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顧廣毅新作《延遲青春》於空總C-Lab展出從未來情境探索醫療科技、衛生政策與青少年性自主議題

《延遲青春》(2019),藝術家顧廣毅提供

以獨特思辨思維,挑戰人類想像,旅居荷蘭的台灣藝術家顧廣毅,將於10月5日至12月8日,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參與「城市震盪」展覽,首度發表全新作品《延遲青春》(Delayed Youth),並將於10月12日在空總共享吧,舉行作品座談,以及世界建構工作坊。

具備牙醫師資格的顧廣毅,繼2018年引起歐洲廣泛討論的《虎鞭計畫》(Tiger Penis Project)後,新作《延遲青春》同樣設定在未來情境,亦是空總C-Lab「2019 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的其中一個作品。在展覽現場,將透過一系列醫療裝置、醫療影片,以及相關的情境服裝和物件,來探討兒童的性成熟與性自主。為了讓情境的發展基於醫學知識,顧廣毅和台北榮民總醫院遺傳代謝專科與小兒內分泌科的朱子宏醫師合作,透過一系列的訪談,來理解當代醫學對於性早熟兒童治療的方式,以及相關的倫理議題。

在《延遲青春》裡,可以看見保守團體透過公投和積極參政,讓政府改變對於2050年的台灣性別政策的制定,運用原先治療性早熟的藥物,來控制青少年的性成熟。透過阻斷下視丘對腦下垂體的作用,導致無法分泌促性腺激素,讓青少年的性器無法成熟,延緩其青春期的發展。

在顧廣毅的研究下,他發現許多保守團體,聲稱青少年的大腦運作不成熟,不該擁有性自主權,因為青少年無法承擔懷孕與性傳染疾病的風險,與近年來性別團體所鼓吹的多元價值大相逕庭。他舉例,從人權的觀點出發,有些團體從人權的角度出發,認為青少年應該要學習認識自己的身體,透過性教育尊重不同性別氣質的人,同時健康且愉悅地保護自己的身體。

他認為,在這樣對立的立場中,論點的糾結點在於人類對「性」的掌控程度,保守團體認為「性」僅是為了繁衍後代以及家庭價值而存在的,其餘性行為都應該被約束,而人權團體則認為每個個體,都應追求「性」的自主權,而不是讓「性」服膺於整個父權社會系統的規範。

因此,在情境設定下,透過醫療科技的應用,政府可以透過此藥物,讓全國所有的青少年延緩其青春期的發生。所有的小孩將會被政府統一控制於18歲開始青春期,有效地讓身體的性成熟時間與法律上合法性交的年齡同步。意味著在高中以前的所有青少年,都不具有任何第二性徵,也不會因為荷爾蒙,產生求學期間不需要的性慾,藉此降低所有因為「性」所產生的問題。所以在影片中,可以看見學生制服的設計,都將去除性別特徵,來展示去「性」的情境。

顧廣毅有感於,先前許多家長和宗教團體,對於中小學性教育和納入多元情慾的爭論,希望青少年可以保存「純潔」的社會現象,作為計畫的開端,因為他好奇身體比年齡更早性成熟,這種時間上的不吻合。因此他透過生物藝術和推測設計的應用,想像出一個情境,透過藥物,把青春期延期,以便於在18歲以前保持純潔的計畫,作為探索醫療科技、衛生政策與青少年性自主等之間的交互關係。

為了讓計畫走入現實生活的討論,顧廣毅在也將於10月12日在空總共享吧,舉行作品座談和世界建構工作坊。在座談現場,藝術家將建構一個虛構世界,透過被建構的世界作為平台,讓社會大眾對於青少年的主體以及「性」的議題,進行深度思辨。屆時,朱子宏醫師也將帶來主題演講,藝術家會帶領參與者,分別扮演未來情境中對於「性與醫學科技」的議題的正反方,並進行設計與辯論。

除此之外,顧廣毅日前以《虎鞭計畫》參與2019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隨後也將在2019台北數位藝術節「再轉存」,展出《千年人參計劃》,展期將從2019年10月25日至11月10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展覽資訊:

參展作品:《延遲青春》

展覽:城市震盪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時間:2019年10月5日至2019年12月8日

網址:https://clab.org.tw/event/cityflipflop/ 

相關活動:

活動:顧廣毅「延遲青春」座談+世界建構工作坊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共享吧 102

時間:10月12日(週六)下午2點至5點

費用:免費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SRKCMAHj1124kwL56

臉書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353713114784304/

via/顧廣毅

一週三天的美味探索,CRÈM正在顛覆你對鮮奶油甜點的想像

因為甜點太過出色,被美食老饕們讚譽-CRÈM是一家被火鍋耽誤的甜點店,一開店就能在一小時內完售的佳績,足以證明CRÈM的甜點就是如此美味地讓人想要擁有。

週週限定三天,藏在靜謐山洞裡的甜味

在松菸的靜巷內,閃耀著一抹溫暖珊瑚色的橘光,整個空間猶如一座靜謐的山洞,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朝它邁進,一窺究竟這是一間什麼樣的店?

站在門口,馬上一陣香甜撲鼻而來,這是初衷小鹿火鍋餐廳旗下的新甜點品牌CRÈM,每週三天限定限量,超越等待值以上的美味。

甜點品牌CRÈM

堅持用心傳遞的美味 用鮮 • 奶油展現甜點藝術

原本只能在火鍋店裡品嚐到的精緻甜點,因深受好評而成為了推出新品牌的契機,加上CRÈM對於鮮奶油的專業知識與對味覺的偏執,以及不一昧的追求頂級奶油的使用,而是用職人般認真地探究精神,將鮮奶油與不同的食材搭配後,研發出多款搶手的鮮奶油甜點,更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圓形設計.採用四方體的型式,在製程上更加費工,一次又一次的調整下,創造出每一款鮮奶油甜點味覺上的平衡與極致風味,完美展現入口後豐富的層次感,享受唇齒之間絲滑的甜味外,同時也能欣賞如藝術品般的精美視覺。

CRÈM
小四方系列-純粹系列:看似平凡簡約的外觀,內藏著不平凡的頂級原物料與奶油搭配而成,創造出純粹黑、白、 抹茶、草莓。

不只味蕾享受,由內而外到包裝,藏在細節裡的巧思

用溫暖的珊瑚橘與低調沉穩的黑色,勾勒出四方體的高質感包裝線條。CRÈM不只認真地對待甜點,也真心地對待每一個愛上這份美味的每一個人,方盒內附贈的不鏽鋼刀叉,還有專為點綴儀式感的火柴盒,每一處都可以看到CRÈM的精心設計展現對美的堅持。

CRÈM

CRÈM更結合AR技術,打造一款「實境故事卡」,讓祝福與回憶在卡片中生動呈現,讓祝福更立體更有溫度,富有創意的方式,讓每個瞬間都值得被珍藏。

CRÈM甜點訂購方式

門市限定系列(小四方系列 聖多 M I N I

日 供應,營業時間 1 2 0 0 - 1 9 0 0

慶祝蛋糕( 4 6 8 吋蛋糕 )

週一至週日( 5天以上預訂 )

門市限定系列 | 線上預訂

每週 (二 )

13:00 instagram 精選公告本週菜單(如無菜單料理的概念, 每週菜單都不同 )

22:00 開放線上預留, 部分保留給門市購買

圖片提供 | CRÈM 文字整理 | SHAN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探索繪畫在當代社會的多元可能

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徵件起跑,鼓勵藝術家探索繪畫在當代社會的多元可能,202561日至731日開放線上報名。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總獎金兩百萬元,為全臺唯一聚焦「當代繪畫」的獎項,作品須使用繪畫媒材並可懸掛或固定於牆面。不限主題、媒材及尺寸,極具開放性,連續兩屆皆吸引近八百位藝術家角逐。兩百萬高額獎金含首獎(一名)獎金八十萬元、優選(三名)獎金各四十萬元,四件獲獎作品將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典藏,與其他入選作品於20263月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展出。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持續投注資源推廣當代藝術,有感於政府、民間所建置的藝術獎項,「繪畫」逐漸邊緣化,因而設立「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希望提供藝術家發聲與被看見的平台。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特別感謝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於獎項創立過程中擔任重要推手,協助聚焦「當代繪畫」的定位與內涵。林平擔任兩屆評審團主席,帶領獎項不斷進步,她認為,「當代繪畫獎加上『當代』這兩個字非常關鍵,它會刺激我們去思考什麼是繪畫,繪畫不再只是滿足於眼睛所看見的,或者在視網膜裡面感受到某種快感或顏料對接,它不再只是美學或審美的議題,而是歷史的詰問,是屬於這個時代的重新提問。」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已有九件作品進駐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第二屆優選藝術家洪瑄以《突圍》獲獎,作品展示於辦公空間。她認為現在的創作者思考繪畫方式更有挑戰性,「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抓住時代做創作。」洪瑄獲獎後受邀至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築夢基地授課,積極推廣當代藝術教育,鼓勵孩子以繪畫發揮創意。

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自202561日至731日止開始線上報名,凡20歲至45歲的創作者,具中華民國國籍或持在臺永久居留證者,皆可以2024()以後之作品投件,更多資訊及徵件簡章詳見「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官網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官網:https://bit.ly/3Fh01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