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座天空之家!窺探新加坡SCDA建築師事務所 頂尖高樓住宅的設計語言

造一座天空之家——SCDA建築師事務所超高層住宅案

2015年,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紐約市房地產市場的20位重量級玩家」(The 20 biggest power players in New York City real estate)的報導中,唯一一個亞洲面孔,是來自新加坡的Soo K. Chan(曾仕乾)。

 

他是知名建築師事務所SCDA的創辦人兼設計總監,當時正以坐落紐約High-Line旁的新建案「Soori High Line」受矚目,包括紐時、金融時報、BBC皆爭相報導,畢竟那裡是眾星雲集之地,Zaha Hadid、BIG都有新公寓露出,但「Soori High Line」卻以豪宅內的私人泳池緊緊攫住鎂光燈。

 

造一座天空之家——SCDA建築師事務所超高層住宅案

在隆冬暴雪的紐約打造半開放式的豪宅泳池?聽來令人莞爾,卻是真的。而且這正是該位星國設計師,得以邁進全球高樓競爭最激烈的城市的原因。Soo K. Chan要把來自亞洲的建築血液帶往西方世界的首府。

 

 

高聳卻輕盈的設計語言

Soo K. Chan一直在創造高層大樓的語彙,這和他立基新加坡多少有些關係——該國地狹人稠,與天爭地是最快的選擇。相較於「Soori High Line」的中高層,他在亞洲有更多優秀的高樓作品。1999年,他早期的高層樓代表作Lincoln Modern問世,那是內含56間住宅的30層大樓,高瘦優美,完全沒有壓迫感。畢業自耶魯建築學院的他,深受現代建築的薰陶,該作便啟發自柯比意(Le Corbusier)的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1952)。

 

馬賽公寓凝現了柯比意對城市規劃的理想,以垂直發展的方式,容納不同的居住格局,Soo K. Chan特別鍾愛其室內挑高的設計,亦即一間房內有兩層樓,從二樓得以俯瞰下方的廚房、客廳,創造空間的開放和凝聚力。Lincoln Modern借了這個形式,但巧妙地把量體轉了90度:由平面圖來看,馬賽公寓長方形的居住單位中,是由短邊朝外開窗;Lincoln Modern則讓長邊對外開窗,並捨去厚重的混凝土牆,採大面積低輻射(Low-E)玻璃帷幕,配合垂直鋪排的鋁格柵,兼顧光照和隔熱,又使視覺變得十分輕盈。

 

 

「纖細」、「修長」或許是形容其作品最好的修辭。要讓動輒上百公尺高的建築看來輕巧絕非易事,但這是他的長項。Lincoln Modern奪下2005年RIBA國際建築獎,緊接著隔一年,另一棟得獎大作又登場。Sky Terrace,受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委託,為因應人口過多的公共住宅建案,共五座高樓、多達758個居住單位。這裡進一步延伸了柯比意當初藉各種格局滿足多元需求的考量,Soo K. Chan提出「多代同堂」的概念,使各間公寓彼此交錯,每一間挑高的四房或五房單位,都搭配含獨立出入口的單人公寓,長輩因此能鄰近兒孫又擁有私人空間。遠看整齊劃一的立面,近看時發現因量體的前後錯置,萌生一種趣味感。特別是地面植栽還一路延伸到連通各棟的空中走廊,宛若懸空花園,更加親人。

 

 

身在熱帶國家,不能忘記綠意影響人們甚鉅。SCDA同樣在2006年設計的The Marq,更進一步加深24層的高樓住宅和地面景觀的關係。景觀腹地遼闊,綿延至大廳,還打造出被水池圍繞、適合獨自冥想的涼亭空間。水是熱帶地區另一項重要的元素,Soo K. Chan讓它出現在中庭,也讓它蔓延至宅內——每戶皆在陽台設有半開放式的15公尺長私人泳池。

 

 

來自世界遺產的啟蒙

SCDA的作品怎麼看,都沒有傳統東方建築元素的影子,Soo K. Chan本人也不熱衷復甦傳統樣式,但這不代表東方文化沒有對他產生影響。從小在馬來西亞檳城長大,家族所在的喬治市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他曾描述幼時住家的印象:「從長長的排屋中穿過,是一種宗教遊行般的經歷。這些建築窄而長,擁有多達四個庭院,可使雨水自然流入。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庭院中看著雨水將庭院注滿的畫面。」

 

那樣的光影、氣味、和老建築的模樣,深深刻印在腦海裡,這是為什麼他稱自己的作品是「新熱帶建築」(neo-tropical architecture),不是重複樣式,而是把熱帶地區對綠、對水、甚至更幽微的空間變化體驗的重視,內化至充斥當代線條的大廈中。他的摩天大樓依循嚴謹的結構秩序,不搞怪炫耀,細看卻又值得玩味。格柵串接的線狀韻律,水平遮陽板的上下起伏,量體交錯築出的幾何形狀,在在成就一種雅趣,拔高而不俗。

 

 

「空間上,(我)從古典主義角度出發,更具人文關懷。但在設計語言的層面,我會選擇現代的方式。」Soo K. Chan曾如此總結自己長年耕耘的成就。

 

於是私人泳池跟著他到了紐約,在High Line旁和繁華市景相互輝映。他也一如往昔,把熱帶的庭院概念搬進住宅,室內外僅被落地玻璃窗隔開,視線穿透宛若沒有分界。儘管外頭車馬喧囂,儘管紐約人永遠埋首疾行,進到Soo K. Chan的空間,一切就慢下來了。像他其餘任何一個地方的作品一樣,洗鍊的設計下藏著來自南國的悠哉,水光環繞,漫步其中,身心不自覺地都舒暢起來。

 

Text╱Rosace Yeh

圖片提供╱SCDA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