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見了嗎?那些遠方的呼救
瀕危動物×視力表
《Under 1.0》(瀕危1.0)由台灣設計師萬向欣所創作,為「瀕危動物」與「視力表」結合的海報設計。運用了失去視力的方式,傳達地球上的物種正悄悄隨著時間流逝,也提醒人們這些物種逐漸消失在這地球上,進而與觀者產生連結,讓視力表不只是視力表,就如同一副雙眼,幫助人們看見真實的情況。

視力表以不同的插畫繪製手法表現12個國家各個的特色,結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由無危至絕滅,並以1:1等比例繪製,全程不經過電腦放大縮小,希望人們走近看,就如同我們能靠近關心、關注並瞭解這些動物。
小到看不見就要消失了
利用常見的視力表,象徵動物數量的多寡,貼近生活的比喻方式,更容易引發共鳴與理解。相同於國際標準視力表尺寸,繪製了12張,一張一國家,包含了800多種物種;更以不同的插畫手法,使用了0.03級數、最細的畫筆進行描繪。

藉視力表越小越看不見的概念,表達動物的瀕危。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動物編入了9種保護級別,其中6種為基本級:無危(LC)、近危(NT)、易危(VU)、瀕危(EN)、極危(CR)、絕滅(EX)。視力表以此為準則,愈瀕危的動物在視力表上呈現得愈小,小到我們幾乎快要看不見,也代表那個動物正在消失、甚至絕種。
C字都是由動物所構成的字型圖像,總共為12張,每一張代表不同國家,彙集800多種物種,並以不同的插畫繪製手法,呈現各國家風格及特色元素。例如澳洲的原住民點畫、墨西哥的馬雅文明圖騰。當然最困難的地方,除了要彙集外,另一則是要想如何把每一種不同的動物繪製成C,既要維持C的型態,又要看得出是什麽動物的模樣,不能離真實樣貌差異太大。

編輯觀點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Under 1.0》這作品很有意思,讓人不知不覺間就左左右右、上上下下起來,腳步跟著就靠了過來。透過視力表的媒介,傳達對動物深深的關懷。看不見,就真的消失了。很多時候,存在的理所當然,反倒不受重視;直至意識到即將逝去,才發現為時已晚。透過生活化的象徵,激發對周遭環境物種的關注,你我一個小動作,帶來的都可能是長遠的影響。改變,就從當下。絕滅了,再靠近也找不回存在過的痕跡。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Advisor|李尉郎、王俊捷
Designer|萬向欣
https://www.facebook.com/Under1.0C/
文字、圖片皆出自《書上設計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