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演進、人工智慧進步,許多人擔心無法適應未來發展,對教育下一代也充滿不安。然而,台創中心董事長張基義和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認為不需要過度焦慮,只要儘早培養美感、創新思考,就能擁有定義未來的能力,更有機會讓台灣絕地大翻身。
洞燭先機,從培養美感開始
當AI可以下棋、寫文章,取代各種職業時,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嚴峻考驗?對此,張基義和蘇仰志異口同聲給了答案:培養美感。
美感,何以能成為面對未來挑戰的解方?張基義解釋,美感和設計的意義並不在於賦予物品美觀,而是創新思考及設計思維。培養美感,必然得先從觀察周遭細微事物開始,鍛鍊觀察力、滋養好奇心,而未來的趨勢和變動其實就在其中,等著敏銳的人捕捉。
敏銳觀察,才能洞燭先機。這個體悟源於張基義過去二十年的高教經驗,他說自己1994年返台教書,當時一心一意想培養台灣一流的專家,但十年過去,畢業生的反饋讓他知道努力方向完全錯誤,台灣並不缺專家,缺的是擁有基本素養的大眾。
當時已有十年教學經驗的張基義,發現學生在業界遇到的困境跟他初返台時所遭遇的瓶頸相同:「我們缺乏定義市場的能力,缺乏能夠感受產品、享受生活的人,如果沒有這樣的大眾,無法形塑健康的產業,自然也不需要專家。因為大眾永遠都在追求最快、最便宜、最標準的共同答案。」、「但未來世界會少量化、分眾化,我們需要的是快速、直覺、能夠發問、講故事的能力。」
他進一步解釋,台灣過往的教育反應了我們整體產業的代工思維,長期習於解決別人的問題、生產他人的產品,因此特別在乎專業知識。然而徒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並不足以創新,遑論改變未來。
而蘇仰志認為AI的出現,正好給了人們省思自我價值的機會,沒了工作之後的我們會是誰?又剩下什麼?
「AI讓我們思考身為人的本質跟價值。人的價值本就不是在工作。人是基於感動創造事物,會為了愛去做很多傻事,AI不會,它只能理解無法體會。這就是為什麼要探索自己,當社會快速變化更要回過頭來看待自己。」蘇仰志表示,雜學對他而言是一種探索,將不同事物帶來的感受和舊有經驗交互作用,成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
美感與設計是戰略思維
蘇仰志舉例曾參加雜學校展覽的創意團隊「器物的聲音百科SOUND Lab」,藉由生活中的五金器物和3D列印技術,讓孩子探索聲音的科學、享受組裝的樂趣,激發孩子的想像:「以前的音樂課就是吹直笛,但他們結合了日常科學、音樂、maker的知識,把一門課變得很好玩。」藉此激發孩子好奇心,讓他們憑藉觀察和想像力創造專屬自己的樂器,恣意想像、放手嘗試,再也不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
美感不僅能催生敏銳觀察,更能衍生創新思考的能力。張基義說,在許多國家中,美感跟設計不只是讓物品美觀的手段,而是一種戰略,這些國家的公部門或大企業會以設計思維解決流程和管理的問題。他舉例韓國文化產業因為該國的文化振興院協助,使其近年產值超過了IC產業,正是最好的典範之一。
「這種五感的感知能力若能成為基本素養,會改變產業、公家機關、甚至是台灣的未來。」張基義表示。所以他曾為公家機關上設計課,在台東副縣長任內嚴格把關相關視覺,為的就是培養公務員的基本美感素養。
沈痾背後的生猛能量
儘管感知五感之美和設計在台灣不是顯學,但在張基義和蘇仰志眼中,台灣有著全亞洲國家絕無僅有的特質:大膽和生猛的能量。
|
|
蘇仰志說自己之所以從事教育,是因為他受夠了僵化的台灣教育體制,以及台灣人看待下一代發展的價值觀。當投入之後,卻發現事情並非那麼無藥可救。長年奔走國外參展,讓他驚覺台灣的民主自由環境已潛移默化至生活中,讓台灣的設計和教育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顯得開放且富有生命力。
張基義也回應,很多日本設計師都覺得台灣有機會藉由設計脫胎換骨,因為日本大商社獨霸,文化拘謹,比較沒有機會改變。即便日本設計非常細緻,卻沒有台灣這麼大膽:「若只單談其中一個面向,台灣的水準還是落後,不過如果要講廣度、跨界合作創新,台灣總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這是很可貴的地方。大家應該要一起努力把這種生態系統顧好,台灣如果保護這樣的能量,未來應該可以成為亞洲獨特的存在。」
文字│:Mei Chiu
攝影│張藝霖
場地提供│誠品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