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苑裡天下路一處的百年老房子裡,藺子工作室在2016年選擇進駐於此,兩位創辦人廖怡雅與李易紳,試圖為這個小鎮開啟新一波藺草產業革新,而藺子,正是品牌創新的開始。
在過去未有冷氣機的年代,天然藺草製成的草蓆,充滿涼感與消暑的作用,無疑台灣家家戶戶必備涼夏良品。然而隨著產業結構變化,近300年的藺草文化卻漸漸走向沒落,好在近年來,保護傳統工藝技術理念崛起,透過政府與回鄉青年持續推動文化復育,美好工藝再次獲得社會關注。
苗栗苑裡雖有著近300年藺草編織歷史脈絡,更因出產台灣特有種正三角藺,有著「藺草原鄉」的美名。但如今全鎮僅存2台草帽生產機具,且因使用逾半甲子,已無技師可修復,產業面臨中斷危機。為此長期投入藺編工藝傳承的藺子工作室,發起《藺編工藝復興計畫》,希望透過群眾力量,尋求添購設備經費,讓產業得以持續茁壯,若有更多盈餘,將可投入產業鏈復育,並讓台灣特色工藝文化持續前進、走向國際。
100天才能完成一頂藺草帽 台灣300年藺編工藝盼傳承
苑裡藺編工藝流傳迄今近300年,日據時期更曾名列第三大出口品,代表台灣站上世界舞台。編草不僅是當地居民共同回憶,更是家庭收入重要來源。現年88歲的劉蔡腰阿嬤回憶道:「當時完全沒有工廠,家家戶戶都在編,從早做到晚。以前晚上沒有電燈,大家都是圍著煤油燈在做。我當時都是編草蓆、包包與片材,我妹妹很會做四邊框的草蓆!」。
產業興盛時期,苑裡鎮上更多達30多家帽蓆行林立,隨著產業工業化與人口外移、產品售價相對較高,產業逐漸蕭條,全鎮僅存4間老店咬牙經營,曾逾50公頃的藺草田,目前剩下不到1公頃,而壓製草帽帽型的關鍵製帽機,僅存最後2台。
藺草工藝品的生產,其實十足耗時費工,除草繩可以透過機器大量生產外,其他製品皆需透過手工完成。以藺草帽為例,看天吃飯的藺草,從種植到可提供編織至少需90天,而從一根草到製成一頂帽子,更需經歷七道步驟,約10到13個工作天才能完成初步帽型。因生產工時高,加上東南亞廉價產品傾銷,儘管政府致力推動文化復育,仍無法提供產業穩定收益。此外,藺編手法仰賴長者口耳相傳,隨著老藝師陸續凋零,目前擁有編織技術的婦女,大多在60歲至90歲之間,若無法持續傳承,這項珍貴文化技藝,將出現嚴重斷層,甚至面臨失傳可能。
七年級生翻轉傳統 工藝復興從數位化開始
「我希望能成為對阿嬤好的人」近年來陸續有年輕世代投入藺編產業,「藺子」便是其中之一。台南出生的廖怡雅與苑裡出生的丈夫李易紳,投入藺編工藝傳承近十年,為能帶給老藝師穩定就業環境、傳承台灣美好工藝,2016年成立品牌「藺子」,初期因資金缺乏,只能到處找市集擺攤、找通路。回憶起創業初衷,她靦腆表示:「過去在社區工作時,曾遇到阿姨跟我說,怕補助減少,擔心自己哪天就要失業了,後來藝師阿姨消失了2年,而我卻什麼都做不了。很幸運地創業成功後,她也是我第一位合作的阿姨。」
「傳承這種事情若沒有人堅持下去,五年、十年後可能就不見了。」工作室成立2年多來,合作藝師從最初4位,目前已與32位在地藝師合作,去年起更有3位平均年齡25歲在地青年,共同投入藺草種植、產品設計與編織教育。為符合藝師勞力成本,藺子以優於市場收購價向阿嬤購買作品,並透過自耕草料、異材質設計、開設培訓課程等,為藺草工藝尋找更多可能。創新的同時,更致力保存傳統工藝技術,將長者口述藺編流程以數位化繪圖,紀錄20種編紋、30個步驟,藉由全方位產業鏈的建置,提升藝師及產業收入、增加在地就業機會,讓藺編工藝發展持續發芽茁壯。
《藺編工藝復興計畫》啟動集資
目前苑裡鎮上僅存的2台製帽機,因設備已有近30年歷史,部分搭配壓制帽型的模具,也因過於老舊,無技師可修復,一旦機器損壞,產業也將面臨被迫中斷的危機。若購入全新器具,所需空間僅佔過去四分之一,大大減少啟動預熱、壓制帽型的時間,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然而購置設備所需費用龐大,更是年邁帽蓆行老闆、老藝師與藺子所無法獨立負擔的。為此藺子發起《藺編工藝復興計畫》,希望透過群眾力量,募集添購新型設備經費,並與當地帽蓆行建立完整合作機制,促進產業活絡共好,若有更多盈餘,將可持續投入藺草種植、職人培育,更加推動產業鏈永續發展。(募資連結點此進)
藺草帽製作流程
以細帽為例,一頂藺草帽的製作,共計需約100天時間醞釀
1. 藺草生長至收成:90 天
2. 收割:1 天
3. 曝曬:3-5 天
4. 草料分級:1 天
5. 前置作業:1 天
6. 編製:3-4 天
7. 加工:0.5 天
via 藺子、貝殼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