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池田亮司個展》作品亮點!日本藝術大師10年來最完整創作 非黑即白的五感知覺微觀宏觀空間

《符碼─詩》2018 影音裝置 概念、構圖:池田亮司 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 3台DLP

就像是被茲一聲的音頻激起心中的漣漪,被譽為極簡電子音樂大師的池田亮司(Ryoji Ikeda),黑白空間搭配上大型聲音視聽裝置創作,讓數學、訊息、聲響加上視覺融合於一體,置身其中的人們在光影快速變化下,有如流星般墜入他塑造的沉浸式感官宇宙。

 

如今這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繼2017年在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帶來大型創作後,今年盛夏則選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舉辦《池田亮司個展》,更是其睽違十年在亞洲最全面性的大型個展,巨大影像投影、詭譎多變的高低頻率、加上捉摸不定的光束,一場無邊又充滿詩意的影像迷幻世界,池田亮司將牽引著所有藝術迷的心,闖進最震撼、打開五感知覺的藝術盛宴。不過藝術每個人見解皆不同,為此池田亮司表示:「藝術本身就是種感受,沒有所謂標準答案,若是在一開始就講解或拆解背後符號意義,那便失去了原有的樂趣。就像是參加一場音樂會,應該是投入於其中才是最關鍵的要素。」。

 

此次個展作品涵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奠基於程式編碼及演算法的作品。池田亮司部署了一個混合聲響、影像的複雜設置,這些經典元素滿足許多人對於數位科技成為今日藝術主體的激辯。展覽意圖使每件作品皆透露出池田亮司透過可靠的數學語言建構他個人的理念,具體而微提供一個有界無限的宇宙時空圖像。

 

「它是一趟宇宙之旅,從微觀到宏觀,賦予觀看者追求一種極致真理的體驗。」個展作品配置將依展場創造形而上的精神空間,種種規劃相當程度讓我們的身體沉浸於感知物理(環境),並藉由視覺、聽覺來現實化身體所感知的世界。

 

打開知覺的藝術空間

本次展覽囊括池田亮司創作生涯之重要作品,集數據和符碼語言,在北美館譜編出形而上的精神空間。在美術館大廳這個訪客暫留、等待、會面的中介空間,座落了五個筒倉造型的揚聲器,同時發出有特定順序、組合的聲音,是為作品《A「連續統」》(A [continuum])。作為管弦樂團調音基準的「音樂會音高」,音符「A」從巴哈時代至今皆未被精準定義。在作品中,一系列歷史上音樂會使用的標準音高被分配到各個揚聲器,相異的頻率音調交互疊加,形成極其複雜的聲音質地和共鳴音型。無窮盡的聲音和頻率組合以正弦波瀰漫在大廳空間中,每一刻都為觀眾帶來獨特的聽覺體驗。

 

《數據-掃描1-9號》(data.scan [nº 1-9])是池田亮司試圖將數據具象化的「數據數學」(datamatics)計畫的一部分,運用純數學和大量現實數據如人類DNA序列、摩斯密碼、分子結構等素材,經數學演算化約為影像的每一像素,匯聚為精心編排的微觀視覺畫面,在九個顯示器上伴隨極簡音軌同步播映。

 

《符碼-詩》(code-verse)則是以更抽象化的方式將先前作品重新掃描並組合,把各種符碼從蘊含資訊的數據中提取而出,解放至不具任何意義和內容的世界,組構出如交響曲般的樂詩。作品將觀者置身於流竄閃現的聲光之中,以無從解譯的純粹挑戰大腦的知覺層次。

 

雙牆面裝置《臨界點》(point of no return)是藝術家自稱其創作中最玄奧的形上學作品,其中一面由單一投影機投射而出、大量訊息密集疊加而成的黑洞;另一面則是色溫近似太陽的白色光源。本作品指涉科學脈絡下有巨大引力扭曲著時空的黑洞,任何事物、甚至是光,一旦進入其中,都無法遁逃。作品中位於兩側的黑洞區域與白光其軌跡相疊合,這個邊界即成為空間和時間臨界點的象徵,恣意於一種越出現實卻蘊涵無限意象的謎態。

 

《普朗克世界「宏觀」》(the plank universe [macro])為一件巨幅的投影裝置作品,從物理學上無限小的計量單位「普朗克長度」(Planck length)的角度探索人類對自然界無限小或無限大的感知潛能,試圖從人類尺度以至於超出可觀測範圍的宇宙尺度描繪無限的宇宙,擴延認識世界的極限、觸碰宇宙的邊界。這件作品是池田亮司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駐村期間受到啟發的創作。

池田亮司以科技為媒介創造沈浸式環境,藉物理現象世界背後的數學結構帶出宇宙宏大的隱喻,促成觀者以去人類中心的視點拓寬對世界的認知,並開啟新的感受方式:將自身全然交付於知覺、心靈和尺度、空間與時間的連結之中,穿梭於一件件作品之際,對於一個個沒有解答的問題無止盡地追溯,直至衍生自我的詮釋與解讀。本展覽亦展出數幅以往少見的測試圖及手稿,並規劃視聽體驗區,展陳音樂會影片、音樂作品及書籍供聆賞閱讀,讓觀眾得以一窺池田亮司的創作思路。

 

展覽除了將發行導覽專書,北美館亦預計於展覽期間出版池田亮司2018年於龐畢度藝術中心展出之展覽專輯《連續統》(Continuum),此為法國出版社Éditions Xavier Barral首度授權發行之全球中文版。

 

無法被定義的藝術家

1966年出生於日本的池田亮司,目前在法國定居及工作,多年下來早已是國際知名電子作曲家和視覺藝術家,其受量子物理學啟發,運用演算法創造出一個融合了聲音、視覺、物理現象、觀眾參與不斷疊加訊號與訊息的音像場域,像是正弦波、白噪音、干擾信號、高低頻率等傳統音樂外的元素製作聲音,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先鋒電子音樂風格。

 

他是少數同時以視覺及聲音創作聞名國際的藝術家,其創作路徑涉及數學、量子力學、哲學,混和聲響、音樂、影像、物理現象、數學概念以組構其現場演出及裝置,並透過發行出版物、CD實踐其長期創作計畫,譜寫出其獨有的創作維度。其展演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如美國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巴黎龐畢度中心、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等,更獲頒奧地利電子藝術中心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合作之新媒體藝術獎項,獲邀進駐創作。

 

未曾受過藝術或音樂正規教育訓練的池田亮司,自小即廣泛汲取各種類型的音樂,接著更嘗試剪輯、操作磁帶及音頻效果,玩起音樂的組合變異。1994年,他加入涉及展覽、劇場、舞蹈、音樂創作及出版的多媒體藝術團隊「蠢蛋一族」(Dumb Type) ,藉由跨領域合作,開始關注劇場與藝術展覽。之後,他著手用音樂會形式操演聲音藝術,活躍於各地音樂節,同時創作聲音裝置並發行專輯。自1995年開始,池田亮司逐漸捨棄重複訴諸音樂素材的聲音創作,從「什麼是聲音?」的基本定義問題出發,深入研究其物理特性。他將聲音徹底化約到最小單位後再行編排重組,運用純粹的正弦波、白噪音等基本元素創造不同聲響的音景組合,挑戰人耳可感知的聽覺極限,成為極簡電子音樂先聲。

 

2000年以降,他據此窮究本質的精神,拆解光的基本組構為像素;更進一步,將世界簡化為數據。池田亮司以作曲家的方式思考創作,將聲音、燈光、空間、時間等物理現象一一納為其編寫作品的元素,用演算式帶出精確的表現結構,化嚴謹數理邏輯為藝術形式,賦予其作品獨特的數據美學。

 

《池田亮司個展》(Ryoji Ikeda Solo Exhibition)

展出時間: 8/10至11/17

地址:台北市立美術館  10461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via 北美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李·帕赫個展《失落與重現的樂園》探索酷兒未來之途!交織神話與殖民歷史,水流象徵性別流動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從神話、民間傳說、殖民歷史等汲取靈感,菲律賓視覺藝術家李·帕赫(Lee Paje)藉繪畫探討複雜的性別議題,她常在畫中以「水」包裹人體形象,暗示性別的流動性;藉油彩銅板畫若隱若現的金屬光澤、摺頁書開展的扉頁等媒材及形式,象徵歷史的複雜性及迭代,並進一步揭露殖民主義如何鞏固異性戀規範的社會結構。即日起至215日,李·帕赫台灣首個展《失落與重現的樂園》於安卓藝術展出。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故事從哪說起?神話中一場摧毀社會的洪水

在《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展覽中,李·帕赫重新探討性別與菲律賓殖民歷史之間的關聯,使歷史與神話交織並存。展覽名稱取自《靈魂之書》(The Soul Book)中記載的前殖民神話:一場洪水摧毀了社會,在故事中,「樂園」象徵豐收與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連結,並允許生命形態自由轉變。李·帕赫認為,這種轉變本質上蘊含「酷兒性」,並在作品中重新召喚這一概念,雖然洪水使樂園成為失落的場景,但「水」的流動仍回蕩於她的作品中。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畫中的性別流動意象:水流 X 金屬光澤 X 巴貝蘭文化

「水」常是李·帕赫作品視覺與隱喻的核心,並在《丈量、裁切,卻未曾分離》中達到視覺的巔峰;另在雙聯作《風吹開了天堂之門》中,身著教袍的牧師佇立在告解室,目光投向岸邊模糊的人影,且李·帕赫採用銅片作為創作媒材,其光澤與油畫層次也成為探討性別流動性的象徵。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Lee Paje《被測量,被切削,但永不分隔 Measured, Cut but Never Divided》。(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帕赫以海潮幻化成的人形,暗示著他們獨特的身份與靈性,彷彿前殖民時期擔任巫師或祭司角色的群體——「巴貝蘭」(babaylan),其意指舊時擔任巫師或祭司角色的群體,這一身份可為順性別女性,也可為穿著並扮演女性的男性,突顯了菲律賓前殖民時期性別流動的特質,同時解釋李·帕赫作品中「水」所包裹的人體形象——水流是對性別流動性的視覺回應;衣飾般的紋理則代表人們社會表演的外衣,反映出信仰傳統、殖民主義及原住民文化如何縱橫交錯梳理與定義性別。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Lee Paje《風吹開了天堂之門 The Door to Paradise Blew Open》。(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回到17世紀,藉藝術重構酷兒歷史

透過挖掘歷史檔案,李·帕赫藉《相擁》一作重新講述一則鮮為人知的故事:17世紀時,有一位來自台灣的中國官員——樓蘇,因頻繁出入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馬尼拉華人區尋求性關係,最終因「雞姦罪」於1670年被判有罪;而樓蘇之後成功脫罪,部分原因是來自他與鄭經的親屬關係,西班牙當局因外交考量而未追究。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Lee Paje《相擁 Embrace》。(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在《相擁》中,兩個人物臥於床上,水的形象流動於他們之間,地上散落的衣物及物件呼應了床頭畫中聖米迦勒大天使刺殺中國魔鬼的意象,據稱這類圖像象徵了西班牙傳教士對菲律賓華人居民的焦慮。儘管此作引用了樓蘇的故事,但它只是藝術家所揭示的酷兒壓迫微敘事之一,這些微敘事也成為重建酷兒歷史的努力。

探討性別表達自由,反思殖民歷史

在本次展覽中,李·帕赫以油彩繪於銅板與紙本裝置之上,書寫出一幅多層次的當代敘事畫卷,重新檢視性別流動性與菲律賓殖民歷史之間的交互關係,並通過歷史與神話的交織,揭示被忽視的文化與性別敘事。

李·帕赫《失落與重現的樂園》安卓藝術展出!神話與殖民歷史交織,繪出酷兒通往未來之途
Lee Paje《BIRTHING》。(圖片來源:leepaje.com)

菲律賓藝術研究學者Gianpaolo L. Arago指出,李·帕赫並未將性別與殖民歷史視為單純的變遷,而是揭示殖民主義如何鞏固異性戀規範的社會結構,若僅以「殖民者原住民」或「異性戀酷兒」的二元對立來解讀李·帕赫的作品,過於簡化;她透過多層次的語境,汲取前殖民時期的神話和被遺忘的歷史軼事,梳理出細膩且豐富的詮釋。「樂園或許失落,但李·帕赫將之重新尋回:無論是性別表達的自由,還是對後殖民主體的反思。於此,神話成為通往酷兒未來的一道可能之門。」

「失落與重現的樂園」李.帕赫

展期|2025年1月4日-2月15日

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以台灣民間日常、在地文化為創作靈感的藝術家李明則,自2025年1月4日起於安卓藝術推出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Walk Your Own Path),一次展出包含水墨畫作、複合媒材創作等的20組新作。

2009年至今首個大型個展

李明則出生於高雄,1980年代曾生活於台北,隨後又在1990年代返回故鄉。其創作雜揉生活所見所感、廟宇彩繪的圖法佈局以及章回小說的敘事氛圍,以神話般的手法展現常民文化豐富的層次深度。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李明則《走自己路的》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1996年,李明則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個展《台灣頭.台灣尾》,同年於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認同與記憶》展出,1997年前進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台灣,台灣:面.目.全.非》,2009年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我愛台灣.更愛南台灣》個展。而本次《走自己路的》是繼高美館大型個展後,李明則又一次結合繪畫、複合媒材與立體創作的大型展覽,同時也是安卓藝術15周年的首場活動。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李明則《走自己路的》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走自己路的》展覽同名新作發表

這次展出,觀眾將能見證李明則耗時三年籌備的20組新作,其中六聯屏的同名鉅作《走自己路的》寬達11公尺,融合藝術家一直以來吸納在地風情與紋理的空間表現,也刻劃他喜愛的江湖遊俠和卡通漫畫英雄人物,更融入近年曾熱議的話題如台海危機、黃色小鴨等。作品的構圖與技法延續了水墨畫的敘事傳統與線描法,以橫向的視線引導,傳遞時空交疊、虛實共生的世界,凸顯李明則獨特的創作性格。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寬達11公尺的六聯屏鉅作《走自己路的》(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以高雄道路命名為靈感的《一心》到《十全》

李明則擅長在有限畫幅內,創造出無盡想像的超時空旅程,《一心》《十全》系列水墨畫也是如此。該系列以高雄道路命名典故為靈感,集結了各種水墨畫譜的技法,在源自傳統形式的描繪中透過拼貼式的構圖和手法翻轉出水墨的嶄新語彙和生命。雖然墨色單純,李明則仍能運用大量線條,創造出多面向的時空漫遊,一幅幅畫作彷彿任意門般,帶給觀者無盡的想像。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一心》到《十全》系列水墨畫(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除了畫作,李明則也在本次展覽中發表數件全新的複合媒材創作,結合民俗故事的人物造型,在玻璃纖維材質上以紗布和紙黏貼覆蓋,再用拼接、黏貼的技法輔以焚燒的痕跡,處理出如補丁般的肌理,用獨特而風趣的視角展現舊時代的美好回憶。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結合民俗故事的人物造型的複合媒材創作(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李明則大型個展《走自己路的》!11公尺巨幅聯屏、20組新作打開超時空漫遊的任意門
藝術家在玻璃纖維材質上以紗布和紙黏貼覆蓋,再用拼接、黏貼的技法輔以焚燒的痕跡(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李明則個展《走自己路的》

展覽日期|2025年1月4日至2025年2月27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13:00–18:00
展覽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