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呂蒔媛劇本中的一個角色。
10月甫落幕的第54屆電視金鐘獎, 呂蒔媛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三度奪下最佳編劇獎,「獻給現實生活中的宋喬安、劉昭國,李大芝、李媽媽的家人,還有應思聰、應思悅⋯⋯」說好不哭的致詞,在講到角色名字時卻哽咽,「因為有你們才有《與惡》這部戲。」
自稱「社教派編劇」的她,一貫取材自社會的主題,從現實中活生生長出的角色,早已是台劇迷再熟悉不過的「品牌」。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開台劇之先河引入大數據調查,為補足人性與感性的面向,呂蒔媛又著手田調,前前後後花了近2年完成劇本。有別於一般劇情的線性事, 故事選在無差別殺人事發後的兩年,分支述加害者、受害者、律師、醫生、思覺失調症患者等故事,獨特切點搭上大眾有感的身分,抓住了社會最大的情緒公約數,每一個角色都倒映出了你我的喜怒哀樂。
用母親的角度憐憫角色
無差別殺人的主題,走得過頭就會是煽情,但呂蒔媛卻在寫實與戲劇性之間拿捏得穩妥,除了多年的編劇經驗和扎實的田調功夫,她對角色的同理心,更時時監督著故事發展。今年3月她接受La Vie專訪時提到:「我比較在意的是,不能造成當事人的二度傷害,所以請精神科醫生、八里療養院院長作顧問。原本有一段劇情是,精神疾病患者從包包中拿出刀來,但是顧問認為,這容易落到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因此後來也把它改掉了。」
「蒔媛是所有導演都想合作的編劇。」瞿友寧認識的呂蒔媛,是個善良溫柔的人,總是用媽媽的角度刻劃每一個角色,用憐憫的眼光看待他們,「她筆下的任何人都有困境,但到最後他們既不是加害者也不是被害者,全部都是溫柔的人, 編劇透過故事撫慰了他們,也溫暖了我們。」
我們都需要學習對話
一部好的劇本,很多時候問號比解答更重要,因為價值體系從來就不是二元論,必須不停追問,用善良與溫柔丈量世界。「每個人看到這部戲,他會在裡面找到自己可以詮釋的角度,很難說一個戲劇能夠改變人,其實是多一些對話的空間, 對話其實都需要學習。」呂蒔媛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幕後花絮影片曾這麼說。
看呂蒔媛的戲,我們總是又哭又笑,寫實到了極致就是荒謬,痛到了臨界也能夠痛快地釋放;她給了我們層層烏雲,直球對決現實的不堪與不幸,卻又提醒我們希望就在雲後面。我們都是她劇中的角色, 我們也都被她的溫暖所療癒。
2019台灣創意力100完整名單請見 https://reurl.cc/31603M
線上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XXZ5Qa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9年11月號】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呂蒔媛、公共電視、親愛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