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蘭南澳做朝陽社區苦茶樹復興計畫的趙文豪,和屏東恆春半島做生態旅遊的林志遠,早在「地方創生」一詞快速從日本蔓延至台灣前,他們就已開始計畫在地方深耕。兩個外地人,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如何和地方居民建立關係?又想如何翻轉地方的問題,活絡區域經濟?就讓一南一北的兩位負責人,聊聊他們的創生經驗。
Q:身為外來者,如何和地方建立信任關係?
趙文豪:企業進駐是比較有優勢的,企業本身也是一股經濟能量,對社區是有益的,一開始對我們一定是客氣的,里長還會幫忙號召當地農民一起來種苦茶樹,是以一種平等關係作溝通。接下來要伸開手腳做朝陽社區,就需要彼此信任,我們從2017年開始做朝陽小舖,從小地方開始建立基本信任,2018年設立辦公室,他們更覺得我們要玩真的,今年又放手做比較大的改變,這些都是時間累積堆疊的結果。
林志遠:我們不是企業,一開始真的是靠蹲點,慢慢和社區建立關係的。當時墾丁國家公園想推生態旅遊,找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老師做計畫輔導,當地人都怕你只是來做做樣子,但老師任何事都親力親為,即使才剛生產完、學校到部落來回要四小時,她還是沒有間斷和大家討論如何開發行程、導入遊客,運作一段時間後,社區夥伴才真的相信我們會說到做到。到後來,和地方變得有點難割捨,已經不只是輔導團隊和社區居民的互動關係,從第一個社頂部落,到現在擴展到11個社區,已經是我們可以負荷的極限。
Q:這幾年做地方創生,會遇到哪些困難?
趙文豪:我一直分享一個概念,做地方創生不是我們高、他們低,好像我們設計很強,他們都是醜的,一開始你的建議可能不符合他們使用,不是他們想要的,剛開始花很多時間了解哪些事是他們打從心裡驕傲、什麼是他們真正想要,再用我們的才能,把他們的想要變成需要,這差很多,他們會覺得彼此關係平等,有人幫忙實現願望,還能做得比原本更好。
Profile/
里山生態創辦人 林志遠
於屏科大森林系就讀時,加入老師陳美惠的團隊,一同投入恆春半島的社區營造工作,2012年成立里山生態,提供恆春生態旅遊活動,這幾年更積極推動屏東各種在地活動,2018年開始與縣府合作舉辦「屏日生活市集」,並籌辦「半島歌謠祭」用音樂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在地風情。
茶籽堂創辦人 趙文豪
2004年與父母親重新創業,並創立茶籽堂品牌,後來發現台灣苦茶籽多靠進口,擁有優異的種植環境卻逐漸消失,2014年在宜蘭南澳成立農業復興規劃團隊,2016年發起「苦茶油復興之路」,並於2018年啟動宜蘭南澳朝陽社區為期20年的長期復興計畫。
2019台灣創意力100完整名單請見:https://reurl.cc/31603M
線上購買連結:https://reurl.cc/XXZ5Qa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9年11月號】
採訪整理│詹筱苹
攝影│Mengling Hsieh Photography 謝孟伶
圖片提供│茶籽堂、里山生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