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直是領略文化的最佳引媒。在台灣,花東縱谷的好山好水,孕育出豐饒食材,然而我們卻對深耕在地的部落,認識甚少,為此,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從去年開始,策畫「縱谷原遊會-餐桌上的部落旅行」,好評延續至今,更加入崁頂部落、部落樂團及音樂人參與,讓感官在縱谷間奔馳,再用舌尖之味為原住民文化「開箱」。
你有多久沒有感受走進森林原野的美好?當我們在都會裡過著忙碌生活的同時,可曾知道,在台灣中央山脈的另一端,有一群人,雖然住在花東縱谷的山野裡,但他們卻擁有最富庶的生活饗宴,擁抱著縱谷心跳孕育出的自然生命,將其化作最能品嘗風土滋味的原味餐食,在日常中過著令人嚮往的野奢之美。
用食材為旅人產生美味共鳴
這些保有原始自然風光的部落,不只有美不勝收的高山溪谷,更有聽不完的精采故事,所以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用一個餐桌,說一個故事」作為楔子,邀請大眾走入部落,也深入山林,並結合部落歌謠呼應部落餐食與特有文化,用餐桌故事串起豐盛的六感體驗,轉化為一場場精采無比的餐桌旅行。
由縱管處與縱谷6部落共同所規劃的「餐桌上的部落旅行」,邀請了金鐘主廚陳耀忠、農食美學家杜依芳、生態廚師共同發起人馬愛雲擔任餐食顧問。走進織羅部落裡,結合傳統阿美族的米86(Mipaliu)精神,以稻田腳印餐桌為名的餐會,把地點放在收割後的大腳印稻田中,並將部落裡的三種作物如稻米、葛鬱金和金多兒筍化作豐盛的料理,搭配文化導覽、農事體驗、編織阿美族情人袋和野菜下午茶等,透過味蕾記憶,把心情回歸到單純樸實的農家樂。
結合部落樂團吟唱深入原民文化體驗
有意思的是,去年的「餐桌上的部落旅行」,是平面式的餐桌體驗,今年再次舉辦,則將活動進化為立體且有空間經緯概念的「部落歌謠x在地文化x絕美秘境x餐桌體驗」活動,其中把餐桌搬到山丘上的吉拉米代部落餐會,景緻尤為動人。乘坐在阿美族工藝師手編的Sasa涼台上,滿眼盡是絕美油綠的梯田風光,佐著通過有機驗證的哈拉米,以及部落野菜與傳統生醃豬肉,品味視覺和味覺同樣純淨天然的餐宴,同時也可深入部落,作一日百年水圳巡水員,學習阿美族傳統捕魚法,並在幽深溪谷內聆聽阿美族歌手「莫言」所唱誦的迷人高亢樂音。
此外,其他部落也同樣在餐食中佐部落特色歌謠,藉由樂音邀請一同入席。像太巴塱部落請來「禮勞文化藝術團」,用原住民傳統樂舞來表演「紅糯米採收歌」,這也是阿美族人在採收傳統作物紅糯米時,總會唱來感謝上天賜與當年豐收的歡慶之意:在馬遠部落,則有布農族音樂人「馬詠恩」的「杵音之歌」來展現特色,杵音其實杵跟臼敲打小米的聲響,由多位族人一同用杵臼的撞擊聲作為節奏,也描述出族人們歡聚一堂的喜悅情景,而崁頂部落祭出聞名世界的八部合音,請崁頂布農古調合音團美聲開唱,以及永康部落的「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織羅部落的「織羅少女隊」等,分別選取各部落從食物延伸得來的歌謠及故事,講述在地文化傳承,讓旅人在「餐」與過後,觸發對部落的喜愛,進而想要更了解並深刻挖掘其獨有特色,讓心情盛裝不一樣的生活感動。
餐桌上的部落旅行|活動時程
馬遠部落 - #森林杵音餐桌 10.26
織羅部落 - #稻田腳印餐桌 10.27
永康部落 - #獵人野食餐桌 11.2-3
太巴塱部落 - #紅糯米田野餐桌 11.9-10
吉拉米代部落 - #哈拉梯田餐桌 11.16-17
崁頂部落 - #小米鞦韆餐桌 11.23-24
撰文:Iain
資料暨圖片提供:雅比斯創意策略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