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說出這句話的牛頓,後來也成了科學史上的巨人。
就像科學定理永恆成真,這句話放在現今世界依然鏗鏘有力,前人的經驗、他人的借鏡、他方的資源等等,都是我們的巨人。然而現今數位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產業不論自身內容、商業模式或消費習慣都越趨繁複,從過往的涇渭分明,演變成界線模糊、相互關聯的網狀產業鏈。當商業模式的開發和運用已漸漸飽和,我們固然仍需要向外看、和巨人學習,但更要回眸自身,將這片土地與文化的特色轉化成創意,不侷限於狹義的文創產業,而是能夠整合並串接起各項產業,成為驅動創新的催化劑,也才有足夠的底蘊和差異與國際競爭。La Vie 2019完整名單點此
從2004年創刊以來,La Vie持續關注台灣及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並自2014年起舉辦「台灣創意力100」評選,挖掘台灣文化及創意領域中表現優秀者。邁入第四屆的創意力100,我們看到的是產業裡更豐富的想像力,更具未來與發展性的創新創意,從自身文化與土地出發,卻又超越自身,逐漸形塑出可以走入國際且長久經營的產業。
用國際的格局定位地方
承接著近幾年創意人回頭尋找文化根源,從地方輻射出在地風貌的趨勢,這兩年開始有了加乘的發酵,不僅只看見傳統和地方的可塑性,甚至被國際矚目。今年入選日本Good Design Award的《本地》雜誌、新富町文化市場和臺東設計中心,正好都是深具台灣在地色彩的代表,前者是2019臺灣文博會《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中發起的「編輯地方」計畫;後兩者均是改造老建物並活化場域,以國際格局定義地方的品牌,也讓過去相對模糊的地方概念,在設計的導入後逐漸清晰。
這波不斷擴張的「地方」行動,也開始有了實質影響。2013年成立的「為台灣而教」,近百位畢業校友達9成持續為教育努力,在各地方遍地開花;集資平台「嘖嘖」去年底新增「地方創生」項目,幫助苑裡藺編等產業復興;《大溪大禧》、《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落山風藝術季》等和在地緊密連結的策展更一一竄出,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引起年輕世代注意,重新締造在地文化的價值。
策展亦是近年大熱門的詞彙,從個人、地方到公部門,大大小小的展會不斷湧現。根據文化部數據調查,2017年台灣文創產業共有63,250家,較2016年成長1.48%,當中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以9.39%的漲幅位居第一,文化資產應用與展演設施產業則以9.31%的成長率居次,可見動態展演逐漸被大眾擁抱。過往對策展的印象都在一時、一地、同一類別的展會,但近兩年舉凡2019臺灣文博會《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在場域上橫跨五地、在內容上從靜態的工藝到動態的表演藝術無所不包,都讓大眾看到「設計」如何成為串接各項領域的要角。策展概念的大熱,不僅在於狹義的展會效益,更在於其具備集結各界人事物的能力,遙相呼應了跨界合作、整合之必要。青鳥書店、未來市以策展概念陳設店鋪,台電文創、顏社甚至電商平台Pinkoi,都曾舉辦展會和大眾溝通品牌形象,方序中、徐景亭、吳孝儒、曾熙凱等設計師,近年也跨足策展,繳出亮眼成績。
將創意轉化成商業模式
然而,在一片繁榮的策展市場中,全台規模最大的音樂展會「覺醒音樂祭」,卻在今年十周年之際宣布破產,令人重新檢視文創產業背後的商業模式是否健全。說到底,再深的文化、再強的創意,如果無法轉換成商業,終究只能停留在實驗性的階段。文化部《201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指出,2017年台灣文創產業的外銷收入占10.31%,內銷收入卻高達89.69%;換言之,除了面臨商業性的考驗,如何更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也是關鍵。
難得可貴的是,這次名單中已經可見逐漸成熟的商業模式,並逐步在國際上開拓能見度。主打體驗設計的「驚喜製造」,首部作品「無光晚餐」以美食作為消費者買單的誘因,到2018年的「微醺大飯店」逐漸讓故事成為體驗的主軸,更與飯店、酒商、劇團等合作,前衛的創意,卻能在商業中找到平衡。橫掃金鐘獎六大獎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台灣首部以大數據為基底開發的劇本,用科學的方式確保題材與角色的吸引程度,加上編劇呂蒔媛扎實的田調功夫,為公視創下叫好又叫座的市場反應,更攜手CATCHPLAY、HBO Asia等平台,銷售至日本、東南亞甚至美國,不僅刷新台劇新高度,更為台灣影視產業找到了新方向。
產業需要創意,創意更需要自我突破,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見家鄉的價值和美好,超越過往的商業模式,讓文化與創意,成為能夠帶來影響與改變的巨人。
2019台灣創意力100完整名單請見 https://reurl.cc/31603M
線上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XXZ5Qa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9年11月號】
文 張以潔 圖片提供 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