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個人步步實現理想,常常會用「編織出夢想」來描述,對王文志來說,這句話不是形容而是事實,他用竹子編織建築,成為人們休憩的一方夢土。1995年,他首次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展出他取材於自然的各式裝置藝術,「結束之後,我一直在思索台灣的雕塑是什麼?什麼是屬於我的創作技法和語彙?」他回到家鄉嘉義梅山,在海拔1,000多公尺的高山上,想起了兒時熟悉的生活模式,與自然共生共享,「如果我的作品能讓觀眾進入內部,也許就能和台灣土地產生聯結。」
▶ 瀨戶內海直島必看建築!SANAA雲朵碼頭、藤本壯介白色鏤空直島展覽館等8大藝術傑作
家鄉與鄒族部落比鄰而居,他無意間看到了許多竹編器物,深感編織與人類原始生活的關係,在勞動中寄託了情感,決定以竹為媒介編織大型建物。從最初僅是將傳統竹編放大,到慢慢加重空間感並克服竹子柔軟的特性,2000年於北美館展出的《觀音》,巢狀竹編被樹葉包裹懸掛空中,尺寸剛好可供一個成年人把頭探進去,是他走向竹編建築的第一步。隨後,王文志彷彿帶著竹子到各地旅行,不論是北美館的《庇護所》、嘉義的公共裝置藝術《森林之歌》,甚至受邀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方外》,都與周遭地景結合,入口處通常會有一個蜿蜒的甬道,儀式化的行進過程,讓民眾進入作品後自然地或坐或躺,甚至和陌生人敞開心胸。
自2010年起,他更連續四屆受邀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我希望創作出由土地自然生長出來的作品,由土地與群眾的關係出發,建構出臨時、儀式或劇場式的作品。」第一個作品《小豆島之家》,王文志聽聞當地「中山村」與「肥土村」雖然鄰近,居民卻不相往來,他決定使用兩村共同砍伐的竹子作為材料,並邀請民眾合力創作,拉近兩村的距離。2013年,他發現遊客多半僅在白天造訪小豆島,於是在《小豆島之光》加入LED效果,讓遊客能在此住下,欣賞作品在夜間的姿色;2016年的《橄欖織夢》則結合在地橄欖產業,橢圓形的高低差與四周梯田蔚為一體。
一直都選在小豆島創作的他,今年已是第十年,他以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限」的哲學,搭造玄關、冥想空間、戶外開放空間等三個場所,依照順序放有1、2、3顆石頭,象徵自己第四度的參展;作品取名《小豆島之戀》,表露自己對當地的深厚情意與感謝。比起竹編技法,更重視情感與空間凝聚力表現的王文志,讓竹編從生活進入藝術,又從藝術回到生活,為人們編織出無盡的夢想國度。
王文志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從小生長於嘉義梅山,對竹林十分熟悉,創作以竹編建築風格見長,傳達禪意和空間兩大概念。作品曾在日本水土藝術祭、威尼斯雙年展、澳洲Woodford音樂節等國際大展展出,並四度受邀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文字:張以潔
圖片提供:王文志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LaVie》2019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