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文青熱愛的金工品牌「以覺學」,推出島之篇章 — 第二章 : 與山的距離刺繡聯展,此次主題「島之悸」是與以覺學金工「悸」系列結合,以自然的脈動與感動,將心跳律動轉化為山嶺稜線,將抽象的感受線條化,刻劃當下的每一個悸動,一同探討在這座島上所發生的細瑣大小事,是對鬼斧神工自然景觀的讚嘆,是感受專屬每一個城市獨有的呼吸脈動,也是每一個日常細節裡,以個人的身體感官發覺自我的感知,向內探索自我,向外感受環境。
結合風格迥異的三位刺繡藝術家,以相同的媒材、截然不同的詮釋,用多元的工藝觀點闡述環境永續,邀請每一位觀展者,沿著思緒的繡線穿梭其間,交由內心去領會專屬自己的悸動。
本次「島之悸」刺繡聯展所合作的藝術家:Fxiii、島與、說說,各自有著不同的刺繡風格,卻也不約而同地將「刺繡」與內心感受連結,透過觀察感受,反映在刺繡創作上,在創作過程中逐步貼近自我。
刺繡家 - Fxiii ,擅長以人體插畫結合自然肌理,以手語手勢表達對人類情感與都會城景。Fxiii本次作品大量使用手部的姿態於畫面上,相較於能豐富表現情緒的臉部,手的姿態像是配角,它們沒有五官也不會說話,卻能更真實展現個性與情緒;臉部表情會因為社會化而擅於遮掩真實情感,手部則是會有出於習慣的動作,較少有機會去特意練習如何掩飾其欲望,反倒成為顯露真實的存在。例如指尖顫抖表達出緊張、下定決心而緊握的拳頭、因為愛與關懷而交握的雙手,或是渴望擁有而伸出的手。手的表情變化雖然不起眼,但當你開始仔細觀察後會發現,每一個動作,都是純粹的悸。
刺繡家 - 島與,以獨樹一格的細膩刺繡針法,結合木石與自然山林,用刺繡回歸心靈。島與認為萬物起於隱微,其中所有的奧秘,皆來自不可知,是意識不可觸及之處,也是荒野的悠深召喚。刺繡作為一個出口,一個當語言已經無能為力的出口,梳理了紊亂的思緒,平衡了情感的質與量。順著刺繡一再重複的手勢,像是一個「淨空」的心理暗示,所有赤裸裸的強烈情感都緩緩被推進時間的濾網,在創作中被壓得隱誨。所有沒說出口的話、所有的焦慮,似乎都被賦予了意義而成了形,於是可以直視從自我身上長出來的產物。透過刺繡跟自然物的結合,彷彿得到重新和這個世界連結的錯覺。
說說刺繡,善於繡出故事性畫面,強調創作配合肢體運用以及呼吸與心靈互動,在針法秩序中,藉著不斷循環重複的動作體會萬物輪迴。此次創作,有許多「編織型」特性的針法融入以展現交錯、連結的感受,例如「夾錦」特別能突出連結性,第一針出針位置,與最後一針入針位置,可以相遠15cm之長。即使表面是相異兩端的區塊,底層卻是緊緊相依,共同站立於布面,任何一端的偏移、斷裂,都會影響著遠處的另一端,如同環境與人、與任何生命的之間的關係都是彼此共生,而無法忽視的。
居住於多山、四面環海島嶼上的我們,以各式方便交通方式穿越其中,在快速流動車流、人流中,忙碌於低頭滑動日常瑣事和工作待辦事項,鮮少以我們天生賦與的各種感官功能,去仔細體會周遭環境變化,去聆聽島上城市生活居地與自然山林欲訴說的千言萬語,甚至細聽來自自我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為自己保留每一次的悸動。
以覺學INTZUITION 本著品牌的核心價值:永續的意念。希望翻轉產業並力行於每一個創作細節,強調保留素材真實原貌,以不電鍍與採用E-waste環保電子廢棄物進行創作,與三位刺繡藝術家合作,將每日居住於台灣這個島嶼的悸動感知 -- 從都會城市生活寫照,到深山野林的原始台灣,都透過創作者們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力,化作針線穿越遊走布疋,結合以覺學INTZUITION手作當代金工,邀請觀展者張開五感知覺一同領會環境的直覺之美,從心山之悸,由環境回歸到自我內心
| 島之悸-金工刺繡聯展 |
島之篇章 — 第二章 : 與山的距離
–––––––––––––––––––––––––––––––––––––
時間|2019/5/25(六)– 2019/6/23(日)每週 二 三 公休
地點|以覺學 復興本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遼寧街19巷23號
–––––––––––––––––––––––––––––––––––––
via/ 以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