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一個傳奇時代的完美句點!即將在2020年退休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退休前夕選擇在台北兩廳院廣場舉辦最後一場退休前戶外公演,在大師魅力號召下,即便正處盛夏時間,當天依舊聚集近5萬人齊共享盛舉,為的就是不願錯過大師戶外謝幕大作,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亦報導當天盛況,並描述林懷民如何將雲門帶入民眾中,在舞蹈中融入台灣自己的文化。
紐約時報在7月31日以全版刊登該報舞評家羅思蓮蘇卡絲(Roslyn Sulcas)1500字的長文「在台灣,一個舞團的薪火相傳」(In Taiwan, a Troupe Passes the Torch)報導林懷民最後一次領導的雲門戶外公演以及舞團的傳承,也大幅刊登四張照片:兩廳院廣場萬千觀眾席地而坐,中場休息集體律動的壯觀場面,林懷民與鄭宗龍的合照,以及「白水」的雙人舞。
早在1979年雲門首度赴美演出8週41場,紐約時報就曾全版介紹,其後多次大篇幅推介舞團。2015年以「躍動在世界舞台的台灣」為題的文章蔓延兩頁,其中佔據半版的池上田間演出「稻禾」的壯麗照片,轟動一時。
蘇卡絲是應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之邀來台學術演講,講課之餘密集採訪。她探訪了淡水雲門劇場,鄭宗龍童年生活的艋舺和龍山寺,與數萬觀眾同在兩廳院廣場席地而坐,觀賞雲門演出,也和萬千觀眾在中場休息時一起律動。
蘇卡絲細數台灣民眾與雲門多年累積的強大緊密的連結。她描述演出當日,正午的閃電與雷雨都無法阻止廣場上那些強悍靈魂的等候。「他們在等什麼?不是搖滾盛會,不是足球大賽,讓人意外地,他們在為一場當代舞蹈的表演佔好位子。在台灣,雲門舞集幾乎是當代舞蹈的同意詞⋯林懷民在台灣文化生活中舉足輕重,跟電影明星或流行歌手一樣有名,充滿魅力,異常年輕⋯這是他領導舞團46年後,退休前最後戶外演出。」到了七點半,廣場已經聚集了近五萬人。林懷民走上台時,觀眾熱情鼓掌,尖叫,拉出表達愛意的紅布條,演出的最後,他們亮起手機搖晃,創造了一片燈海。一位坐在舞台附近的觀眾告訴她:「我的父母帶我來,現在我帶我的小孩來。有許多的人都和我一樣。」。
北藝大舞蹈系主任林亞婷說,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時,華人社會尚無專業的當代舞團。蘇卡絲引用林懷民的話,說他對自己和他這一代人對台灣歷史和傳統的忽略感到沮喪,決心要去瞭解他的國家。林懷民說「我讀我們的詩,花時間泡在博物館,去看傳統戲曲。我覺得雲門需要和我們自己的國家有所連接。」蘇卡絲認為,這樣的連結也許是雲門在台灣成功的秘密。
衛武營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當時台灣社會對舞蹈沒有認識,「雲門和林懷民從打地基開始,為台灣創造了三代嚮往文化的觀眾,也間接促成後來三個國表藝中心的陸續興建。」;蘇卡絲表示,林懷民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優雅風格與舞台景觀之美,在七十年代晚期開始海外巡演後,就迅速建立了雲門的國際聲譽。出席戶外公演的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張惠君,接受採訪時表示:「林懷民是台灣表演藝術的名片⋯他把我們和世界連結在一起。」
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前任總監喬瑟夫梅立洛從1995年的「九歌」後,多次邀請雲門訪演。他回覆蘇卡絲的提問時表示:「林懷民編舞風格與結構的成熟度,亞洲舞壇無出其右。」他又說,林懷民是絕佳良師,培植了一整代的編舞家。
面對這些讚譽,林懷民很謙虛。他說自己「只是雲門的看守者,不必是舞團的共同體。」鑑於現代舞團常因創辦人離世就垮了,而「鄭宗龍已經可以接受挑戰」林懷民決定2020年交棒鄭宗龍。
蘇卡絲觀察到43歲的鄭宗龍與林懷民之間身體風格與創作靈感的差異。林懷民是出身文學的知識份子,鄭宗龍的父母經營拖鞋廠,從小學舞。少年時代因吸安進警察局,也曾開過大卡車。鄭宗龍的作品來自於他個人歷史,如作品《十三聲》便是源於他童年在街頭的回憶。但對於舞團的核心主題卻是相同的,鄭宗龍說,他的核心重點是讓舞團與社會繼續保持連結:「開創新的未來,並不意味著要拋棄過去。」。蘇卡絲說,七月的戶外演出的主題是延續,不是改變。演出的終結,林懷民對自己的退休輕描淡寫,對廣場滿滿的觀眾宣示:「雲門舞集會繼續前進。」他說:「明年七月再見!」
via 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