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無疑是當代藝術中最難定義的創作型態之一。涵蓋作曲、錄音、合成器演出、裝置、聲音雕塑等諸多領域,聲音作為創作媒介的一種形式,它能夠發揮的空間超乎你我想像。
為拓展臺灣在聲響創作領域上的視野,文化部在2018年底正式與隸屬法國龐畢度中心的聲響與音樂統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IRCAM)簽訂合作協議,並選定台北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以下簡稱C-LAB)打造全新聲響實驗室,盼望台法雙方合作,能汲取IRCAM在聲響與音樂領域之規畫與營運經驗外,也促進在科技、學術研究及當代創作之間的跨域發展。
全臺首座沉浸式聲音劇場空間
11月底將正式揭開面紗的臺灣聲響實驗室,屆時落成將會是臺灣首座沉浸式聲音劇場空間,並致力於聲響科技的發展與藝術文化之結合。空間位處C-LAB園區聯合餐廳建物內,為保留建物原始外貌採屋中屋方式設計,並備有49.4聲道、53顆喇叭陣列,環繞包覆式感受讓可容納75人之空間,透過專業錄音室隔音工程,讓每個聲音表情都極為細膩且深刻。
串聯臺灣聲音創作者
對於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的誕生,今年6月隨C-LAB一同遠赴法國參加「2019 CREATORS國際交流計畫─龐畢度IRCAM」的聲響創作者吳秉聖與廖海廷樂見其成。兩人皆認為臺灣在聲響創作領域的軟實力並不亞於歐美,儘管起步較晚,但所展現的創作廣度與想表述的理念其實相當多元豐富,「聲響實驗室的成立,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是它能達到橫向連結的作用」,吳秉聖進一步解釋若能將現有臺灣著力於聲響美學的單位加以總和,勢必能夠將規模拉開,突破現下聲音技術環境和藝術實踐的限制。
此次參訪,兩人也發現國外聲響工作者在創作基礎功夫極為扎實,像是聲音工程師不僅了解聲音動態該如何表現,更懂得藏在樂譜間裡音韻的表情符號,進而加深表演渲染力。對此,C-LAB表示這正是聲響實驗室發展的重點目標,預計在未來三至五年,能夠從創作、研究,再到工程技術端三方面,培養一批多元專業人才,並搭配與IRCAM的遠距教學,不只培育創作者,還有能夠協助音樂藝術家、編曲家,甚至能共同研發創作的聲音工程師,讓整體專業度昇華,激發出更多不同凡響的火花。
不凡聽覺盛宴 聲響藝術節登場
為了對外宣告聲響實驗室落成啟用,C-LAB訂於11月22日至11月30日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內容涵蓋本土原創製作與海外邀請節目,以及多個聲音工作坊活動。開幕表演《OPUS》將於空總戶外演出,由法國著名視覺藝術團隊1024 architecture與義大利莫里切弦樂四重奏(Quartetto Maurice)攜手,震撼音樂搭配炫麗視覺投影,聲光效果俱佳。適逢《梁祝》小提琴協奏曲60年,此次在節目編排上除力邀30年前曾參與演出臺灣首演的小提琴家蘇顯達演出外,更藉由新科技導入,讓3D偶戲動畫遇上傳統器樂演奏。
至於聲響實驗室全新聲音科技作品,則有C-LAB與國影中心共製節目《重訪台北之晨》由林強、作曲家陳家輝與聲響實驗室聲音工程團隊合作,為1964年無聲仿紀錄片《台北之晨》製作配樂及當代作曲。其餘像是第一個台灣原住民VR歌舞劇《Oli邊境》、《好抖》等皆將在藝術節登場!
文字:Ian Liu
圖片提供:空總台灣文化當代實驗場、Quentin Chev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