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常?在19世紀以前,西方社會並不存在正常這種概念。倫納德.戴維斯(Lennard J. Davis)在《身體差異:政治、殘障與再現Bodies of Difference: Politics, Disability, and Representation》中表示:「隨著第一個民族國家興起後,人們試著藉由紀錄與拍攝國民,來建立理想的公民形象,其實這是一種文化拼湊。計算公民的數量、測量他們的身體標準並拍照,檢視誰屬於『本國』文化,誰不是。攝影作為新媒介,成為社會族群分類的重要角色,並定義不必要的視覺差異。」攝影用來管理社會行為,在醫學中用來研究疾病,或保存罪犯臉部照片和指紋等犯罪證據。
以正常為名的暴政
像是切薩雷.龍勃羅梭(Cesare Lombroso)這樣的犯罪學家,利用攝影證明犯罪是會遺傳的,而且會顯現在身體特徵上,下方照片是龍布羅梭用來證明其理論的照片。像是優生學或是骨相學這種偽科學,則利用測量數值與生理特徵來作為文化壓迫的基礎,而非外表顯徵。
18世紀到19世紀之間,科學的種族歧視普遍存在,這些實驗的結果被用來證明歐洲人優於其它種族,並成為政治人物將殖民主義合法化的藉口。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科學種族歧視造成的恐怖事件後,主流科學終於拒絕了這些理論與實務。
迫使我們相信自己必須符合正常標準的體系依然存在,監視攝影機、社群媒體、學校、工作場所和媒體上對美麗的定義等,都是這個體系的一部分,企圖形塑我們的行為。每天我們都會看見這些影像,確認什麼是好公民、什麼是美麗身體曲線、什麼是值得信任的臉孔。我們讓自己服膺隱形的正常標準。
臉譜資訊儲存
現今的影像科技在紀錄與監視公民已經做得非常成功,你的長相、指紋、視網膜,甚至走路的方式都可以用作生物識別,正式護照照片就有嚴格的拍照標準規格。
在未來,護照可能根本不重要。臉部識別系統比護照能掌握更多個人資訊,可以辨識一個人的年紀、性別,甚至一個人是不是緊張、興奮、生氣或快樂,辨識出的臉孔可以立刻連結社群媒體帳戶和線上資料庫,讓有關當局獲得交友、家庭背景、信用額度、醫療史和個人歷史。你的臉再也藏不住任何事情。
社群媒體網站和消費型相機內建臉部識別(Face recognition)功能,可以判讀照片中的人臉,和他們的身份做連結。但是圖像分析軟體是人類編寫的,和其它事情一樣,也受相同的文化偏見和假設制約。例如惠普視訊鏡頭可以判讀白人臉孔,卻沒有辦法辨識黑人臉孔。另一個例子,尼康的消費型相機在拍攝亞洲人時,會跳出「眨眼示警」。
藝術家亞當.哈維(Adam Harvey)的新專題,讓模特兒可以躲避自動臉部辨識與侵犯隱私的種種技術,設計案CV Dazzle利用時尚完成臉部偽裝,避開自動臉部辨識,髮型與化妝破壞臉部辨識主要的演算法。哈維沒有跟隨潮流進一步武裝公共空間,而是在時尚造型中利用安全技術借題發揮,把虛擬世界中的偽裝造型放上街頭,作為時尚宣言。
未來,比起身體外型,我們的生活更有可能受到數據的限制,像是信用額度、醫療史、政治取向和犯罪記錄等已經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包括應徵工作、申請負擔得起的健康保險或是貸款、審核購屋資格等。如何不出於人類的偏見,避免來自數據的歧視,是完成公平設計的新挑戰。
設計政治學
科技、設計、藝術、生活,都與政治息息相關,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設計師魯本‧派特,研究因政治問題而生成的視覺影像故事,並創造了一個新的切入角度,去看新聞與設計之間的關係。也延續設計與政治間的角度,研究不同主題,2013年的藝術創作〈無人機生存指南〉(Drone Survival Guide),一個針對如何辨識與防範軍用無人機的教育宣傳簡章,在全球受到關注。另外,2015年與電影導演合作的紀錄片〈在藍幕後〉(Behind the Blue Screen)(2015年),描述在伊朗使用反監視技術的日常故事。
《設計政治學》(Politics of Design)是他的第一本書,蒐集在世界網絡中高速傳達的各種視覺影像,因國際情勢與不同文化間的誤解,產生了越加頻繁且激烈的設計問題的案例。邀請所有讀者重新思考,是否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預設立場也綁架了你看世界的角度?
邀請所有讀者重新思考,是否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預設立場也綁架了你看世界的角度?
更多全球化時代不可忽視的圖像與政治的關係案例,都在《設計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