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灣新生代樂團告五人的音樂談!與歌迷披星戴月相遇最重要的是「音樂感動人」

告五人發行首張專輯《我肯定在幾百年前就說過愛你》

以「你要不要吃哈密瓜」、「披星戴月的想你」等單曲獲得眾多關注的告五人,由雙主唱潘雲安、犬青及鼓手謙哥組成,將抒情搖滾曲風詮釋得淋漓盡致,加上貼近生活的歌詞,透過音樂祭與歌迷的現場交流,很快便抓住年輕世代聽眾的心。

 

看似一路順遂的告五人並非橫空出世,他們也曾在迷霧之中徬徨無措。2011 年,潘雲安還是個在宜蘭讀書的青少年,他與幾位朋友在課餘時間玩團,孵育著心中的音樂夢;後來幾年,他開始向外探尋,踏上大型歌唱選秀節目舞台,也為電影《女朋友。男朋友》演唱插曲,然而成為發片歌手的盼望終究落空,所幸這些經歷並沒有將熱情磨滅,反倒讓他把未來的方向看得更清晰。

 

兩年前,他與剛滿20 歲的音樂夥伴犬青、鼓手同時也是團長的謙哥,以及去年退團的吉他手班長重新出發,在音樂平台上發表創作,就此正式走上以音樂為主業的人生道路。

 

 

音樂祭初登台 也是初體驗

告五人現在的三位團員同為宜蘭人,謙哥接觸音樂較早,國小便表現出對音樂的天份及濃厚興趣;犬青則和雲安同樣在高中時期開始接觸音樂,帶著磁性的迷幻嗓音和對於音樂的高領悟力,讓她誤打誤撞成為主唱。極具渲染力的創作,讓三人從蘭陽平原一路唱到大山大海的音樂祭舞台。或許因為真的跑了太多演出,他們一時無法回溯第一場音樂祭是哪場,一陣討論後才想起是2017 年的貢寮海洋音樂祭。

 

「我們那時在一個小舞台,在我們對面表演的是重金屬團,完全不知道怎麼唱。」雲安回憶道,「無論台上發生什麼狀況,都是第一次碰到。」出乎意料的是,這不但是告五人在音樂祭的處女秀,也是他們三人第一次參與音樂祭活動。「我們的個性比較是安靜聽音樂那種⋯⋯」三人都熱愛欣賞演奏類表演,頂多去看喜歡的音樂人的專場演出。直到成團後,才開啟了他們在音樂祭隨節奏放縱自我的小宇宙。「就當作遠足,順便工作!」犬青笑著補充。

 

兩年過去,告五人已不若當年生澀,他們征戰數百場Live 演出,早能充分掌握現場氛圍,自在演出,並在歌與歌之間的talking 展現他們無厘頭的幽默;而台下樂迷也無不引頸期盼著在家裡聽過千百遍的熟悉旋律響起,一起在現場與他們齊唱那些青春的快樂與憂愁。犬青說,「相較於專場較精緻的設計、且單純專注在音樂上,音樂祭的表演編制通常會比較大,希望能跟台下一起high。」而告五人的現場演出之所以如此迷人,其實源於他們對於每場演出的用心良苦。團長謙哥透露,「我們在不同場合的演出都有一點點不一樣,透過不斷調整、改變演出橋段與細節,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而且,因為重視每一場表演,我們都找來業界頂級的樂手老師一起演出。」

 

今年的覺醒音樂祭,他們碰上場地的意外狀況,表演延後超過一個小時,但經驗豐富的他們不但不慌不忙,還替現場忙得焦頭爛額的工作人員打氣。「這次演出是最難忘的一次,看著上千位樂迷在台下等那麼久,我們在演出時也特別賣力。」雲安說,戶外的大型音樂祭狀況在所難免,不過無論如何,上場後就是盡力把最好的音樂呈現給觀眾。

 

重要的是讓音樂感動人

走過國境之南的春天吶喊、山林環繞的游牧森林音樂祭、都會城心的簡單生活節等國內大型音樂祭,以及無數場校園演出,告五人的人氣直線上升,愈來愈受到大眾矚目;今年夏天,在萬眾期盼之中,他們實現對歌迷的承諾,正式推出首張創作專輯《我肯定在幾百年前就說過愛你》。

 

國高中生聽告五人,青壯年也聽告五人,如同他們這張以「愛」為主軸的專輯,承載著跨世代共通命題的音樂創作,自然不分族群、不分年紀。雲安說,「我們就是在做告五人的音樂。究竟是獨立,還是流行,那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音樂能不能感動人心,能不能被大家傳唱下去。」在這個眾聲喧嘩的年代,他們披星戴月,他們奮不顧身,過去如此,往後依然。

 

 

音樂祭對他們的意義

音樂祭是用自己的音樂證明自己活著。—潘雲安

 

音樂祭是年輕歲月的回憶。—犬青

 

音樂祭是生活的倒影、記憶的延伸。—謙哥

 

 

謝瓊煖跨刀演出「紅」揪心神演技惹人哭

「紅」MV由殷振豪導演拍攝,特別請到《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李媽媽謝瓊煖擔任女主角,甫入圍金鐘獎的她,果然展現催淚神演技。她在MV裡飾演一位在街頭賣燈具的媽媽,因為兒子不幸車禍意外喪命,希望在擺攤的同時,能協尋到肇事車主,謝瓊煖收放自如的情緒,以及獨自跳舞的表情變化,還有最後的遺憾獨白,每一幕都觸動人心,更是惹哭一票歌迷,不少人看完直呼「拿著衛生紙從頭哭到尾」、「那個轉身畫面太揪心」、「只有告五人有辦法唱出內心聲音」。

 

 

告五人

2017 年4 月正式成團,由主唱潘雲安、犬青及鼓手謙哥組成。2017 年10 月發行首張迷你專輯《迷霧之子》,隔年獲得2018 金音獎最佳新人獎。2019 年6 月發行《我肯定在幾百年前就說過愛你》。曾在貢寮海洋音樂祭、游牧森林音樂祭、覺醒音樂祭、簡單生活節、春天吶喊等國內大型音樂祭演出。

 

文:黃銘彰

圖片提供: 相聚倆好文化、相知音樂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