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aura),「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仍如近在眼前。靜歇在夏日正午,延個地平線那方山的弧線,或順著投影在觀者身上的一節樹枝,這就是在呼吸那遠山、那樹枝的靈光。」
————Walter Benjamin《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step.1. 靈光
於視覺美學領域中,三度空間的建築、二度空間的攝影,皆透過光投射至眼瞳反映型態、線條、顏色、質感,連接大腦,引發精神層面的觸動。從事建築攝影時,以光代筆,光重疊空間、時間與大氣的樣貌,延續空間張力與活力,膠片上頭的潛像因為光而雕琢出人類對於三度空間的記憶刻痕,精準分隔凹與凸、前與後、深與淺彼此照應的關係。
step.2. 四個層次
阮偉明以四個層次陳述與攝影的緊密互動。層次一,攝影作為建築設計過程和思考的工具。包含基地現況調查,施工紀錄等,或作為建築論述的說明使用;層次二,攝影用來作為建築的完美紀錄,從初階到專業攝影。除了記實外,融入拍攝角度、畫面構圖、鏡頭變換及透視的考量,將攝影概念提升至美學思考的高度;層次三,建築和攝影理念上的互動。一些美學和都市的理念,透過建築和攝影同時呈現,如變形和拼貼。二度和三度空間在設計上的相互轉換,甚至互相補足思考上的不足;層次四,攝影的思考成為主導,建築只成為表現的素材。攝影對於形態的美感,對都市的主觀看法,對於發生在環境中的事件,透過建築的現實來呈現。講座後續也提到都市攝影和建築攝影的差異,包含建築元素和都市元素在尺度上,空間上和氛圍上的差異。
講座的終點,阮偉明藉由他的攝影集「捕捉空間的靈光」,來闡述建築攝影的個人風格。這本集子的作品表現出來對建築和都市的描述是多重的,從美感的紀錄,到光和空間氛圍的捕捉,甚至對都市的批判皆有。最後,建築和攝影不再有分界,純然是詩情的呈現。攝影的呈現像敘說一個個的故事,但沒有將意思說盡,為觀者保留各自的解讀空間。
【延伸資訊】
青鳥Bleu&Book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玻璃屋2樓(華山文創園區)
營業時間:10:00-21:00
青鳥Bleu&Book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leubook/
【活動預告】
第二檔 / 褚瑞基:六月到八月
文字│林怡孜
攝影│謝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