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12月5日精彩落幕,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吸引全球31地、近8千件作品參賽,最後典禮中頒出30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2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以及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其中台灣囊括19件,設計爆發力十足。
評審團在評選過程中,觀察到不少設計趨勢,例如永續循環仍為全球設計圈持續關注的焦點、許多設計師為老屋賦予新生命、或投入中文字型設計、致力於跨域整合策展等,反映出國際趨勢並呈現台灣與華人地區特有現象,同時也展現了金點設計獎的價值。設計不再只是講求美的形式,而是用設計思考力,解決周遭環境議題,創造更友善、美好的生活,進而成為社會向前邁進的動力。
從今年得獎作品來分析,2019金點設計獎反映出6大設計趨勢,分別為永續循環設計、賦予老屋新生命、分眾市場設計、中文字型設計、反思當代社會議題,及跨域整合策展。
一、永續循環設計
面對物質過剩、過度消費的年代,近年來永續循環設計一直受到全球設計圈高度重視,「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設計哲學,已成為許多設計師遵循的理念,就連世界知名的德國紅點設計獎也反映了這項趨勢。例如2018年的得獎作品中,有不少以再生材質作為設計素材的作品,例如德國設計師Katharina Hölz以酒渣做出家居擺飾「Tresta」; Ikea的「KUNGSBACKA櫥櫃面板」,使用回收木料加上回收PET瓶再製的塑膠包覆塗層製作等。金點設計獎也早已嗅到這股風向球,永續循環設計在這幾年持續成為獎項關注的焦點。
擔任金點設計獎決審評審的「世界設計組織」(WDO)前任理事長路易莎.博切多(Luisa Bocchietto)及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意中心設計長陳禧冠皆提到,從本屆獲獎作品中看到設計師對環保、循環材料的運用,值得肯定,期待未來有更多設計師及企業投入參與。其中「稻殼沙灘玩具組」使用稻殼及天然澱粉為材料,即便不經意被丟棄,仍可完全分解,並降低環境傷害;「台灣鳳梨纖維盤」透過鳳梨纖維加入紙漿融合,產出紙模容器可用於日常裝盛與裝飾,使用後也可以再次回收永續循環;「HMM 玻璃杯」使用回收玻璃、由在地工匠手工製作,體現循環經濟與友善環境的新可能。
為聚焦永續循環發展,今年金點設計獎新增設「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循環設計」,希望帶動更多企業投入友善環境的設計與製造,而頒獎典禮主視覺設計,更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著力點,進一步關心全球正面臨的議題。此外,全球其他的設計獎項,也同時透過設置特別獎項,倡導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如德國iF設計獎,從2017年開始設立「iF社會影響力獎」(iF SOCIAL IMPACT PRIZE),評選的依據便是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指標。以上皆充分顯示永續循環設計已是全球設計圈共同關注與致力的趨勢。
二、賦予老屋新生命
近年來,老屋新生在台灣成了一股風潮,許多設計師開始運用現代語彙賦予老宅新生命,讓歷史建築與文化,得以傳遞保留,這些老屋重新改造後,轉變成咖啡店、餐廳、書店、設計工作室等,進而活化老舊街區及社區,呈現獨樹一幟的人文景觀。擔任金點設計獎決審評審的 tonychi 創辦人季裕棠表示,「這次看到不少設計師著力於文化資產的保存,不論是有形或是無形的,這樣的作品相當吸引我的目光。」
例如「日露二六」建物起源於1940年代的日本海軍官舍,有著磚造的樸實牆面,以及木造屋樑,修復改造後,保留原有建築日式風情,並引入光與綠,賦予空間新活力,讓新生命與舊記憶產生對話;「JCA 生活實驗所」改造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日式木造老房,保存不少日治和民國時期留下的時代痕跡,重新詮釋打造成生活實驗住所,此件獲得2019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後,再度傳來捷報,獲得「2019INSIDE世界室內設計節」住宅類首獎及年度大獎的殊榮。
三、分眾市場設計
因工業化發展,透過標準化與大量生產,可在大眾市場獲取最大利益,此乃傳統產品設計的市場考量。然而,新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許多廠商及設計師開始從消費者使用經驗、購買行為等研究,為特定族群設計產品,以滿足多元需求,發現新的可能與商機。擔任金點設計獎決審評審的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林磐聳表示,「長久以來產品設計都是市場導向,市場族群愈大愈好,而今年許多設計師為特定族群設計產品,讓我覺得蠻窩心的。」
例如「舒雅寶寶坐便器」用軟墊類材料來製作,為寶寶提供360°無死角的舒適體驗,幫助他們完成自主如廁訓練;「逗豆鳥」為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情趣用品,設計雙重刺激的漸進式振動按摩器,藉此鼓勵女性主動探索,解放自我。
四、反思當代社會議題
設計師生活在社會脈絡中,若能從自身生活觀察,進一步擴大至社會議題,更能提出深刻的反思。如何將觀察到的議題,獲得大眾關注?不少設計師透過動畫強而有力的視覺吸引力以及傳播力,對於當代社會議題提出深刻的見解。數位時代雜誌創辦人詹偉雄擔任今年金點概念設計獎的複審及決審評審,他觀察到今年不少中國大陸動畫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如都市化造成的疏離,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暴力等,作品社會洞察力深且帶有情感,美學技巧也相當成熟。
例如「Deadline」描述現代生活的巨大壓力和誘惑,使大多數的人忘記了自我,希望透過影片讓人們找回初心;「兔子」試圖表現人在受到傷害後的心理變化,藉此希望揭露暴力與語言霸凌的危害,喚醒人們對自己所作所為的重視與思考。此外,2017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作品-簡訊設計的「為什麼我們會指責受害者,而非加害者呢?」,透過如詩般的另類影像,以流暢而富視覺引導力的動畫方式呈現,揭開社會責怪受害者的迷思。在在顯示反思當代社會議題之作品,相當受到評審的青睞。
五、中文字型設計
投入中文字型設計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挑戰,不但字數繁多,更需要專精的技術才能完成。拉丁字包含大小寫與符號約有100個,而中文字數至少有8000個以上,相對於西方百花齊放的英文字型,中文字型的選擇相對少了許多,即便設計中文字體是項艱鉅的任務,仍有看到不少設計師投入其中。Dimension Plus創意總監蔡宏賢擔任今年金點設計獎複審評審觀察到這項趨勢,並且在金點設計獎得獎作品中得到了印證。
其中包括「兵體」、「風體—繁體中文創意字型」、「文鼎方新書」、「無尚定製字體」、「銳字翻滾積木字庫」等作品。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兵體」以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劍為靈感,開創新的中文字體,結構穩重、筆畫細節銳利,應用在畫面標題上顯得存在感十足、「風體—繁體中文創意字型」以空氣、風、樹葉、茶葉等造形或意象發想而成,呈現溫柔又堅定的感受。此外,2017年獲得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作品「凝書體」,於今年開啟集資上線,短短53分鐘就達到150萬的金額,反映出大眾對中文字型的高度需求與熱度,正快速竄起。
六、跨域整合策展
近年來無論公部門或商業團體都積極辦展,各類藝術、文化、設計展覽蔚為風潮,一整年來大大小小的展覽就有數百個,策展快速成為顯學,策展人成為時代的新興角色,為符合時代潮流趨勢,金點設計獎與金點概念設計獎皆新增設「整合設計類」。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龔書章擔任今年金點設計獎決審評審,他提到今年有許多整合設計類作品,透過設計整合文化內容,將設計、文化、產業結合在一起,表現亮眼。
例如「2019 臺灣文博會 Culture On the Move 演變舞台」、「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2018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光動」、「大溪大禧」等。其中「2019 臺灣文博會 Culture On the Move 演變舞台」,濃縮台灣文化的演變與進化,以表演和記錄雙主軸策劃,打破表演與展覽、前台及後台的界線。「2018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光動」以玻璃與光座為主基調,讓觀者感受不同玻璃材質的魅力,進而扭轉傳統工藝產業的想像。
via 金點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