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認識一座城市時,你會如何下手?發跡於德國柏林的《漫遊者》雜誌(Flaneur Magazine),一年一期,在每個城市中挑一條街用力探索,作為田野代表。在第八期中,它們選擇讓台北市康定路躍然為主角,看似冷門卻充滿新意,更讓人好奇《漫遊者》將以何種角度開箱他們眼中的台北城。
以各城市為主題的雜誌多如過江之鯽,《漫遊者》卻能成為近期國際間頗受矚目的獨立雜誌,連《Monocle》都曾專訪報導,「選定一條街,開箱一座城市」的獨特取材角度,以及依據城市氛圍的版面設計,都是它的迷人之處。作為特色獨立雜誌刊物,在甫公布、由Stack Magazine所評選的2019最佳獨立雜誌榜單中,此次《漫遊者》所企劃的台北「康定路與萬大路」特輯獲得最大獎「年度最佳雜誌」(Magazine of the Year)殊榮。
之所以將今年刊物主角目標放準台北,其機緣來自於柏林一家由台北家庭經營的餐館,雜誌創辦人Fabian Saul在和餐廳老闆對談中除了近一步得知台灣在政治上特殊處境,才發現台灣其實充滿著不同面向。然而其中又有哪些奧秘讓台北獲《漫遊者》青睞?我們特別專訪了Fabian Saul,聽聽他的想法與理念!
Q:一座城、一條街的概念,是如何出現的?
我們的計畫發起於6年前的柏林,Kantstraße是我們選定的第一條街,是多數人鮮少前往的街區,對有些人則是童年回憶所繫。當來自各領域背景的藝術家,被我們邀請去與該街區提供的物質素材工作時,地方的不同層次便顯露出來了。我們對這種以不同角度切入同一地方的跳接相當感興趣,就是為了去繪製一張多點透視的畫,來盡可能地以碎片去挑戰原本城市已有的宏大敘事。
Q:挑選街道的標準是?
沒有標準。我們是透過與這座城市的直面接觸,而不是從紙上作業來的。這過程仰賴於漫遊、與人相遇、形成協力的人際網絡,還有跨領域、跨背景的合作結果。
Q:為什麼選台北?又為什麼是康定路和萬大路呢?
沿著台北的水路走,依循潛在的水文邏輯,我們發現自己身處這座城市最古老的一區,這裡因多種原因成了城市邊陲,因為較少街區仕紳化,而廣納各種階層。經過踏查,我們認為這個邊陲地區,更可能是認識台北城的入口─無論是在經濟上、在台灣內部或國外的流動遷徙上、更在於從此發源的傳說故事中。選擇康定路或萬大路就是希望可探索得更深入。
Q:做過這期後,你會怎麼形容台北?
台北是一個高密度又高對比的城市,各時期的殖民歷史及多元民族融合經歷,形塑了台北。台北很適合步行,而這也是串起這些故事的好方法。此外,多元的民主進程和社會運動,造就了今日台灣,也讓我們可以從空間中見識到古往今來的視野在此匯集。
Q:面對本地及國際讀者,你想傳遞什麼訊息?
做這本雜誌的挑戰在於連結國際視野與在地議題。這兩者通常難以兼具,或許《漫遊者》能藉由深入在地的編輯製作,以及將故事轉譯到國際間所搭起的交流平台,讓這目標有機會實現。
Q:下個城市會是哪裡?
巴黎。我們不談大家熟悉的部分,而是邀請人們對既定印象提出反思。
文 方敘潔
圖片提供 Flaneur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