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北白晝之夜「雙面芭蕾」亮相大直、內湖!巨型白色兔子、紅色草原等藝術作品亮點

2019臺北白晝之夜 巴瑞工作室《打攪》(Intrude)

只限一晚不眠的美好藝術體驗!自2016年起響應,邁入第四屆的「2019台北白晝之夜」,走過了北門、公館溫羅汀街區與中山北路後,今年主舞台則拓展至基隆河畔另一側-台北大直與內湖區,除了將延續白晝之夜三大特色「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外,多樣化的藝術裝置及演出安排,將在10月5號、6號讓大家能夠自由穿梭於城市空間之中近距離接觸藝術!(完整地圖攻略點我)

 

城市的雙面芭蕾魅力

宛如將台北化身成一夜限定的大型無牆美術館、城市舞台與街頭劇場,2019白晝之夜以「雙面芭蕾」為策展主題,並再度邀請胡朝聖擔任藝術總監,就像是看見城市的不同風貌,團隊希望民眾能夠透過限定活動,快速並重新探索具有兩面性、無法用單一特色來概括的城市面容,並藉由強調人在日常裡有著脈絡規則可依循的身體動作,類似芭蕾舞的韻律與操演特質,且持續性的發展構成「地方芭蕾」(place-ballet)的學說,透過藝術文化計畫滲透社區、影響在地居民,誘發民眾能主動參與。

 

選擇大直與內湖做為本次活動主舞台,胡朝聖表示今年不同於前三年在台北市內老城區的探索、翻轉與再認識,選定在發展不超過30年的大內(大直和內湖)特區,相對其他老區而言,新興開發區在文化發展上的軟硬資源相對匱乏,但其起步就有如一個機會無限的培養皿,可以賦予它更多的想像與實驗,尤其如何在這個以商業和科技產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重點的副都心,要進行一場可以回應場域精神且為期長達10個月的城市藝術計畫,的確有其巨大的難度與挑戰;但也正因為如此,在文化資源上的先天劣勢也才有機會作為藝術家們豐富的想像延伸與對都市未來文化發展的創新實踐。

 

為了能全面對應大內區域特色,胡朝聖也將活動內容與作品依據四個分類作為參考與方法,以映射出區域內的現實處境以及未來場域內涵發展的可能性,分別為流變與無地方、日常考掘、重複操演、環境與身體。這樣的執行方法期待在一個地方感空缺與商業產業導向為主的新興區域,以藝術計畫回到最平凡的日常,在那些閒置土地、河濱公園、商場、公有土地、街道和辦公大樓間一點一滴的考掘發想,對照那些城市老區曾有的過往,凝視被大多數人忽略的環境細節與生活故事,以及當今社會所關注的環境生態問題等。

 

2019臺北白晝之夜作品亮點

今年活動將在10月5號晚間6點至6號清晨6點登場,以捷運大直站至西湖站之間各種第三空間場域為主要活動範圍,預計呈現22處夜間藝術裝置與45場活動。至於今年有哪些藝術家與亮點共襄盛舉?趕緊搶先看!

 

台灣藝術家高德亮《草原座標》,透過精準排列的光線與空間既有元素的媒合方式,以反抗當代生活中被幾何光學所主宰的生活經驗。隨著空氣緩緩上升,投射在綠意職務上的點點紅光,像是螢火蟲般在草叢隨意竄流,讓人的身體感官完全沉浸。

 

作品地點:洲子一號公園

 

 

澳洲藝術家阿曼達巴瑞(Amanda Parer)所領軍的巴瑞工作室(Parer Studio)團隊,將在美堤河濱公園帶來巨大白色兔子裝置作品《打攪》(Intrude)。充氣式、打著強烈白光的七公尺高兔子,像是侵入式般,卻又看來相對放鬆自在。入侵刻意引導出這種可愛的印象,並用強烈的視覺幽默,將你喚入作品的意境中,再揭露作品所傳達的嚴重環保議題。兔子是種屋裡大象式的大問題,可類比兔字對環境的衝擊,雖大卻容易忽略。

 

作品地點:美堤河濱公園

 

日本藝術家磯崎道佳的裝置作品《巨蛋計畫》,將以透明的塑膠膜搭建一座圓頂巨蛋,巨蛋內裝的各種拼貼、裝飾,則將透過工作坊的舉辦,邀請民眾一同參與製作,因此作品將承載許多人的觀點,他們用雙手裝飾自己眼前所見的風景,以全新的角度去觀看日常生活。

 

作品地點:台北萬豪酒店廣場

 

 

許家維《白色大樓—姊妹》,描述一對出生於白色大樓的姐妹,至今仍然居住在白色大樓內,Davy的專長是當代舞蹈,而姊姊Chantha專長是阿帕撒拉傳統舞蹈。藝術家邀請兩人在金邊的一棟新建大樓中表演。近幾年金邊快速發展,各式高樓平地而起,但老舊的白色大樓卻面臨即將被拆除的命運,這個拍攝場景反映了都市變遷的面貌。影片中,姊妹二人在建築工地中,透過兩種不同類型的舞蹈,進行一場肢體的對話。

 

作品地點:台北捷運劍南站周邊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是台灣第一個結合自然與藝術人文為理念的創作團隊,以劇場、跨領域展演、舞蹈影像等多元形式呈現。此次將帶領基河國宅社區排舞教室的媽媽們進行工作坊,並於白晝之夜當天一同演出《膠的傳奇現場》。

 

演出地點:台北萬豪酒店廣場

 

安娜琪舞蹈劇場於2015年開始著手計畫發展「日常語言」對於肢體的身體變化,走向群眾舞蹈的方向,將人人都可以跳舞的理念落實,並於2016年開始走入校園,展開與學校合作的聯演計畫。此次的白晝之夜將邀請安娜琪劇團帶領學生與素人超過百人進行一場全民舞動的開幕演出。

 

演出地點:台北美麗華百樂園水舞廣場

 

法國藝術家Antonin Fourneau作品《水燈塗鴉》,將數千盞LED燈鋪成的一面與水相連的光束牆,是互動式藝術作品。觀眾可以用筆刷或噴霧對光束牆面進行自己的創作。

 

作品地點:ATT 4 Recharge

 

Netflix首部華語原創影集《罪夢者》特別推出VR空間「罪夢室」,只要觀眾一戴上VR眼鏡,瞬間進入張孝全的主觀視角,化身主角阿全展開奇幻的逃獄旅程。

 

獨一無二的VR體驗空間「罪夢室」,是由Netflix與新生代藝術團體NAXS CORP 跨界合作,將《罪夢者》的故事作為藍本,讓民眾以男主角阿全(張孝全飾演)的視角,身歷其境地體驗劇中的主要場景,包含監獄、舞廳,甚至是夢境都精彩呈現,感受虛實難辨、如夢似幻的台灣幫派文化氛圍。

 

作品地點:美堤曲棍球場

 

超過45場表演活動 打造多人觀賞與一對一互動豐富類型

在表演活動部分,由安娜琪舞蹈劇場率領金山高中、金山國中、景興國中、正德國中、內壢高中等多所學校的學生與素人表演者,進行超過百人的舞蹈演出《42535網路裡的日常》,並作為2019臺北白晝之夜開幕節目;由失聲祭邀請多位臺灣聲音藝術家共同呈現《白晝失聲XDigilog:模組合成大對抗》、《白晝失聲-動態雕塑》、《白晝失聲-電影之後》,分別帶來以聲響進行的Battle,結合聲音與影像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並以聲音試圖延伸電影觀影後的想像力邊界;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勇氣即興劇場、漫!!男塾、達康.come多個臺灣知名表演團隊,個別以脫口秀、即興劇和漫才等演出形式,帶來充滿歡笑的一系列「愛說笑」節目;《藝術相談所》邀請各領域藝術家及表演者,讓民眾能於摩天輪車廂內,乘著臺北夜景與藝術家面對面!

 

除了不同類型的表演活動,更安排《白晝論壇》,特別邀請臺北白晝之夜胡朝聖與法國在台協會文化暨學術交流處長柯柏睿(David Kibler),以及與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法國藝術家安東納·傅黑諾(Antonin Fourneau),分別進行兩場精彩深入的對談分享。另有與Giloo紀實影音共同打造的《GilooX白晝 夜夢電影院》,於ATT show box進行6小時不間斷的馬拉松紀錄電影播映!

 

 

2019台北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Taipei 

時間:10月5日(六)18:00~10月6日(日)6:00

地點:台北市大直、內湖區域

更多活動詳請可洽官網  https://www.nuitblanchetaipei.info/

 

文字整理:Ian Liu

via 白晝之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20年前的紐約中央公園,佇立著綿延數十公里的橘紅色門框,透著光的布幔在雪地中飄揚。這個在當時為市民帶來震撼感受的作品,出自藝術家組合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如今,壯觀的七千多座大門雖不復見,卻在即將開展的《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中能夠身歷其境體驗!

「包裹」世界的藝術家夫妻檔

藝術家夫妻檔克里斯多珍妮克勞德有著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巧合背景,克里斯多出生於保加利亞、珍妮克勞德則出生於摩洛哥,兩人於1964年遷居至美國紐約。

克里斯多在求學時期學習繪畫、雕塑、建築與裝飾藝術,認識珍妮克勞德後,兩人於1961年首次合作,於德國科隆港打造戶外臨時藝術作品《Stacked Oil Barrels and Dockside Packages》。自此之後,兩人便一直合作無間,持續創作各項公共藝術與室內裝置作品。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兩人在世期間,於全世界各地進行許多宏大的藝術計畫,最著名的便是以帆布「包裹」著名地標的系列作品,巴黎凱旋門、巴黎新橋、雪梨海岸、柏林國會大廈都曾參與其中。除此之外,還有大型地景藝術作品如《Running Fence》、《Surrounded Islands》、《The Umbrellas》、《The Floating Piers》、《The London Mastaba》等。

延伸閱讀:2021被包裹的凱旋門!盤點藝術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遍佈全球的8件地景藝術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L'Arc de Triomphe, Wrapped》,2021,巴黎(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Surrounded Islands》,1983,邁阿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Umbrellas》,1991,美國與日本(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20年後,重現中央公園的7500道門

《The Gates》為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於2005年為紐約中央公園所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並覆蓋上同樣色調的布料,為這座地標性的公園帶來嶄新意象。適逢《The Gates》創作20週年,紐約藝術中心​​The Shed策劃《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展覽,以新世代的技術與媒介,為觀眾重現二十年前在中央公園的感受。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Gates》,2005,紐約(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展覽的第一部分聚焦於《The Gates》本身,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展覽還攜手XR工作室Dirt Empire與Pixels Pixels,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並帶領觀眾認識作品背後的故事,理解藝術家歷經25年的協商,終於得以將創作計畫付諸實現的過程。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為《The Gates》繪製的素描(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圖片來源:The Shed)

展覽的第二部分,則揭開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生前未完成的多個創作計畫。這些計畫凸顯了兩位藝術家與紐約的深厚情感連結,以及他們的雄心壯志與創新精神。觀眾將能從素描、模型等展品中想像這些未竟之作,也能一窺平時少見的、大型公共藝術背後的創作思考。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原先在東京進行《The Daiba Project》,然後來和參與團隊產生意見分歧,並取消計畫(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曾於1969年提出將《Wrapped Tree》計畫實踐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實踐之作》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

展覽日期|February 12 – March 23, 2025
展覽地點|The Shed(545 W 30th St, New York, NY 10001美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位於松山奉天宮附近、規模居台北市之冠,而以此為基地、醞釀五年多的「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如今迎來成果發表,於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開放大眾參觀。

一場社宅裡的藝術盛典

廣慈社宅前身為福德平宅以及廣慈博愛院,由於該地區發展相較老臺北城慢,散落著埤塘、濕地、郊山,緊扣鐵路、礦區、移民聚落,因此至今仍有許多新建設落成,可說是都市發展的一方新天地。廣慈社宅佔地6.4公頃,共有逾1500戶,入住居民面貌多元,為了促進社區的對話與相互理解,「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於2020年正式啟動。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位於廣慈社宅園區南面入口處(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周邊環境、居民組成等多元背景,替公共藝術計畫供應了豐沛的創意靈光。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禾磊藝術策劃,以「我們在家(We Are Home)」為題,聚焦關係美學與環境美學,串起既有社群與新遷入的住戶、社會與社宅、人與環境間的連結,一步步形塑居民對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邀請藝術家實際駐地於一側的「福德聚場」,並設計一系列貼近在地的帶狀活動,讓藝術流動於社區建造中,築起一座共生共好的關係堡壘。九組來自台灣、日本與荷蘭的藝術家,分別以聲光、插畫、陶藝、纖維藝術、空間裝置等多元媒材,回應此處消逝的煤礦、水圳和生態,以及被人們擱置的記憶、感受,甚或是難以啟齒的終老話題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展覽現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2件展期限定作品

兩件展期限定作品,為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果展揭開序幕。游文富的竹編裝置《溫暖的載體》,樸質、溫潤宛如翻湧的金黃色雲海,融入地景也溫柔摟抱著老榕樹,歡迎觀眾穿梭其中;國內外藝術家跨界合創的《遷徙博物館》,是展覽的一大亮點,由德國藝術家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的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而裏頭循環播放的聲音作品,則是知名音樂人林強,取材十多位受訪居民關於夢境、夢想的口語敘事,所創造出的電子音樂作品《聽夢I-夢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Wall of Voices》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開放式聲鏡劇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噪咖藝術、吳秉聖合力於《Wall of Voices》中,打造出光影作品《牽繫》(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8件永久性戶外裝置,呼應周邊地景

廣慈社宅室內外共有18件裝置作品,觀展動線以信義區行政中心正後方的社宅3區(C區)的主視覺延伸作品《社區精神旗幟》為起點。展期中展示的作品為蔡慧盈操刀的《揚揚》,藉由邀請居民共創,拓印下老椅子、磚瓦甚至福德聚場門牌等象徵「家」的元素。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蔡慧盈《社區精神旗幟:揚揚》(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衛福大樓與行政中心的接壤處,是禾磊設計梁豫漳以耐候鋼打造雙圓弧棚頂的《流亭》,如今已成為居民偶遇、寒暄的地標;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以平行並排的波狀鋼筋,模糊建材的軟硬與內外之分,成為日升月落間瞬息萬變的光影山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禾磊設計梁豫漳《流亭》地處衛福大樓和行政中心大樓之間(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站在《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下方仰望天空(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南面入口處徐永旭《光之巢》呈現四座溫煦、質樸的峽谷雕塑,呼應地勢也迎接人們歸巢;邱承宏《採光》以昔日植物的形象刻鑿混凝土浮雕,營造翩翩詩意及巧妙的共時性;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同樣取植物為靈感,用數株不鏽鋼雕塑模擬附近淺山的蕈菇、孢子,回應廣慈社宅周邊地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邱承宏《採光》(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路面、變電箱上九個貌似秘魯「納斯卡線」的神秘圖騰,是彭冠傑的作品《祝》,受附近奉天宮、慈惠堂等公廟信仰啟發所設計;現居荷蘭的以色列藝術家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則從觀察手相的風俗出發,於三棟社宅包夾的廣場描繪出巨幅地畫《書寫未來》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彭冠傑《祝》(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藝術家拉姆・卡齊爾《書寫未來》(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10件室內創作,訴說場域本質

廣慈社宅建物內,也展示著許多藝術作品。大廳牆面上的鄒駿昇《共生》,描繪四獸山所代表的神獸,隱含動物與人類、生態與聚落間共生的永續議題;吳芊頤《窗光漫遊》轉化了公園、濕地、花草、蝶鳥,以及鐵窗花等在地符號;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盈盈》,以特製不鏽鋼板折射天光,製造出宛如水中游魚的熠熠鱗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鄒駿昇《共生》(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吳芊頤《窗光漫遊》(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盈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山由社《描海》是一幅需抬頭仰望的壯闊海景,鼓勵觀者打開嶄新的視角;日本藝術家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則將海洋的寫真轉印於金屬穿孔板上;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山由社《描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沐浴》,一件用分光鏡營造七彩色光、一件讓光源與白色地景共舞,替受困的心靈帶來片刻撫慰;長居臺灣的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廣慈的天空》兩件畫作,則替空間平添了一絲活潑氣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沐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We Are Home: 廣慈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成果展

展覽日期|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展覽地點|廣慈社會住宅公共區域(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3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