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蛹、漂浮茶室!桃園龍潭「樟之細路」作品亮點 感受浪漫台三線細路地景藝術之美

林舜龍、潘羽祐《家的記憶風景》

「台三線是哪三條線?」這段因誤會而產生,有點冏的問題讓台三線公路聲名大噪。如今透過藝術轉換,將沿途會經過的路線策劃為水路、公路、細路三條線,凝聚成一條浪漫大道,充滿慢活感的「2019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應運而生。首屆藝術季以「有的是時間」來串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種種面貌,橫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等五縣市,綿延150公里的展區藉由不同策展人,在58天內透過56位藝術家、50件作品以及100場文化探索體驗,讓大家重新看見客家地方,寫下新的故事。

 

為樟之細路寫下藝術扉頁

做為「細路」起點,位於桃園龍潭三坑的「樟之細路.時光撥格-青起細路之扉」主題展區,讓你我得以在蜿蜒山林中,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眼前這片客家小鎮自然和風土文化。縱向串聯舊有古道、農路、郊山步道而成的樟之細路,另一寫法為Raknus Selu Trail,「Raknus」是泰雅族、賽夏族語中樟樹之意,「Selu」則為客語「細路」發音,正意味著小徑。回溯昔日19世紀大航海時代,各群族為了地域與經濟利益產生過不少衝突,而容納了原住民與客家等多元文化的名稱,則承載了今日合作共生的美好之意。

 

 

如今做為知名觀光景點的龍潭三坑,過去這裡曾因大片天然樟樹林,讓先民得以伐採煉腦,成就台灣樟腦王國華麗美名,更促成帶領台灣通往與世界連結的路徑,然而隨著產業興衰,高聳樟樹林被低矮茶、果園取代,而本次細路主題展,正是要串聯過去與現在時光,用藝術淬煉出一幅嶄新迷人風景。現在則跟著La Vie,一同走進龍潭大平、三坑老街,探訪此次亮相樟之細路的精彩藝術大作!

 

 

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率領 樟之細路地景創作三部曲

好山好水,「也好慢」,身為本次「樟之細路」重要靈魂人物的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笑著說。在擔任藝術統籌的他號召下,集結台日多組藝術家,以里山精神再造樟之細路,在龍潭周邊街區現地創造八組地景藝術裝置,其中更有多件邀請在地居民共同創作,讓藝術季本身與當地情誼更為緊密。對多次參與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林舜龍來說,如何整合藝術家創作力量來成就一場別具獨特性的藝術展,並能夠在結束後還能積累永續發展的能量,是藝術節能否打響名號的關鍵,「很多人看見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成功都會想仿效,但哪有那麼簡單」林舜龍說道,他認為台灣藝術軟實力水準絕對可比擬歐美等國,可就是缺少了一個媒介,而浪漫台三縣藝術季正好給予了藝術家發揮平台。

 

首度參與台灣大型地方藝術節,就將寶貴初登場經驗獻給浪漫台三線,林舜龍自然寄予厚望,也許事前籌備時間緊迫,然而出自對家鄉的愛,他甘之如飴。此次他一口氣在龍潭帶來三組全新創作,更有多件為永久性設置,而向來講究「互動性」作品特性本次同樣沒缺漏。圍繞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的《稻之蛹》與《年輪下,細說樟之細路》、《水琴窟》,加上位於大平聚落的《家的記憶風景》,林舜龍攜手三位台日藝術家,共譜樟之細路系列創作三部曲。

 

《稻之蛹》 

藝術家:林舜龍、王昱翔

地點: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有如蟲蛹般的《稻之蛹》懸掛於湖畔樹梢上,在秋意漸濃時刻甚是風雅。林舜龍攜手在地藝術家王昱翔共同創作,整體外觀以稻為素材包覆,形塑出自然生態之蛹物態,兩者合而為一,亦象徵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里山精神;內部則以環形鋼條及麻繩固定增加強韌度,看似柔軟的外在卻富含堅硬之心,也呼應著曾在此片土地上努力打拼的客庄聚落人民。如此有機的作品也特地開孔洞,讓參觀者得以進入創作之中,一邊感受稻香美景外,也享受片刻的永恆與靜謐。

 

 

《年輪下,細說樟之細路》、《水琴窟》

藝術家:林舜龍、景山健

地點: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循著自然生態公園湖邊漫步,一株宛若歷經滄桑的大樹裝置,如歷史巨人巍然矗立在湖畔旁。作品以多根木材與鋼板重組,像極了童話故事中才會出現的創作,人們可以走進樹幹身軀之中,藉由擺放於中央處的溪石伯公,掃描QR Code而知曉樟之細路過往今來之始末;隨後抬頭仰望則將看見圓環狀鋼板鏤刻之年輪,當陽光從縫隙中灑落,便能瞥見上頭刻著這片土地歷來所承載的大事紀,而與之相伴的蜻蜓翅膀裝置在微風吹拂下輕盈晃動。土地、天空與時間三者合而為一,浪漫詩意,同時也與周邊自然、山嶺、湖水與溪流呼應的樟之細路微型博物館正式誕生。

 

踏著鋪設好的葉拓圓盤石板往湖邊走去,以卵石推砌而成的《水琴窟》,頂部圓形水盤的清澈水面,有如明鏡般映照著藍天,而水滴落陶甕的回音,則像是幽谷傳來的天籟之音,當傾身貼著卵石旁,能切實感受聽見大自然最風雅的吟唱。

 

《家的記憶風景》

藝術家:林舜龍、潘羽祐

地點:大平聚落

 

設置於大平聚落活動中心公園的《家的記憶風景》,重新建構了聚落的形式,企圖呈現一種今昔內外交錯之體驗空間。作品以馬祖新村老屋拆卸下的大小老舊門窗及花蛤鐵窗等拼置而成,在家屋鋼骨框架上,則有藝術家潘羽祐與當地居民共同合作完成的老物件拓印水泥板,運用疊印方式交織出生命河流的軌跡。而四方錯開排列的門窗,可看見腳下的土地,也能窺探緩慢飄過的藍天白雲,隨時間悄悄流逝的景緻,亦若此地來來去去的人事物。

 

 

在家屋四周,則排列著一件件曾經與家族共度美好時光的老物件,彈簧外露的床、缺角的椅子、褪色餐桌等;從外往內窺視,像是家的記憶體分散與凝聚,而步入其中向外望時,則像隔著記憶的皮層,回想起此地曾經在與不再見到的景緻。

 

 

《浮草庵-從湖上觀望》

藝術家:水內貴英、陳幸雄

地點:三坑自然生態公園湖邊

 

日本藝術家水內貴英所打造的漂浮茶室《浮草庵》,五角形的露天茶室巧妙與東方哲學裡所述說的五行觀連結,水內貴英希望茶室不單單只作為休憩使用,更是能開啟人們彼此交流接觸的場域。竹材與茅草所構成的茶室裝置,藝術家將台灣泡茶習俗融入其中,而其中所使用的茶碗皆是當地居民所創作,他盼望藉由手作溫度讓前來品茗的人,能夠一邊在湖面上愜意喝茶談天,也一邊想像著素未謀面的茶碗製作者,以及眼前地域歷史過往與未來的模樣。

 

《打造彩虹-龍潭細路》

藝術家:水內貴英、陳幸雄

地點:大平紅橋

 

擁有近百年歷史、長約十餘公尺的大平紅橋,全以紅磚構築而成的五座橋拱,即便早以不具備聯絡道路功用,然而其經時代淬鍊所留下的古樸面容,其老舊斑駁韻味反倒讓人回味無窮。為了不破壞原先紅橋古蹟麗景,水內貴英則運用人造彩虹為拱橋添上限時的美麗印記,對他而言,彩虹帶有多樣性、共存之含義,此形象與自古以來刻苦耐勞生活於此,和其他民族、嚴峻大自然環境共存下,努力打造屬於自己完美烏托邦的客庄民族歷史不謀而和。因此彩虹不僅像是苦盡甘來的賀禮,更是慶祝客家歷史與自然環境共生的藝術創作。

 

《與自然共生共有》

藝術家:景山健

地點:三坑老街旁稻田

 

沿著三坑老街向稻田走去,一處有著橢圓蛋型的米白色裝置就這麼出現在休耕田之中,像是積木般堆起的裝置,近距離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由無數個由免洗筷組成的三角形所堆疊而成。日本藝術家景山健想藉著《與自然共生共有》裝置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維持緊密和諧之關係。他表示免洗木筷是利用殘餘木材所製成,並不會如假消息所稱需要大量砍樹伐林,至於將免洗筷編織而成的立體三角形,則汲取自組成宇宙最小單位之意象,他將東方筷子文化融入創作之中,企圖以自身所處的土地歷史、人文風情為主軸,深入探討該片土地的故事。

 

 

《人力車計畫》

藝術家:增田拓史

地點:三坑老街

活動時間:10/26-12/15每周六、日 上午10:00-11:00、下午15:00-17:00

 

日本藝術家增田拓史重新改造日本傳統人力車,建立平等的車伕與乘客關係,在座位設置腳踏車板,當車伕拉起車身起步後,乘客也將一併為人力車施力,而在你拉我踩的趣味中,也跟著人力車移動認識當地藝文史蹟,以及田野景緻,感受自然與人文的洗滌。

 

 

「樟之細路.時光撥格-青起細路之扉」自10越23日正式開跑,50多天藝術季日常中,除了圍繞在地客庄文化的大型地景藝術創作外,也包括小巧精緻的客庄小旅行及草地音樂會,更有闔家同樂的劇場表演與動手實做的藝術工作坊;一場跨時間與空間的藝術體驗,走過三坑與大平,是回顧過往片刻,也是記錄當下感受,更是激起未來想像。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樟之細路.時光撥格-青起細路之扉

時間:2019.10.23- 12.15

地點:桃園龍潭三坑、大平地區

更多體驗活動詳情可見官網 https://www.romantic3.tw/exhibitions/Longtan

 

照片│Ian Liu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