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華春理髮廳》後,金漫獎「青年漫畫獎」、「年度漫畫大獎」雙料得主阮光民的漫畫作品《用九柑仔店》再度躍上螢幕,改編成電視劇,這一回,製作團隊陣容更加堅強,改編後的作品連原著作者都忍不住直呼:太好看了,受寵若驚!因此,本期點讀華山特別邀請《用九柑仔店》作者阮光民、編劇陳潔瑩、導演曾英庭、總導演高炳權和大家分享《用九柑仔店》是如何從紙本走向螢幕,帶我們一窺這個成功漫畫IP背後的團隊運作。
▲《用九柑仔店》充滿濃厚人情味的故事,每次播出都能緊緊牽引著所有人的情緒,引發關注共鳴的感動。
炎熱的夏日午後,《用九柑仔店》接連舉辦了座談會、試映會,每一回製作團隊都是一行人浩浩蕩蕩一字排開,懇懇切切地介紹這部作品;現場參與的來賓有的是阮光民的漫畫迷,有的是期待電視劇上映的粉絲,大家從不同管道認識了《用九柑仔店》(以下簡稱《用九》),並匯聚一處。還記得試映當天,數十分鐘的觀片過程,充滿濃厚人情味的故事緊緊牽引著所有人的情緒,全場一起大笑、屏息、流淚,原因無他,因為這就是真正在地發生,有共鳴的感動。
漫畫IP跳脫紙本、走向螢幕
談起這部作品,阮光民笑著說:「實在太多人問我『用九』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其實以前我阿公開的柑仔店就叫用九。鄉下人買東西,就算要買十樣,店裡都找的到,但阿公覺得我們不要太臭屁,所以用九就好!」阮光民以記錄兒時回憶的心情,把家中的柑仔店畫下來,並講述一間小柑仔店與整個城鎮的故事,「都市生活對我來說,一直是密集度最高但疏離感最大的,反而是小時候在鄉下長大,人口沒有這麼密集,但人與人之間卻很親,我一直喜歡這種感覺,不管誰家出事,都會有人可以幫忙」。他認為,利用漫畫把這些人與人以及人與土地的故事傳播出去非常重要,「人是需要催眠的,當我們越來越遺忘這個東西,就必須用盡方法去提醒」。
▲耗時兩年,由台灣原創作品「用九柑仔店」於2019年8月登上小螢幕,以電視劇模式與觀眾見面。
編劇陳潔瑩、導演高炳權和曾英庭表示,《用九》之所以能被相中,翻拍成電視劇,除了鄉土題材討喜、作品連結了土地上人們的共同情感、裡頭描繪的人情世故有趣動人之外,還有幾個執行面上的關鍵因素。首先,以台灣目前現實的條件、成本、預算規模來說,《用九》因為是在地的故事,取景方便、劇情生活化,可執行度比較高。
▲《用九》電視劇開拍時,書籍出版到第二集,兩年後電視劇上映,漫畫也出版至第五集完結篇。
再者,《用九》漫畫本身即有戲劇的廣度,陳潔瑩說:「有些作品的風格和趣味只適合活在紙上,在影像上可能會有連貫的問題,但《用九》不會。」比方有的漫畫會用角色心裡的OS來發展劇情,但如果是戲劇「很多OS」這件事就會顯得不太合理,甚至影響到觀看的節奏;或者,大多漫畫的故事是只專注在主角身上,副線很少甚至沒有,配角們都是只在主角故事需要時才會出現,人物個性的刻畫也就比較平板(例如有的角色被設定是搞笑,那他往往每次出現,就是以一樣的方式搞笑),但這樣的設定在戲劇上是不夠立體的,對編劇來說,也不容易從文本提供的角色樣貌,去延伸屬於他的完整架構;而《用九》的故事中本來就有很多角色,且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發展,這是阮光民作品的重要特色。對此,阮光民解釋,其實這樣的劇情安排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反映真實——因為現實生活就是這樣子啊,誰家發生事情,誰就是主角!
▲《用九》電視劇本跳出書本框架,內容回溯到角色人物前半生,全靠編劇陳潔瑩與作者阮光民的好默契,除了密集討論外,給對方足夠的發揮空間也是一大重點,最終才能打造出讓大家滿意的好作品。
用劇本和分鏡圖重新演繹漫畫文本
漫畫重氣味、重氛圍,但轉變成戲劇時,劇情張力需要再增加,因此在電視劇開拍之前,編劇必須先執行文本的轉換工作。陳潔瑩苦笑:「在接《用九》劇本工作的當下,其實漫畫還未完結篇,以至於我會忍不住一直去問老師,『這個角色後面我想這樣寫,會不會和漫畫後面的劇情打架?會不會差很多?』沒想到老師都回我:『其實我也還沒想到耶,盡量發揮沒關係!』」即便有了原著作者的支持,但身兼《用九》漫畫迷,陳潔瑩還是希望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味,同時又考量若直接將漫畫劇情原原本本的搬上螢幕,那麼讀者、觀眾的樂趣便會減少很多,因此團隊花了非常多力氣在思考如何兩相平衡,最終決定以「追溯過去、完整角色的性格養成」作為劇本修改的方向。「我們保留老師的故事架構,但往回填滿角色的過去,想像角色在人生觀養成最有代表性的時刻所發生的事件。可以說,我們在已知的漫畫時間軸外,再做一條過去的時間軸。」這麼一來,觀眾可以看到角色現在發生的故事,也可以看到他過去的樣貌以及過去人生中發生過的重大轉折,不僅有回顧的意義,也能看到漫畫之外的新東西。阮光民補充說明:「其實漫畫文本和劇本不僅篇幅、節奏不同,在創作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形式;漫畫是需要把枝微末節的事件收斂成一篇故事,而編劇則是要從現有的故事中,去延伸、擴大成一部影視作品。」
▲《用九》電視劇演員選角的高精準度,完整重現漫畫故事中每個人物的特質。
當編劇處理完劇本,導演得緊接著將這些故事變成有畫面節奏感的分鏡圖。或許你也好奇,原著漫畫已經是一格一格類似分鏡圖的呈現了,那它與真正的分鏡圖又有什麼不同呢?曾英庭解釋:「老師的漫畫情節是照他自己的邏輯鋪陳,所構成的一格格的連續故事;但轉變成戲劇時,需要借助編劇、導演的想法,在影像上說好整個故事。比如,在我們想像畫面時,要先把整個作品看過,找到故事的重點,假設漫畫中在某個時刻凝結了角色的表情,我們就會知道,那位主角的心境在那個moment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就要在影像上去特別延長、放大那個的情緒⋯⋯」情感是抽象的,當戲劇必須要去具象這個感受、有層次地表達這個感受時,就需要分鏡圖的幫助,同時,分鏡圖也可以是攝影、演員、導演及所有工作人員的溝通工具;也就是說,漫畫是一個作品,而分鏡圖則是整部戲劇的工作藍圖。
▲《用九》電視劇邀請導演曾英庭與總導演高炳權,採用雙導演制打造高質感戲劇作品。
好文本 忠於原著就夠了
許多人都發現,導演高炳權、曾英庭有豐富的電影拍攝經驗,因此處理畫面的手法特別細膩、溫暖,所呈現出的畫面質感也和一般的電視劇不同。對此,兩位導演表示,其實在處理電視、電影的工作方式上不會分得這麼清楚,怎麼樣好看、什麼值得被看到,就往那個方向去搓出味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詮釋這個好故事、並且好好說這個故事」。以選角為例,《用九》的演員不僅要形似原著漫畫角色,由於故事的背景時空橫跨50~60年,有時候同一個角色得由童年、青年、老年三位不同演員演出,因此導演在選角時十分費心,同個角色的演員之間外表、氣質得有神似之處,演出前也都會先見過面、互相討論用什麼方式可以讓角色更有連貫性。在如此細心琢磨下所完成的作品,連阮光民都不禁大讚好看,「劇組實在太會選角了!而且拍攝的方式不像一般類型連續劇那麼緊湊,他們比較像在種東西,每集撒一點種籽在你心裡,看完之後,慢慢發芽,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編劇陳盈潔分享,因為書內每個人物線都有著清楚特色,接地氣的本土題材也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就如同製作團隊一再強調:「因為老師的作品能感動人,所以忠於原著是我們的最高原則!」《用九》從作者、編劇到導演,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用最真誠的心創作,不刻意濫情誇飾,也不灑狗血,自然成就這個有氣味、有氛圍的作品。對於《用九》受到各界肯定,阮光民表示,把作品推向成功的漫畫IP不是創作的初衷,而是結果;他有感而發的說:「創作時,每個作品都像是要啟程去遠方,而那個遠方就是另一個人的心上,我的漫畫能感動到人,我也很感動。」的確,在漫畫IP改編形式越來越成熟多元的現在,能勾起最多群眾共感的內容一定是最誠實的創作,漫畫文本從紙本來到螢幕,從2D變成3D,在形式背後最重要的還是內容,無論如何,只要作品能夠感動人心,便能隨著不同載體抵達更遠的地方,被更多人看見。
Via 點讀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