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2019金馬獎入圍影片視覺設計!JL DESIGN集結23位新導演創作 李安、侯孝賢獻聲旁白

揭開2019金馬獎入圍影片視覺設計!JL DESIGN以「尋找黑馬」為概念 李安、侯孝賢獻聲旁白

在台灣,擁有金馬獎是幸福的。

 

隨著屆數一年比一年增加,金馬獎度過第56個年頭,從影展、典禮到幕後細節設計,每個項目皆不馬虎。今年同樣不例外,或者用更精確的詞形容,依舊沒讓大家失望,在甫落幕的2019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擔任視覺設計總籌的JL DESIGN,認為在這個關鍵時期,金馬獎仍舊持續帶領華語電影新的時代浪潮,並擁有更多潛能來說未來的故事,無論是從技術、影像到創意,都將集結成華語電影傳遞真實情感的未知新力量。

 

尋找黑馬  

今年典禮主題以「尋找黑馬」為概念,在微光中尋找黑馬、新銳輩出的可能性。過去看台灣電影的討論,其實已經有很多內容回顧台灣電影的過去。反而是有沒有可能透過今年金馬56,更去聚焦呈現屬於華語電影的未來?

 

 

「一開始我們討論的時候,就想透過設計概念讓大家看見華語電影的未來性,更重要的是,我們把這個概念細緻的帶出來,好好去討論這些創作者、內容產業接下來往哪裡走,面對台灣現況,也想要觀眾們可以願意認同,我們要賦予新一代更多機會與可能。其實未來就在這裡,在台灣,在金馬獎。」 Johnason如是說。

 

每個階段所釋出的設計都有完整承接的清楚脈絡,從定調「尋找黑馬」開始,視覺上詮釋「戰痕」的意義,有多少挑戰、有多少拼搏奮鬥,都會留在作品裡成為戰痕的光榮記錄。主視覺海報以「在微光中尋找黑馬」為主要概念,挖掘對新銳創作者的期待,隨著CF形象廣告曝光,深化了意義,邀請《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執導、《返校》王淨出演,屬於未來的新世代,更要清楚認知現下在追尋什麼,並且鼓舞新世代勇敢前進。

 

 

揭開入圍影片幕後祕辛 

藉由尋找黑馬,看見屬於新世代的樣貌,頒獎典禮則透過入圍影片將新生代導演的樣貌具體呈現,設立具象化的標準與切入點,至少執導過一部長片,並在創作的路上有初步的方向定位呈現。JL DESIGN邀請23位新導演合作,「當時我們從各個地區挖掘,從金馬本身的能量,像是學院、創投去挖掘,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的新生代導演們,就想讓觀眾真的覺得,哇我現在看到了這些黑馬是誰!」。

 

細看這次合作導演先前作品與創作背景,新加坡導演曾威量側重東南亞與台灣的連結,VR作品《山行》聚焦在台移工生命經歷,又如電影《大餓》導演謝沛如,對現代女性受到的外貌框架提出很有趣的討論,馬來西亞導演梁秀紅首部電影作品《盲口》則以沈默的公民不願表態,對社會帶來的影響切入;以及宗教宮廟文化聚焦,廣為人知的《通靈少女》導演陳和瑜。這些從數個國家地區與金馬學院、創投等挑選,定調以至少執導過一部長片的人選,都有著截然不同背景,有的關注勞工、移工、性別等不同議題,有的作品則以藝術風格、動作電影、實驗特效等令人耳目一新,邀請新導演們拍攝入圍影片,作品非但可看見他們對土地與社會的思考、對電影本質與獎項的詮釋,從每個獎項:劇本、配樂、男女主角配角等,新導演們不斷嘗試,持續探索內容、影像風格、視覺手法的過程。每一次激盪,都是尋找黑馬,都是對華語電影未來性的嘗試找尋。

 

李安、侯孝賢、張艾嘉等重量級影壇大師獻聲

在入圍影片確定23位新導演合作計畫以後,團隊一直在想要如何以入圍影片配音在創意的包裝和內容核心之間連結完整性夠,能夠被相互承接。從最一開始「尋找黑馬」概念,23位新導演是概念的重要包裝,核心內涵則乘載著世世代代對電影共同的追求精神。新的未來性,其實從過去孕育這片土地的養份持續至今。

 

「儘管不同世代影人說故事的方式、技術還有對內容切入點都很不一樣,從新浪潮時期他們要做新電影的夢想到現在,金馬獎已經56屆了,你看每一輩華語電影人,那個精神是一樣的。挖掘在這片土地真實生活的情感、嘗試不同說故事的手法,那個對作品的追求、對創作的熱情,華語電影要一路往前,這些精神會不斷傳承下去。」;於是團隊邀請了新浪潮時期以及許多重要的台灣電影前輩,包括李安、侯孝賢、張艾嘉、王童、李壽全、李屏賓、楊貴媚等重量級影壇人物為入圍影片配音,唸出每一位入圍者、每一份入圍作品,不管有沒有得獎,這是一份心意祝福。由這些台灣電影最重要的前輩來恭喜入圍,鼓勵每位影人,對華語電影持續追尋的精神。

 

「今年入圍作品,有很商業、視覺效果很好看的,也有很藝術的,也有把社會文化歷史挖得很深,把人的內在情感細緻呈現,在內容上有的作品在講中年同志伴侶、有的是填海造陸新興國家下的建設問題、有的是二戰東南亞戰俘營中為背景的小說故事改編、也有過去威權統治白色恐怖、現代社會家庭手足變遷的情感拉扯等,你會在這裡持續一直看見屬於創作的可能性,不同地方、不同的創作者,更了解自己以後,說出的故事就有很多可能性。」。

 

未來始終都是未知,創作的路上也會面臨許多不同層面的挑戰,但我們仍舊萬分期待,把希望的火種一路傳出去,懷抱著所有的可能性,獻給電視機前看轉播的觀眾、給不同地區用心關注金馬獎的電影工作者、心中懷抱電影夢的年輕學生、給孕育許多創作養分的這片土地家園,點燃它,看見華語電影未來的可能性。

 

未來在這裡,在這片土地上,在每一位影人的創作裡。

 

製作名單

視覺製作統籌:JL DESIGN

最佳劇情長片入圍影片導演:林君陽,旁白:李安

最佳導演入圍影片,導演:李駿碩,旁白:侯孝賢

最佳男主角入圍影片,導演:曾英庭,旁白:張艾嘉

最佳女主角入圍影片,導演:黄千殷,概念:陳小娟,旁白:楊貴媚

最佳男配角入圍影片,導演:巫俊鋒,旁白:陳博正

最佳女配角入圍影片,導演:謝沛如,旁白:梅芳

最佳新導演入圍影片,導演:呂柏勳,旁白:廖慶松

最佳新演員入圍影片,導演:鄒隆娜,旁白:王小棣

最佳紀錄片入圍影片,導演:曾威量,旁白:萬仁

最佳劇情短片入圍影片,導演:梁秀紅,旁白:蔡明修

最佳動畫短片入圍影片,導演:張徐展,旁白:余為彥

最佳原著劇本入圍影片,導演:曹仕翰,旁白:吳念真

最佳改編劇本入圍影片,導演:陳和榆,旁白:小野

最佳攝影入圍影片,導演:李永超,旁白:李屏賓

最佳視覺效果入圍影片,導演:徐漢強,旁白:朱延平

最佳美術設計入圍影片,導演:楊婕,旁白:王童

最佳造型設計入圍影片,導演:練健輝,旁白:虞戡平

最佳動作設計入圍影片,導演:洪子烜,旁白:石雋

最佳剪輯入圍影片,導演:賴孟傑,旁白:陳勝昌

最佳音效入圍影片,導演:陳志發,旁白:杜篤之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入圍影片,導演:黃邦銓,旁白:李壽全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入圍影片,導演:于瑋珊,旁白:潘越雲

 

 

via JL Design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想像你參加了一場放著葛利果聖歌混音的中世紀主題派對。這款音樂取樣器「EP–1320」擁有當代少見的古典音效,讓操作者隨時隨地化身為中世紀樂師,彈奏手搖琴、蕭姆管、敲擊戰鼓,甚至還原嘈雜的農民與馬蹄聲,瞬間帶領大家穿越時光,宛如置身於黑死病時代的暗黑舞會。

復興調式獨特的中世紀音樂

創立於瑞典的Teenage Engineering秉持創新、耐用的設計理念,重新定義了音樂製作,推出了各種合成器、喇叭等產品,也吸引不少藝術家和品牌合作。其品牌目標是將創意融入日常生活,最新產品「EP–1320」則是世上首款中世紀音樂的電子取樣器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EP–1320」是世上首款中世紀音樂的電子取樣器。(圖片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中世紀音樂指的是從6世紀到15世紀在西歐流行的音樂形式,包含宗教與世俗音樂,常以人聲為主,並伴隨著當時特有的樂器。其音階體系與後來的調性音樂不同,使用的是基於古希臘音樂理論的「教會調式」,賦予了中世紀音樂獨特的音色和情感表達。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中世紀音樂使用基於古希臘音樂理論的「教會調式」。(圖片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印著歌德字體和宗教畫的當代機械

EP–1320結合了取樣、編輯、作曲和表演功能,讓使用者隨時隨地創作中世紀風格的音樂。它內建麥克風、喇叭、高解析度音序器和多種效果器,以及數百個中古世紀音效和樣本、近20種獨有風格特效,還有一個特別的「演示模式」,適合在宴會和派對等場合使用。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EP–1320」結合了取樣、編輯、作曲和表演功能。(圖片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這台取樣器特別以華麗又繁複的歌德字體標示按鍵,並在版面上穿插當時宗教風格的繪畫,從裡到外都是滿滿的中世紀調性。此外EP–1320也配備收藏外盒,附有快速入門指南和個性化裝飾的貼紙包,同時還推出各式周邊商品,如T恤、鑰匙圈,及一張收錄中世紀歌曲的黑膠唱片。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取樣器按鍵以華麗又繁複的歌德字體標示,版面上也穿插當時宗教風格的繪畫。(圖片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EP–1320」配備收藏外盒。(圖片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模擬已不復見的中世紀樂器

中世紀人們所使用的樂器,在EP–1320上都找得到。弦樂器如Hurdy Gurdy(手搖琴)、Citole、Bowed Harp和Gittern(吉特琴);管樂器如風笛、長笛、Shawm(蕭姆管);打擊樂器如Frame Drums(手鼓)、鈴鼓、鏈子聲、戰鼓、鐘鈴。

穿越時光的中世紀派對!這台「中世紀音樂取樣器」再現蕭姆管、戰鼓,奏響小夜曲和葛利果聖歌
各種中世紀時期常見的管弦樂器、打擊樂器等,「EP–1320」都有收錄。(圖片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此外,還有各種擬音效果如劍、弓箭、馬蹄聲、農場動物、女巫、農民的聲音等。這些聲音經過精心錄製和取樣,可以在EP-1320上隨意演奏出聖歌、小夜曲,或是令人聯想到黑死病的暗黑曲調,讓身處現代的我們體驗到中世紀音樂的原始魅力。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到官網試聽曲調。

資料來源|teenage engineeri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備受全球創意人矚目的英國D&AD大獎,每年集結設計、廣告、工藝與製作等領域的高水準作品,今(2024)年台灣共有9件作品入圍、3件作品取得「木鉛筆獎」、1件作品取得「石墨鉛筆獎」、1件作品取得「未來影響力鉛筆獎」;另外,本年度「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更由台科大副教授李根在出任,是首個擔任此職位的台灣人。

>>> 這些是過去一年最優秀的創意行銷!2024 D&AD最高榮譽「黑鉛筆」得獎作品一次看

李根在擔任D&AD「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曾於2004年、2021年分別以《我是李根在》和《紐約字體藝術指導俱樂部年度展》視覺設計獲得D&AD獎項的台科大設計系李根在副教授,今年獲選出任D&AD「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是歷年來首位受邀擔任該類別評審主席的台灣人,也顯示台灣設計師的表現與意見逐漸受到重視。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李根在作品「我是李根在」,2004年獲得英國D&AD設計與藝術指導獎。(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李根在於2020年在臺科大舉辦紐約字體藝術指導俱樂部年度展,該視覺設計在2021年獲得D&AD木鉛筆獎。(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李根在表示,近年來在字體設計相關的國際競賽中,有越來越多來自漢語國家的設計師擔任評審,意味著漢語世界在國際競賽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字體應用類著重在字體在設計上的應用,並不限於必須重新設計字體,重點是字體與設計主題的融合,以及應用媒體間的密切關係。」

2024 D&AD台灣得獎作品

✎ 《人生規劃局》

獲獎團隊|台北奧美

拿下「石墨鉛筆」榮譽的《人生規劃局》迷你影集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出品,集結了隋棠、鄭元暢、馬念先等演員同台飆戲,被譽為「史上最有趣的衛教影片」。影集中的神秘機構「人生規劃局」負責掌控人們的命運,裡頭的不同部門分別掌管從出生、長大到死亡的各種安排。《人生規劃局》的劇情既荒誕卻又真實,引起觀眾共鳴,也強調了主動預防HPV病毒的重要性。

✎《紙紮器官》

獲獎團隊|李奧貝納台灣

獲得「木鉛筆獎」的《紙紮器官》,與紙雕藝術師陳文泰合作,以精細紙藝工法製作,設計出包含心臟、肺臟、腎臟、肝臟、眼角膜等5種主流的捐贈器官。台灣傳統習俗上「死留全屍」的觀念,在推動器官捐贈上形成一定困難,《紙紮器官》便運用了「燒化同形物件」贈與往生者的文化,將等比例尺寸的紙紮器官燒化給器官捐贈者,除了一解器官捐贈後「保留完整大體」的疑慮,更能撫慰親友不捨的心緒。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紙紮器官》計畫與紙雕藝術師陳文泰合作。(圖片來源:D&AD)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紙紮器官》運用了「燒化同形物件」贈與往生者的文化,將等比例尺寸的紙紮器官燒化給器官捐贈者。(圖片來源:D&AD)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陳文泰以精細紙藝工法製作,設計出包含心臟、肺臟、腎臟、肝臟、眼角膜等5種主流的捐贈器官。(圖片來源:D&AD)

✎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祭》動態視覺識別

獲獎團隊|Bito

同樣獲得「木鉛筆獎」的《浪漫台三線藝術祭》動態視覺識別,是一組有別於其他藝術季的視覺形象。Bito從「帶得走的公路旅行」思考,以角色設計為中心,選擇了石虎、伯公廟、柿子、桂竹、小綠葉蟬等五個重要元素,將圖像轉化為一系列俏皮又充滿活力的3D物件,體現了獨特的客家歷史。

>>> Bito操刀「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祭」主視覺!為石虎、小綠葉蟬披上3D渾圓造型,踏上公路旅行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浪漫台三線藝術祭》動態視覺識別有別於其他藝術季的視覺形象。(圖片來源:浪漫台三線、Bito)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Bito以角色設計為中心,選用了石虎、伯公廟、柿子、桂竹、小綠葉蟬等五個重要元素。(圖片來源:浪漫台三線、Bito)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圖像被轉化為一系列俏皮又充滿活力的3D物件,體現了獨特的客家歷史。(圖片來源:浪漫台三線、Bito)

✎ 2023台灣設計展《@®©》展區視覺設計

獲獎團隊|形容事物所adj. everything

《@®©》是去年台灣設計展位於新北美術館的展區之一,以新北工業廠區為主題,剖析塑膠、金屬、衛浴、燈飾、重機、鐘錶等各產業,從設計研發到製造過程,並探索傳產轉型升級的變化。展覽以製造業中的「@」、「®」、「©」符號為題,並透過與新北地理形狀連結的圓圈意象,利用3D渲染出不同工廠的產品材質,更將加工生產線轉化為展覽體驗的一部分,促進展覽與觀眾的互動。

>>> 2023台灣設計展「O起來」亮點整理!新北鶯歌4大展館一次看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以新北工業廠區為主題,剖析各產業從設計研發到製造過程,並探索傳產轉型升級的變化。(圖片來源:D&AD)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展覽以製造業中的「@」、「®」、「©」符號為題,利用3D渲染出不同工廠的產品材質。(圖片來源:D&AD)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呼應了新北行政區的地理形狀。(圖片來源:D&AD)
台灣設計獲D&AD鉛筆獎佳績!9件入圍、5件得獎,李根在受邀擔任「字體應用類」評審主席
團隊也將加工生產線轉化為展覽體驗的一部分,促進展覽與觀眾的互動。(圖片來源:D&AD)

✎《SWC防護林集水器》

獲獎團隊|Sin-Yu Lin、Wen-Shin Zeng、Yin-Chi Liu

「未來影響力鉛筆獎」專門頒發給尚在開發中、具有潛力的創新設計,獲選團隊將可進入D&AD影響力計畫,並有機會申請25,000英鎊的D&AD影響力獎金。

本次獲獎的《SWC防護林集水器》SWC是一款旨在保護防護林生長的集水器,主要由來自撒哈拉沙漠的塞內加爾兒茶製成。它能夠阻擋風吹倒未成熟的樹幹、防止動物啃食,並在下方收集少量的露水和雨水,為樹木生長提供水分;頂層塗抹的苦茶油,也能減少病蟲害,提高防護林的存活率。此外,《SWC防護林集水器》約一到兩年就會自然分解回到土壤中,不造成環境負擔。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