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登場!五大亮點主題 艾未未、豪華朗基工等裝置藝術創作亮相

艾未未,《行之道 (雛形A)》

隨著2020年到來,一場國際藝術界的重要盛會也將亮相台北,第二屆2020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即將於南港展覽館1館(TaiNEX 1)正式登場,為嶄新一年揭開華麗序幕!

第二屆台北當代將繼續為觀眾帶來世界各地頂尖的藝廊,而台北及亞洲最優秀的藝廊也將成為展會焦點。參展的藝廊總共有99家,其中23家在台灣擁有永久展覽空間,將會展出許多本地新晉藝術家的作品,整個展區規劃為五個類別,分別為畫廊精萃展區、新生畫廊計劃、個人展藝展區、藝術沙龍與裝置藝術區。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表示:「隨著首屆台北當代的取得空前成功,我們樂於見到公眾藝術計劃亦得以自然地蛻變,藉此與台灣藝術圈的菁英交流、合作並分享洞見。我們今年有更強大的參展畫廊名單,豐富的貴賓專屬活動,擴大規模的公眾藝術計劃,展示台北非營利藝術空間的平台計劃,以及城市藝術計劃,合適各年齡層觀眾參與。第二屆台北當代將充分展現台北獨特、朝氣蓬勃及創意澎湃的藝術生態。」 。

82181625_599762430596401_6908212045280182272_o


5大亮點主題 特色作品搶先看

在眾多展區中,每件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本篇精選部分深具特色、錯過可惜的必看作品!

裝置藝術

前波畫廊 x 艾未未

作品向來帶有批判性與緊扣社會議題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活躍於建築、藝術、影像、網路和社會文化評論領域。在他心中,自由自在的表達與行動,就是藝術。此次來自紐約、北京的前波畫廊,將帶來艾未未於2016年所創作的裝置作品《行之道 (雛形A)》(Law of the Journey),啟發於難民乘坐橡皮艇航行的新聞事件,他將難民在危險汪洋上的脆弱處境轉譯呈現,表現政治因素造成的全球性災難。

艾未未, “行之道 (雛形A)”, 2016, 強化聚乙烯, 1640 x 580 x 35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hambers Fine Art

誠品畫廊 x 豪華朗基工

甫獲總統文化獎的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此次與誠品畫廊將攜手呈現以「太陽」為主題的三件全新裝置作品,包括《太陽之詩》、《日光域》與《日蝕》。

《太陽之詩》是運用鋁合金、不銹鋼等輕量材質,以1.3萬個零組件與馬達打造而成的動態裝置。其核心由環型機械製造上下波動的循環軌跡,形塑出心曠神怡的太陽形象。整體作品在緩緩起伏的運行之中,彷彿日照輕拂大地,將觀者想像帶往自然,讓空間幻化成風和日麗的草原。它也有如一架時光機,穿越時空帶我們奔赴創世之初,見證天際光芒乍現,淵面黑暗消散的那一刻。此作品最早為台電公司於2016年委託製作,現永久懸掛於台電大樓大廳,而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誠品畫廊展位中,此《太陽之詩》為造型不同且嶄新製作的作品。

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 “Poetry of the Sun”, 2020, Kinetic Sculpture (Stainless steel, carbon fiber rod, motor), Diameter 372.7 cm, Height 182.8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ESLITE GALLERY.

在《日光域》中,豪華朗機工蒐羅241只回收玻璃瓶,將之安裝在不鏽鋼與鋁合金的骨架上,改造成以程式控制的夜間太陽。《日光域》所使用的舊瓶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的是藥罐、醬料罐,有的是食品罐、香料罐,皆為生活中的日常容器,配以新的LED和多媒體數位控制介面之後形成長流不息的光點。同時採用科學家、觀測站等蒐集到的太陽聲音,作為光點流動的依據,以視覺的光波傳唱太陽的聲音。在白天《日光域》是靜止的雕塑,蓄勢待發,待夜幕降臨時開始自體發光,從內而外源源不絕地煥發能量,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照亮人心。人類在4000年前即有觀測太陽的記載,《日光域》激起另一種近距離接觸太陽的想像。

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 “Solar”, 2020, Electrical light installation (LED light, Recycled glass, metal), Diameter 18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ESLITE GALLERY.

第三件作品《日蝕》是從魆黑的異次元中切劃出的視域,一道光景將隨著觀看角度反射出多元的想像維度。在博覽會的公共區中,散發飛揚奇趣未來感的《漫遊—羽》,則用羽毛狀的薄金屬組裝成富有未來感的生物造型,所有動作集合成波浪曲面,讓人聯想到傳說中翱翔天空的神獸,抑或是潮間帶礁岩上的海麒麟。任物換星移、世事更迭,它隨著陣陣暖流湧動,在屬於自己的旅程中漫遊。

S__450134033

台灣之光

來自倫敦的Richard Saltoun Gallery,將展出一位在國際藝壇名聲顯赫的台灣藝術家─李元佳(1929-1994)。他是台灣抽象畫的前衛開拓者之一,創作範圍包括水墨、油彩、單色繪畫、甚至觀念藝術、攝影。他可以說是最早將「觀念」視為創作的藝術家,以行動拓展了藝術的定義。他在國際藝壇發光發熱,尤其在歐洲擁有極高知名度,不過早期資訊較為封閉,台灣人對他反而不太熟悉。透過本屆台北當代的展出,將可以更認識這位「台灣之光」的前輩藝術家。

李元佳, “無題”, 1958, Ink and watercolour on paper, 38.7 x 107.9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Richard Saltoun Gallery.

台北亞紀畫廊將於2020台北當代,展出陳昭宏未曾在亞洲曝光過的早期油畫作品。陳昭宏80、90年代在紐約紅極一時,特別是以照相寫實主義著稱的「海灘系列」、「浴室系列」、「臥室系列」等,成為最受矚目的經典。本次亞紀畫廊在台北當代將展出其風格迥異的早期作品,帶領大家重新認識這位曾被譽為「紐約三劍客」之一的名家。

陳昭宏Chen Hilo, “Self Portrait and Mirrors”, 1969, oil on cancas, 111.8 x 111.8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Each Modern.

香港世界畫廊將展出吳季璁的作品。吳季璁是出生於台北的七年級生藝術家,創作的媒體及素材十分多元,包含攝影、錄像、裝置、繪畫與舞台設計等,擅長把日常生活中平凡的題材,轉換出充滿詩意的想像空間。年紀輕輕就代表台灣在國際藝壇嶄露頭角,也是各大獎項常客。展出的這幅作品,就獲頒2019年首屆「劉國松水墨藝術大獎」。

吳季璁Wu Chi-Tsung, “Cyano-Collage 038”, 2018, Cyanotype, Xuan Paper, Acrylic Gel, 180 x 18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du Monde.

女力藝術

尊彩藝術中展出資深華人藝術家李重重的作品。執筆創作已半世紀,李重重至今仍活躍於抽象水墨的世界中。她創造了具現代人情感與時代精神的作品,大器的佈局配上拓墨、自動技法的運用,使她的作品在蒼勁中顯得流轉靈動、明亮的色彩在墨色中跳躍穿梭,散發著剛柔並濟的魅力。

李重重,玉山風華

日本藝廊Tomio Koyama Gallery帶來在台灣擁有極高知名度日本藝術家蜷川實花的作品。濃烈到極致的色彩運用,已經成為她攝影作品中的招牌標誌,而這些色彩所彰顯的意念,也和顏色ㄧ般繽紛深刻,讓她成為時尚界、甚至娛樂圈,都深受歡迎的女性攝影藝術家。

蜷川實花Mika Ninagawa, “FLOWER ADDICT”, 2009, 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97.0 x 145.6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omio Koyama Gallery.

美國抽象藝術家帕特斯蒂爾(Pat Steir),直接讓顏料傾瀉成為瀑布,帶來舉世震驚的色彩衝擊。厲為閣(Lévy Gorvy)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首次展出藝術家帕特斯蒂爾的個人展位。她的藝術哲學深受道家和佛教的啟發,創作手法上擺脫了對意象和構圖的有意識思索,超越了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鴻溝。

Pat Steir, “Yellow and White”, 2018, Oil on canvas, 121.9 x 121.9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évy Gorvy.

流行文化

英國藝術家Julian Opie,是英國當代藝術圈裡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製作過許多知名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擁有極為驚人的聲勢。他早從80年代開始就導入電腦繪畫的數位科技來創作,他的極簡都會風,以簡單線條搭配色塊描繪人物,搭配流行文化的滲透力,如今已享譽全球。

Julian Opie, “OPIE180005 People. 31”, 2018, LED wall mounted Sculpture, 160 x 16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isson Gallery.

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這位在2005年不幸因為交通事故過世的日本藝術家,儘管英年早逝,作品卻留給世人無窮的省思與迴響。在他的筆下,總把人和日常物件結合,第一眼看到時可以感受一種突兀的趣味,但細細思之,卻可以體會出現代人被物質宰制的哀傷。

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 Cargo

S__450134032

郭維國是一位風格鮮明的台灣中生代藝術家,擅長把生活中常見的物件,解構其原本意涵,再加入自己的巧思布局,勾勒出嶄新的詮釋角度。在畫裡他會用隱喻或象徵手法,來表現隱藏於潛意識中的「自我」。原本熟悉的胡迪警長,現在變成這副模樣,反映出了怎樣的潛意識呢?

郭維國Kuo Wei-Kuo,Kuody一直想要一把左輪槍

國際名家

德國藝廊Sies + Höke,在2020台北當代帶來了喬納森米斯(Jonathan Meese)的個人展區。喬納森・米斯雖然是英德的混血,但卻是在日本長大,因此他的創作中,揉雜著東西方的藝術靈魂。藝術家本人十分戲劇化的個性,在畫作中嶄露無遺,以一種反叛卻又帶著童趣的姿態,展現狂放的社會批判風格,在歐洲掀起狂潮。

Jonathan Meese, DER SCHWANGERE DRACHE AUS VULKANIA!

韓裔藝術家白南准 (Nam June Paik) 被譽為新媒體藝術之父,早在1963年,就首次把黑白電視機當成藝術素材,並結合自己身為音樂家的音律素養,開啟了影像藝術之先河。韓國的朴榮德畫廊,將在2020台北當代的個人展藝區,呈獻這位開創重要藝術流派的大師足跡。

Paik Nam June, “Nostalgia is Extended Feedback”, 1991, Mixed Media, 165 x 79 x 53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BHAK.

巴斯蒂安 (BASTIAN) 畫廊展出丹弗拉文(Dan Flavin)這位美國極簡藝術大師的個展。丹・弗拉文被稱為「玩弄光與色的魔術師」,市售的一般螢光燈管,在他手中彷彿有了魔幻的力量,他把「光」當成雕塑品,潑灑顏色徘徊在二維與三維之間,用極簡的布置,挑逗觀者的視覺體驗。

Dan Flavin, “Untitled (for S. D.)”, 1992, Ultraviolet and yellow fluorescent light, 243.8 x 60.9 x 20.3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ASTIAN.

2020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日期:2020年1月17至19日(貴賓預展為1月16日)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請瀏覽官網獲得更多詳情:www.taipeidangdai.com

via. Taipei Dangda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舞蹈家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德國舞蹈劇場巨擘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春之祭」即將展現於臺灣的舞臺!

基於培育年輕世代的共同信念,在香奈兒品牌的支持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歷經兩年的積極爭取,終於獲得碧娜‧鮑許基金會 (Pina Bausch Foundation) 首度於亞洲正式授權,除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外,北藝大舞蹈學院成為全球唯一以學院為代表與簽約演出《春之祭》,彰顯了臺灣舞蹈高等教育的專業成就,更印證了北藝大舞蹈學院的成就與高度。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經典重現台灣

《春之祭》將於2024年秋季的「關渡藝術節」經典重現,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以及臺中歌劇院。需留意的是,《春之祭》經典重建全臺巡演臺北場次於開演前一個半月皆已全數完售,觀眾仍可前往臺中與高雄場次觀賞這部傳世巨作。

此次作品的重製,將由余采芩與另外4名碧娜‧鮑許生前親授的舞者們親臨北藝大授課與排練。余采芩是北藝大舞蹈學院優秀校友,現為烏帕塔舞蹈劇場(Wuppertal Tanztheater)資深核心舞者,更擔任此次《春之祭》演出的藝術總監。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

此次重製《春之祭》標誌著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不僅是向前輩藝術家們的致敬,更是不同時代與舞者之間的深度對話。碧娜‧鮑許基金會董事會主席Salomon Bausch很自豪地說:「在與巴黎歌劇院或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等歐洲主要芭蕾舞團合作後,我們現在正在與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學生一起準備《春之祭》。將碧娜的作品帶向未來,還有什麼比與年輕一代優秀舞者合作更好的方式呢?」為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特別召開記者會,並舉辦一場由《春之祭》藝術總監暨排練指導余采芩親授三十分鐘的示範課程,邀請全臺舞蹈系系主任及各校優秀學生代表,連結全臺舞蹈界一起共襄盛舉!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與會的全臺灣高教院校舞蹈系所主管發表了對北藝大《春之祭》經典再現計畫的感想與祝福,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黃文人主任:「感謝北藝大分享資源,推動《春之祭》重建計畫,讓舞者親身體驗經典之美,觀眾也能重溫經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張思菁主任:「《春之祭》的重現是亞洲首例,也是臺灣舞蹈界培育的最高展現,讓臺灣舞者被世界看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詹佳惠教授:「感謝北藝大的氣度與機會,讓全臺舞蹈界能攜手用舞蹈登上國際舞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黃琤圈主任:「期待2024年尾聲臺灣舞蹈界帶來這部經典大作,共享這場藝術盛宴。」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蘇安莉主任:「感謝北藝大籌備兩年的計畫,讓觀眾和舞蹈愛好者有機會見證經典重現,期待盛會到來。」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吳怡瑢副教授:「《春之祭》跨越一世紀與半世紀,期待2024年演出繼往開來,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北藝大舞蹈系吳易珊主任:「在AI時代,用肉身回應生命是幸福而珍貴的,感謝所有選擇舞蹈的藝術家與學生,一起為臺灣舞蹈界努力。」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

臺灣舞蹈界在北藝大的推動下,共同參與《春之祭》的重建計畫,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團結與共享精神。各校主任一致感謝北藝大提供資源,讓臺灣舞者得以深入經典,親身體驗動作的情感與意義,並期待這次亞洲首演不僅是年輕舞者的圓夢之旅,更是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的高峰。這部跨越世紀的經典在2024年尾聲重現,不僅延續舞蹈傳承,更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共同譜寫了臺灣舞蹈界的歷史新頁。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演出資訊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已完售)
2024.12.20(五)19:30
2024.12.21 (六)19:30
2024.12.22(日) 15:0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戲劇院  
2024.12.27(五)19:30
2024.12.28(六)15:00
2024.12.29(日)15:0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2025.01.03(五)19:30
2025.01.04(六)15:00
2025.01.05(日)15:00

購票連結請點此
票價:500、750、950、1200、1400、2000(贊助票)

資料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將於2025年1月啟用的Ginza Sony Park(銀座ソニーパーク),特別開放施工期間的建築空間,並邀請與Ginza Sony Park有深厚連結的3位藝術家——SHUN SUDO、山口幸士、玉山拓郎,攜手打造「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展期至2024年12月1日。

以「向城市開放的設施」為理念的Ginza Sony Park計畫,旨在重新建造陪伴銀座街區超過50年的Sony大樓。而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在舊大樓拆除期間(2018年8月~2021年9月),將施工場地化為公園,最終即便在疫情期間,仍吸引了854萬人次參觀;隨後進入的第二階段,重新展開拆除與新建工程,並在今(2024)年8月完成最終形態的「Ginza Sony Park」、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幕。

➔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攜手藝術家傳遞銀座街區魅力

而在竣工的這段期間,Ginza Sony Park也曾舉辦過「ART IN THE PARK」在內的多項藝術活動,讓來往的行人們能感受到銀座街區的魅力。藝術家SHUN SUDO以童年時造訪Sony大樓的記憶為靈感,在Ginza Sony Park地下空間的牆面上,創作了融入繽紛的花卉與音樂元素的大型壁畫作品。此外,他也參與了施工中的「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Wall Art)」企劃,以及在Sony Park Mini空間的展覽。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活動。(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企劃或活動。(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山口幸士在Ginza Sony Park舉辦的「余白の記録」展覽,將周邊風景轉化為畫作,並將這些作品分散陳列於公園的各個角落,讓人們在遊逛時感受藝術與空間的交融。他也以多彩的「非洲菊」為主題參與「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並在Sony Park Mini舉行了相關展覽。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玉山拓郎則在2022年登場的「Sony Park展 KYOTO」,於廢棄多年的京都新聞印刷工廠舊址,展出了以「光」為主題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沉寂已久的空間轉化為如「公園」般的存在。另外,他也曾在Sony Park Mini辦過兩次展覽。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在施工中的建築空間看展

而這3位藝術家又會如何使用尚未正式開幕的Ginza Sony Park?基於此想法誕生的「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便於11月19日至12月1日限時展開。SHUN SUDO帶來其標誌性的BUTTON FLOWER系列新作;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玉山拓郎則以LED螢光燈打造出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光之裝置藝術。而這些作品將與尚未開放的Ginza Sony Park空間交織出獨特的氛圍,帶給觀者獨一無二的體驗。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ART IN THE PARK(工事中)
時間:2024年11月19日~12月1日;平日12:00 - 20:00、六日 11:00 - 19:00
地點:Ginza Sony Park(東京都中央区銀座5丁目3番1号)
備註:免費參觀,採事前預約制
更多資訊可點此參考

資料來源|So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