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啟動試營運 9月1日盛大開幕

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啟動試營運│奢華與傳奇交織的天然謐境 9月1日盛大開幕

【臺北訊,2019年8月6日】洲際酒店集團(IHG®)於8月2日宣布,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InterContinental® Phuket Resort)正式開啟試營業。這家全新的度假村在試營運當日舉辦了融合多個傳統文化的啟動儀式,並迎來了首位賓客 — Jaraspim Liptapanlop女士。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以普吉島的自然景色為設計靈感,融合了泰國深厚底蘊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設風格,是洲際這一奢華酒店品牌在普吉島的首創之作。


度假村定於2019年9月1日正式開業,這座全新的避世謐境專為獨具品味的旅行者量身打造,設有221間奢華雅致的客房、套房和別墅。度假村依偎於天然純凈的卡馬拉海灘,這裏素有“富豪集中地”之稱。從精心烹制的各色美饌到舒緩身心的養生護理項目,再到以普吉島雨林覆蓋的山景為幕布的活動場地,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無疑是休閒遊客和商務人士的理想入住之選。


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位於卡馬拉海灘北部受保護的海灣,背靠叢林密布的群山,面朝湛藍的安達曼海。擁有絕佳地理位置的度假村內配有五個各具風景的泳池,器材完善的健身中心,網球場,兒童俱樂部(Planet Trekkers Kids Club)及多種休閒娛樂設施,而其中洲際俱樂部行政酒廊則洋溢著獨具一格的設計格調,在這裏不僅可以將壯麗海景盡收眼底,對尊榮的洲際俱樂部賓客而言,此地也是盡情品嘗精致酒水和美食的娛樂休息場所。所有賓客都能在此盡享樂趣滿滿的度假時光。


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總經理Bjorn Courage表示:「洲際是全球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奢華酒店品牌,擁有70年的悠久歷史,我們很高興能夠將‘洲際人生’帶到普吉島,在此繼續傳承品牌的開拓精神。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源於泰國的傳統和匠人精神,將為獨具鑒賞力的旅行者打造一場觸動多重感官的旅程,激發他們深度探索這座備受歡迎的海島目的地,享盡滿足期待的難忘度假體驗。」


度假村的水療設施—Sati Spa and Wellness®水療中心被蒼翠的自然風景環抱其間,萃取其自然精華,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運用在科學的理療方式上,使人舒緩身心,煥發活力。同時采用HARNN品牌在泰國自產的天然保養品與家居水療產品,設有八間美容室、一間配有按摩浴缸的雙人套房,以及一間美甲沙龍,在這裏可以享受極致的放鬆。


除此之外,度假村還將美食探索體驗推向全新高度。三家餐廳與咖啡廳秉持永續發展和綠色食材的理念,為傳統烹飪技法融入現代風味,必將帶領賓客開啟一場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之旅。Pinto餐廳是一家國際風味的全日制餐廳,以老普吉鎮熱鬧市集餐為靈感,確保客人品嚐到不同風味的美食;Jaras是一家招牌泰式餐廳,餐廳的主要食材全都源自島上的漁民和農場,天然有機食品將為美食注入新的活力;Pine是一家高檔的海濱酒吧兼休閒酒廊,坐擁普吉島最美的落日美景;度假村的Heavenly Pavilion Lounge以喜瑪潘魔法森林(Himmapan Forest)為設計靈感,以銀白色裝修為主調,是舉辦浪漫婚禮或商務休閒活動的理想場地之一;坐落其中的Sawan咖啡吧則供應源自清邁的手工採摘野生茶、當地小農供應的單一產地小批量烘焙咖啡,以及泰國有機可可豆製成的高檔巧克力及多種美味甜點;這裏背靠群山,面朝大海,絕佳的地理位置也被賓客朋友視為福地。


普吉島洲際度假酒店現已開放9月1日起的客房預定,現在預定即可享受開幕特惠。如需預定客房或諮詢,請將需求寄至 icphuket.info@ihg.com 或點此瀏覽酒店官網。


【關於洲際酒店及度假村】

洲際酒店及度假村擁有逾200家旗下酒店,分布在全球60多個國家,有70多年的經營歷史,每家酒店都以獨具一格的體驗讓各地賓客享盡洲際人生。

洲際酒店及度假村認為先進的設施必不可少,但令我們脫穎而出的是酒店對顧客的誠摯關懷。洲際酒店及度假村為最尊貴的顧客推出了洲際大使計劃及專屬洲際俱樂部,提供特有的VIP服務。我們向喜愛旅行的顧客介紹所在城市的獨特之處,透過我們對當地的了解使得他們享受純正的風情、豐富他們的人生、開拓他們的眼界。

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请點選www.intercontinental.com


Via/ 洲際酒店及度假村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於1月17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辦理「2025台北雜誌年會暨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並舉辦「內容有價、侵權案告捷:百家媒體攜手保護著作權」記者會,吸引眾多媒體領袖與產業專家出席。記者會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內容創作價值,維護產業永續發展。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內容有價:消費者不可忽視的責任

2023年某讀者因於 LINE 群組非法轉傳雜誌媒體 PDF 檔案遭檢舉,並由雜誌公會聯合商業周刊、天下雜誌及今周刊提起訴訟。歷經一年多審理,法院於 2024 年 11 月判決被告拘役 30 天並駁回上訴,展現法律對侵權行為的嚴正態度,再次強調「內容有價」的核心理念。

雜誌公會理事長龔汝沁表示:「智慧財產權是媒體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公會將持續推動立法,堅守內容有價的理念,並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從合法使用做起,尊重內容創作價值。」

產業呼籲: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智慧財產權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支柱,媒體作為第四權,為民眾權益發聲,不僅應捍衛大眾權益,也必須為自身權利發聲。梁永煌直言:「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權益都無法守護,又有什麼資格號稱能帶領新聞媒體推動公平與正義?」

他提到,近期成功處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離不開相關人員的道德勇氣,這也應成為每個人共同擁有的責任。他認為,上述判例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立下更清晰的標準,讓社會了解非法行為的危害。並提出未來三大行動方向:第一,應讓大眾了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識而誤觸法網。第二,希望文化部等相關機構協助擴大宣導,促進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與理解。第三,鼓勵每個人都能成為「文化尖兵」與「文化警察」,勇於檢舉侵權行為,為文明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他最後呼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台灣走向文明與創新的重要一步,也是媒體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法務總監邱大山則指出,非法轉載對內容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他強調,民眾如需分享內容,應選擇付費閱讀或透過合法管道,如圖書館借閱或電子書平台,培養尊重創作者的文化氛圍。

此外,天下雜誌集團法務總監邱愛倫指出,非法轉傳行為早已滲透至各類社群,這些地方頻繁轉載雜誌數位媒體內容,卻缺乏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基本認識,這類行為已對內容產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盼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應對數位化所帶來的侵權挑戰,並確保數位時代內容創作的永續發展。

共同行動:守護內容價值,支持智慧財產權

雜誌公會藉此機會提醒消費者,非法轉傳電子檔案或盜版連結均屬侵權行為,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合法使用與分享內容,不僅是對創作者的支持,更是維護知識生態的重要一步。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攝影:黎泰山)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圖片提供:雜誌公會、攝影:黎泰山)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愛心獎放眼全球,跨越港澳台,發掘無數行善生花的動人故事,將為善不欲人知的行動匯流成無疆的愛心大海,本屆有9個得獎者獲此殊榮,這些行善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從作家、企業、社福基金會到醫療團體,幽谷伴行,點亮無數生命,他們的奉獻,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讓社會大眾看見人性最真摯的光芒。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愛心獎始終秉持著表彰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慈善工作者與機構的使命,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心靈無聲無息在社會每個角落播撒著愛與希望。2024愛心獎頒獎典禮日前在香港鳳凰衛視大埔總部舉行,獲獎者有來自中國的作家莫言、安踏集團創始人丁和木、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創辦人潘江雪,還有來自香港的無止橋慈善基金發起人紀文鳳、「送炭到泰北」香港發起人曾醒明以及台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甚至有海外的美國方李邦琴基金會主席方李邦琴,持續發光發熱,揮灑大愛。

每一份無私的奉獻,都是社會向善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台灣的獲獎代表並非個人,而是以「組織」形式獲獎。

之一為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落實創辦人釋聖嚴法師的莊嚴聖念,以整體關懷、凈化人心為主軸,推行國內外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及災難救助項目,多次獲內政部、衛福部基金會評鑒優等獎。百年樹人獎助學金已邁入第23年,累計總受獎學生逾6萬人次。

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創會23年,每年不僅提供逾1200件弱勢家庭經濟補助,先後參與多項重大災害後續關懷與援助,如2004年南亞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緬甸納吉斯風災、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2010年海地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13年菲律賓海燕大地震、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2023年土敘大地震等,都有他們的身影。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之二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肝病是台灣健康的最大殺手,回顧創會歷程,時間回到1994年,來自台大醫院的多名肝膽專科醫師在與無數肝病病人接觸的過程中,有感於民眾對肝病的無知,再加上肝病初期沒有症狀,病人通常都是在肝病很嚴重或肝癌末期才就醫,導致肝病的悲劇不斷上演,留下悲傷的肝病遺族家庭。因此發起一場消滅肝病的革命,成立一個以肝病防治的民眾宣導及醫療研究為宗旨的基金會,教育民眾正確的肝病常識。

走過30個年頭,肝基會在台灣300多個鄉鎮及偏鄉離島舉辦免費肝病篩檢900場、肝炎衛教講座逾2000場,服務逾100萬人次,甚至補助貧困病患醫療與交通。此外,更設立「肝病優秀論文獎暨研究獎助金」鼓勵肝病研究、獎助國外研修、出席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獲得醫療奉獻獎、2021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2022年堉璘台灣奉獻獎,至今仍以消滅台灣肝病為己任,持續推廣正確預防保健觀念。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愛心獎藉由這些不可磨滅的貢獻,傳遞愛與力量,激勵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讓愛心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改變世界的洪流。愛心獎涵蓋範疇廣泛深遠,從教育、醫療、環保、貧困救助,到災難援助,每一名慈善工作者都在各自的領域中,通過無數日夜堅持與付出,點亮基層受苦者生命,讓世界更美好。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在致詞時表示,在當前這個衝突不斷、戰火紛飛的世界中,這份對基層受苦者的摯誠關愛,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