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知名的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文學和戲劇類的作品量多質精,連創作女歌手陳綺貞都曾公開表示自己是莒哈絲的頭號粉絲,擁有她在台灣發行幾乎所有的作品。而根據莒哈絲自傳小說改編的電影《莒哈絲的漫長等待》(Memoir of War),則能滿足喜愛文學電影觀眾的胃口。
「不但等待,還必須寫下這樣的等待」— 莒哈絲
情慾教母瑪格麗特莒哈絲,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法國作家。敢愛敢恨的她造就筆下狂躁的熾愛世界,現實中的感情生活更富傳奇色彩!1944年二戰期間,莒哈絲的丈夫因為參與抵抗納粹而被逮捕至集中營。為了營救丈夫,莒哈絲甘冒危險,深入敵營與蓋世太保建立戰慄的親近關係,在巴黎展開一場諜對諜的情慾攻防。面對飄忽不定的情報,步步進逼的性命威脅,莒哈絲是否會棄守最後一道防線,只求丈夫平安歸來?
本片改編自莒哈絲記寫於1944年,直至1985年才付梓的自傳小說《痛苦》。她在書中自述,這段狂亂過往原被載於她的兩本日記當中;然而莒哈絲卻「完全不記得有寫日記」。她記得筆跡與描述細節,但潛意識似是阻斷了她與這段痛苦記憶的連結。時間對莒哈絲來說就像殺手,每一秒都在殘殺她的愛與希望。而等待的結局,更讓作家全面翻轉對自己的認知。
莒哈絲不少經典之作也曾躍上大銀幕,像是法國新浪潮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的代表作之一《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電影劇本就是出自作家莒哈絲之筆;她的文學作品也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譬如由影帝梁家輝主演、曾轟動一時的電影《情人》(The Lover),就是改編自她榮獲龔古爾文學獎的小說。電影《莒哈絲的漫長等待》改編莒哈絲的自傳小說,關於她在二戰期間,因為丈夫被納粹抓走,為求他歸來而不惜深入敵營與蓋世太保建立顫親近關係的故事。片中飾演和莒哈絲周旋的蓋世太保正是曾因《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榮登坎城影帝的班諾馬吉梅(Benoit Magimel)。
除了《莒哈絲的漫長等待》外,「作家之死」文學專題影展也收錄了德國流亡女作家西格斯滯留馬賽時的衷曲《過境情謎》、致敬世紀交接最偉大的俄僑文人多甫拉托夫的傳記電影《文字慾》。透過三位作家的不墜筆桿,見證大時代綻放的文學煙花,於大銀幕折射出永恆的情感想望。電影6月14日上映。
莒哈絲
原姓多那杜(Donnadieu),生於印度支那嘉定市(即現今越南的胡志明市)。於異國的成長記憶,成了她創作的靈感源泉。1943年,她將姓氏改為父親故鄉一條小河的名字:莒哈絲。她於1950年出版了成名作《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9年寫出享譽國際的雷奈電影劇本《廣島之戀》。多產的她在超過半世紀的創作生涯交出超過半百作品,並在70歲的高齡寫下名滿天下的作品《情人》,並榮獲1984年龔古爾文學獎。1996年3月3日,莒哈絲因喉癌病逝於巴黎,享年81歲。
via 佳映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