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號,也是農曆3月19日,是全台分靈最多媽祖廟──北港朝天宮的大日子。全台灣只有北港的「迎媽祖」活動辦在3月19日,是北港人真正的過年,各種陣頭遶境,讓整個小鎮熱鬧到如暴動。在這些藝陣中,當然也包括北港特有的真人藝閣花車。
藝閣花車是源於中國的傳統民俗表演,早於朝天宮落成的1670年,在北港首次舉辦的遶境就有藝旦坐上人力扛抬的「裝臺閣」,閣體仿照廟宇的亭台樓閣,端坐的藝旦彈琵琶唱南曲;藝閣的窗垛內,以紙塑人偶、彩繪來裝飾,題材則取自詩詞歌賦或戲曲,所以又稱「詩意之閣」。
藝閣花車在時代變化下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大圖輸出、亮片裝飾的電子花車,唯獨在北港還能見到「真人藝閣」。今年亦不例外,4月23號晚間,數十台真人藝閣花車從朝天宮前出發展開遊行,其中有兩輛特別顯眼,一是受邀來自日本青森縣弘前市的睡魔花燈車;另一台則是純手工打造,以在地故事「古笨港進士黃登瀛」為主題的傳統藝閣車。
流動的藝廊
裝載15 位名家作品的藝閣車近年來在北港興起一股「在地文化復興運動」,讓藝師們願意集體獻藝,透過藝閣表現傳統工藝。這台由雲林縣5位文化資產保存者、10位工藝師率領18位大專院校學生共同打造的藝閣車,是北港民間與雲林文化處聯手的文創載體。這群北港藝師近年早就參與數場展覽與教學活動,而這些系列文創活動的發起人,就是傳薪學院院長與北港工藝坊的館長蔡享潤。
「我回鄉之初,一開始只是當導覽志工,覺得北港文化與工藝底蘊深厚,但欠缺整合行銷的力量,非常可惜。」蔡享潤是事業有成的返鄉遊子,近年奔走與多位北港藝師「交陪」,籌辦「五湖四海宴」、「北港工藝坊年度特展」、「巷弄燈會」等文創活動,讓公部門、街坊鄰里與藝師們都感佩於他的誠意,願意力挺,加入這場文藝復興。
返鄉中年的志業
用文創表現北港動人的故事「審查『文化節慶』的時候,發現很多廟的周邊幾乎找不到工藝師。但朝天宮周圍工藝師聚落完整,更驚喜的是還有『新的人』在深耕,像是享潤。」前台中花博設計總監吳漢中擔任文化部審核各地申請「文化節慶」補助計畫的評審,他觀察北港的文化生態,認為工藝師的群聚能量、新世代藝師與文創人士的投入,還有雲林縣文化處積極保存文化資產的種種作為的三大主軸,促成了近年北港令人耳目一新的藝閣傳承面貌。
「從去年開始,他們以藝閣為載體,表現各種類型的傳統工藝,我也好奇,藝師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創舉。」採訪這天,吳漢中特地加入我們的採訪行程,在蔡享潤帶領下,穿街走巷地步行於北港小鎮,一同走訪、直擊多位藝師創作藝閣的過程。
首先是寺廟工藝界裡的兩位大師級人物,入行資歷超過60年的許哲彥,是台灣唯一師承國寶級剪黏大師江清露的藝師,作品遍布台南麻豆代天府、嘉義城隍廟與北港朝天宮;從事神像雕刻的陳明洲師傅,則是經雲林縣政府登錄的「文化資產保存者」,師承泉州派藝師,能巧妙運用同一木料來雕造神像與神椅,備受推崇。
入行如修行
大師之路從未遺失初衷許哲彥與陳明洲作品多半放在寺廟裡,參與藝閣車創作是件新鮮事。「從放在廟頂變成放在藝閣,人家看的角度更平廣,工就要做更細」,這些對許哲彥來說都不是問題,唯一的麻煩就是「車子行進會震動,讓我第一次作剪黏要考慮防震」。他是「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有如藝師中的意見領袖,今年早早完成作品後便經常提醒大家:「弘前市帶了全新打造的睡魔祭花燈來,我們不能輸日本人!」古稀之年依然能發此豪情,並非因為一生事業顯達,他坦言:「做這行,下一件工作永遠不知何時出現,所以心頭要拿定。」向來木訥寡言的陳明洲也說,「這行看起來是夕陽產業,可是我總覺得,去做很少人會做的事,做久了,價值就出來了。」他們對手上工藝帶著近乎信仰的謙卑與堅定,其生命情調之純粹真誠,相較於他們的作品毫不遜色。
文/ 賴韋廷
攝影/ 林政億
圖片提供/ 雲林縣文化處
更多完整內容請見《La Vie》2019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