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木淳設計的TAO ART藝術空間,就像走入一座當代園林,金屬屏風搭配枯山水。這是由收藏家陳薇捷(Vicky Chen)創立,預計在2020台北當代藝博會正式揭幕,展出藝術家余政達和黃漢明的《酷兒藝境》。這次我們特別邀請甫加入台北當代的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一同分享Vicky的收藏,以及即將到來的藝博會。
可否請Vicky介紹一下貴賓室裡頭的這幾件作品?
Vicky 這些都是我跟我家人的收藏。怎麼辦都很喜歡(笑)。像法國藝術家Laurent Grasso是我最開始接觸當代的收藏作品,喜歡他有一些中西的影子。他擅長將歷史和古神話結合創造異空間,滿有趣的。加上因為家人也有在收古董,爸爸看到就很喜歡。另外一張也是法國藝術家Bernard Frize的作品,非常好融入生活裡,尺寸跟色彩,不會覺得它特別搶戲。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喜不喜歡這件作品,有沒有關注藝術家。
Robin 這次來自英國,在香港設有空間的Simon Lee畫廊,將會在藝博會呈現Bernard Frize的個展和相關活動。
Vicky和Robin怎麼認識的呢?Robin今年加入台北當代,對台灣收藏的現況,有什麼樣子的觀察呢?
Vicky 是透過一個共同朋友。第一次聽到Robin要成為總監,真的很興奮。因為他的中文很好,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他對於亞洲文化的了解,能從我們的角度來打造藝博會。
Robin 過去做媒體的時候,一年差不多來台灣兩次,拜訪美術館和藝術家。現在,更是聚焦在藝術生活的人。台灣的收藏家,很有深度,但很難融入,不太願意透露自己的收藏。不過搬來台灣後,比較有機會見到收藏家,再加上這一兩年變化比較大,像文心藝所、TAO ART,都是新一代的收藏家,不一定都是很年輕的人,但有一些新的想法,會想把收藏家的思維展現給觀眾和身邊的人,這是非常重要,台北當代能夠存在,就是這樣的變化,藝術融入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
那Vicky又是如何開啟收藏的旅程呢?
Robin 前陣子我也和Vicky談到這件事情,就是跨時代的收藏,這也是我們特別注重的事情,老一輩的收藏家和他們的二代怎麼接觸。講了很多,非常的有趣。
Vicky 我一直對美的東西很有興趣,學畫畫,大學到紐約念設計,一直以來都喜歡。當時不認為,藝術可以成為生涯發展,純粹抱著喜歡的心情。現在回想,好險也許是這樣,帶點浪漫心態看待。家人的收藏也影響我,爸爸一直灌輸,多去逛美術館和博覽會,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以前覺得這好像是年紀比較長的興趣,隨著年齡增長,越懂得欣賞,看得角度也會不太一樣。現在與家人會有更多共同的話題,爸爸也開始收藏一些我看得懂的東西,彼此互動,發現越來越有趣,慢慢走向這條路。
藝博會逐漸成為探索藝術的好場所,對Vicky和Robin來說,你們怎麼看待博覽會呢?
Vicky 藝博會的第一天通常是去打招呼,第二天就會帶著口罩、帽子,專心看完。我不是以買特定的藝術品的心態,因為每個博覽會有自己想要傳達的主題,我很享受每個城市不同文化,去看每個畫廊會為這個城市和收藏家帶來什麼樣的作品和展覽。
Robin 博覽會可以是一個很重要研究的工具。不一定要搶著去買的心態,而是可以找到研究的感覺。正好台北當代的定位很適合全家(笑),偏經典的收藏家也能有所獲。關於作品訊息的交流也是很重要,因為博覽會有近百間畫廊,每個畫廊帶10 多件作品,很難一個人看完。不過可以聽聽朋友看到什麼藝術家,或是我們都很喜歡的藝術家,出現在意想不到的畫廊,雖然有一點八卦的性質,但是都是學習、接近藝術的節奏。
今年台北當代有什麼特別的部分呢?有沒有什麼小小的建議呢?
Robin 2020台北當代不只是一個交易的平台,我們是「Art & Ideas」。除了市場外,也有藝術圈的大團結。這次的新觀點共享平台透過4個領域,如科技、生態、傳統、流行文化等演講,希望他們能在當代藝術中找到共鳴。
現在開始,忠孝東路上有一個90公尺的螢幕裝置,展示年輕韓國藝術家創作;在藝博會期間微風南山的CÉ LA VI,也會是會場外的貴賓區,播放藝術家的作品。Party會有,但作為主辦方,藝術還是核心的價值,讓大家見面可以聊藝術,定義當代藝術是可以融入生活的藝術。
Vicky 除了博覽會,多逛逛一些其他的空間,像是文心藝所,因為博覽會,特別多空間會在這個時間點,做出非常好的展覽。
Robin 來,就是來!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會找到喜歡的東西,就像Vicky說的多看,更熟悉這些東西,沒有什麼好怕,就是多問問題。
Profile/
陳薇捷 (Vicky Chen)
從小在美國加州學習藝術繪畫,Parsons帕森設計學院畢業,對於美學有獨特的見解。2015年因父親進入了藝術收藏的世界,善於混搭當代藝術和歷史古董收藏,將藝術融合生活與設計中。
岳鴻飛(Robin Peckham)
台北當代2020年聯合總監。在大中華地區的當代藝術界擁有豐富經驗以文化創新領域的先鋒為人知曉,曾任職專注當代中國的雙語國際藝術雜誌《LEAP》的主編。並策劃過許多展覽。
Info/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時間:2020/01/17~19(貴賓預展:01/16)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
文|翁浩原 攝影|楊雅淳
圖片提供|Taipei Dang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