (High Tide) 致敬。」


《她們》改編自經典文學著作《小婦人》

merlin_162821220_3b152ca9-9d34-4b06-83e2-8e27b8bc00f0-jumbo


她們各自的世界觀都不同,但具有同樣的地位。


四姐妹服裝色彩

葛莉塔將本片分為兩個形成鮮明對比的區域:一是馬區家的室內,具有媽咪培植的波西米亞自由風格與創意;二是大千世界,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但也有更嚴格的規範和高成本。在和賈桂琳合作下,她們同時編製四位小婦人的服飾,一代代相傳下去,以反映常穿二手舊衣服的家庭經濟狀況。她為每一位馬區家女孩勾畫出極為鮮明的色調,喬是熱情如火紅、瑪格是浪漫的淡紫與粉綠、貝絲為柔美粉紅、艾美則是清新的淺藍色調。這樣的色彩也反映到造型輪廓上,瑪格和艾美都穿著典型的裙撐,定義該年代士女服飾,喬則是避開馬甲,病弱的貝絲則維持穿著童年時期的輕鬆裙裝。


《她們》


瑪格生性浪漫又熱愛戲劇,著帶著一點中世紀童話故事的仙氣,風格受拉斐爾畫派,像是約翰艾佛雷特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但丁加百列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等畫中繪製的神話女性,有著飄逸浪漫的氣息所影響。「賈桂琳理解演員如何透過穿著的服裝去找到她的角色,」艾瑪華森觀察道,「事實如此,你在早上穿戴的多層服飾幫助你更深入於角色之中,從穿襪開始直到最後配戴飾品。她就是演員的服裝設計師。」。


《她們》

ophelia-painting-by-John-Everett-Millais


喬是個有點男孩子氣的女性,她想要當男孩擁有的自由,她認同羅禮強烈到他們經常換穿彼此的衣服。她總是穿著色彩強烈的服裝,不是紅的,就是深藍色或是顯目的色調。


【她們】精彩幕後花絮30


戲裡喬和羅禮像是鏡中反影,葛莉塔潔薇如此形容這兩位靈魂伴侶:「喬是個有男性化名字的女孩,羅禮則是個有女性化名字的男孩。他是喬的異性化身,堤摩西對羅禮的詮釋出神入化。身為女性,我想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想像自己是男生的經驗,因為有太多故事主角都是男孩,我們將自己投射在男孩的冒險旅程中。但透過堤摩西,我們看見男孩將自身投入於女性世界中,那種感覺非常特別。」


DF-12219_rv2-ImageReview_2000x1331p_app-proxy


因此為了強調喬這位生長於保守社會的新世代女性,其服裝造型完全避免馬甲與裙撐,輪廓上也顯得寬鬆,象徵著她不願被束縛的心。而喬寫作時則喜歡穿著軍裝風格的綠色絨面外套,因為文學於她而言,正有如要披上戰袍得以慎重對待。


22mood-board6-superJumbo


貝絲的風格則是四姐妹中最居家和最童稚的,她沒有機會長大成人,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所以她保有柔軟溫和的粉紅色。


DF-06159_r-ImageReview_2000x1333p_app-proxy

《她們》


艾美絕對是四姐妹中最時尚的一個,甚至在她去歐洲前就是如此,她總是能展現青春活力,意志堅定又聰明。前往巴黎尋求畫家夢的艾美,其服裝深受19世紀印象派影響。


DF-03608_R-ImageReview_2000x1333p_app-proxy

22mood-board7-superJumbo


無論是有著金黃色滾邊綴著黑色流蘇的絲質禮服、她與羅禮在畫室辯論婚姻價值觀的白色上衣配上水藍色蓬裙,還是羅禮向她求婚時黑色精緻緹花的白色紗裙造型,皆受到馬奈(Edouard Manet)與莫內(Claude Monet)作品啟發,可說是再現當時歐洲的時尚風格。


800px-Claude_Monet_024-5abd1421a9d4f900372fff29
莫內名畫《花園裡的女子 》(Women in the Garden)


不過對賈桂琳來說,要定義馬區夫人、也是四姐妹媽媽的服裝就某方面來說,對她是最大挑戰。「她具有太多不同的面貌,一方面極具母愛光輝,另一方面又很激進。但是我希望她的穿著造型符合她的實際個性:讓她在家裡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能跳出來採取行動,也可以出外去幫助他人。此外我們想要突顯媽咪對女孩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你可以看到她的服飾風格反映在她們身上。」。


【她們】蘿拉鄧恩飾演四姊妹母親


由影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飾演的馬區姑姑則是戲裡最具歷史感風格的造型,「她穿的是非常精確的維多利亞式服裝,沒有四姐妹那種跳躍式的想像力,」賈桂琳指明,「她代表圍繞馬區四姐妹的那個更直接明確的世界,那和梅莉的傑出表現超搭的。」。


DF-04709_r-ImageReview_2000x1333p_app-proxy


至於片中陪伴著四姐妹成長的羅禮,其造型則由詮釋的堤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自己構思,葛莉塔開拍前鼓勵他多做資料搜集,並研讀19世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創作,好去想像當時法國紳士名流的品味氣質。賈桂琳表示羅禮的戲服除了保留提摩西本人熱愛的荷葉邊襯衫和訂製西裝外,她也希望能將這個角色塑造成帶點不羈倜儻的公子哥形象,類似法國印象派畫家詹姆斯蒂索(James Tissot)筆下《The Circle of the Rue Royale》的皇家社交圈裝扮。


DF-06003_r-ImageReview_2000x1423p_app-proxy

1200px-James_Tissot_-_The_Circle_of_the_Rue_Royale_-_Google_Art_Project


Text:Ian Liu

via 索尼影業、InStyle U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