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處遠遠超越地名的存在,從文藝復興悄然萌芽,至巴黎沙龍時期百花齊放,至今仍是追求藝術、追求浪漫、追求夢想的「他方」,舉凡畢卡索、夏卡爾、馬蒂斯、伏爾泰、西蒙波娃、海明威等耳熟能詳的騷人墨客皆對巴黎懷有熱烈情感,且久久難以忘懷,一如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曾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沙龍、咖啡館,累積巴黎豐厚的藝術底蘊
萌芽於文藝復興時期,聚集貴族、中產階級一同討論詩詞文學、藝術人文的沙龍文化,為日後法國蓬勃的藝術發展、自由的情感交流立下基礎;此後由法蘭西藝術院舉辦的「巴黎沙龍」,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社群媒體的年代,巴黎沙龍提供畫家們大開眼界及嶄露頭角的機會,不僅是最重要的年度盛事之一,更將巴黎培養為藝術之都。
直到20世紀社會和平與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中,激發巴黎幾個世紀以來累積的藝術底蘊,吸引世界各地對藝術心有嚮往的人爭相造訪,文人雅士聚集在咖啡館裡頭碰撞思想、高談闊論,談熱情自由的夢、談理想抱負的社會、談忠貞可貴的友誼、談浪漫不羈的愛情,因而催生出無數偉大的繪畫、戲劇、文學作品,使得城市裡彌漫著輝煌與繁榮的色彩,彷彿整個宇宙中,只有巴黎閃閃發光、五彩斑斕。
讓藝術家流連忘返的巴黎咖啡館
特別的是,群聚在巴黎的藝術家們若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途中,除了待在裡頭創作,更將咖啡館視為靈感來源,以各自的方式,記錄下每個眼神交錯的故事瞬間。據傳海明威在丁香園咖啡館完成小説《太陽照常升起》,梵谷則透過《夜間咖啡館》一畫,描繪露天咖啡館與夜色相互照映的燈火通明,無獨有偶,美國作曲家蓋希文在造訪巴黎後亦深受啟發,決心將旅程中飽滿的情感與見聞化為音樂,最終寫出交響樂詩《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他曾在雙鋼琴版的草稿寫上「走進咖啡館」、「看女生」等標記,亦會在音樂會的節目單中,介紹這是有關一個美國觀光客散步在香榭麗舍大道,心想著或許會有場與女孩的邂逅,也或許會轉進咖啡館的剎那,忽然想念家鄉的故事。
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再現巴黎黃金年代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為歌舞電影《花都舞影》提供曼妙的故事背景,更在2014年改編為同名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情節圍繞在三名渴望於藝術領域發光發熱的少年,同時對一位芭蕾舞者傾心的浪漫情愫。音樂劇版本採用蓋希文包含〈I Got Rhythm〉、〈Liza〉、〈’S Wonderful〉、〈But Not for Me〉在內的膾炙人口樂曲,精湛演奏出時而活潑時而慵懶的協奏曲,其巧妙致敬抽象大師蒙德里安《紅黃藍黑的構成》畫作的舞台設計,創造出復古中又帶有靡麗的現代風格,加上行雲流水的燈光與場景轉換,攜手與觀眾一同搭上時光機,重回二戰後巴黎璀璨的黃金年代。
此外,劇中飾演女主角的Leanne Cope與男主角Ryan Steele皆有深厚的芭蕾舞底子,Leanne Cope還曾任前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第一女舞者。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編舞家Christopher Wheeldon在考慮劇情推展的前提下,將演出者的舞蹈潛力發揮到極致,讓古典芭蕾、爵士舞與踢踏舞相互輝映,既顯優美亦顯輕盈,處處到位的肢體動作,頗具新意地映襯出流暢的故事情節與角色情緒,更讓此劇獲得東尼獎「最佳編舞獎」殊榮。
受英國《金融時報》盛評:「用跪的、用求的、用搶的,不管怎樣都要買票來看。」,《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結合古典巴黎與爵士協奏曲,在舞蹈與樂曲完美結合下譜出絕美的羅曼史戀曲,重現20世紀初飽含文藝氣息的巴黎勝景。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音樂劇演出資訊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演出場次:
2019/8/20(二)19:30
2019/8/21(三)19:30
2019/8/22(四)19:30
2019/8/23(五)19:30
2019/8/24(六)14:30、19:30
2019/8/25(日)14:30、19:30
演出票價:
600/1000/1400/2000/2400/3200/3600 (平日場-周二、周三、周四)
800/1200/2000/2800/3600/4400/5000 (假日場-周五、周六、周日)
文|Hannah
照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