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重要書藝家,董陽孜即使已過人生古稀之年,但面對創作永遠不嫌累,進來不僅跨界創作玩上癮,更希冀將中文字線條與書法表現之美,藉由不同手法詮釋下,向新世代傳遞東方文字美學,如今創作歷程屆50載的董陽孜,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邀約下,舉辦回顧個展《董陽孜:行墨》,呈現她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創作,並依時序介紹其書藝創作的不同時期演變。
《董陽孜:行墨》本次展出作品多達94組件,展覽空間含括北美館一樓展場及二樓部分展間,為董陽孜首次大規模階段性回顧展覽。展覽亮點除了董陽孜極具代表性大尺幅書寫作品,其早年留美時期油畫創作更是首度在台展出,呈現藝術家創作發展歷程及其中各階段的風格突破。今年78歲的大師,創作力依舊旺盛,近年由她率領的《讀衣》五年跨界計劃,更讓人看見她源源不絕的創作力。不過對於此次接到北美館邀約,希望舉辦自己的回顧展,大師第一個念頭是「為何要辦回顧展,我又還沒死,我還有好多事要做!」,而後知道是階段性回顧展,希望透過其精彩作品,對台灣社會留下重要歷程記錄,她才因此點頭。
1942年出生上海、十歲來台的董陽孜,大學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求學期間曾先後向張穀年、丁念先、臺靜農、張隆延與傅申等書畫家請益。畢業後赴美國深造藝術創作,就讀麻州大學藝術系(1966-1968),主修油畫、副修陶藝。1970年畢業後於紐約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旅美期間曾獲全美創作設計展封面設計獎。同時期也於台美各地區參與書畫展覽。1977年返台定居後正式投入書藝創作。
60至70年代,董陽孜的書藝創作從臨寫古代碑帖入手,偏重顏真卿楷書和魏碑,後導入蘇軾與黃庭堅的行草筆韻,創作中溶入西方視覺藝術構圖,書寫呈現融合現代藝術與傳統書法的美學。筆力雄渾、奔放,書寫的字形結構佈局等自成一格,以獨特的書寫與詮釋,開創「文字藝術」的新風貌。
自70年代起,董陽孜對筆墨書寫創作開始實驗探索,運用傳統筆墨媒材、當代藝術構成,合併行、草等「書體」多元創作,展開一連串的多樣化實驗,直至90年代發展出行草並用,樹立起帶有書畫合一意趣的獨特風格。本次展出最長橫寬作品為1993年作《九歌》,橫寬逾十四公尺,1998年由北美館典藏入庫,經歷二十年首度公開呈現,實屬難得。
自2002年至2018年前後約十五年間,董陽孜奠基既成創作風格挑戰大尺幅創作。展覽之中十五件大開大闔的巨幅書寫,挑戰觀眾對書法作品的觀展體驗。對此策展人張芳薇分享,「巨大書寫對於藝術家的創作與觀眾觀賞均產生與傳統書法截然不同的挑戰。藝術家的書寫由書案式創作轉為環境裡的空間運動,作品的大面積對觀眾形成環境式觀賞,改變了傳統上作品與觀眾的關係。」策展人特別建議民眾,欣賞大幅作品一定要親臨現場、才能感受畫冊印刷與螢幕影像無法傳遞的震撼與感動。
除了致力生活書寫外,大師亦參與市民社會,如「臺北車站」大廳題字、「雲門舞集」與「金石堂書店」的識別字體、桃園機場海關「出境」及「入境」字樣、白先勇小說《孽子》、《臺北人》書封題字、周杰倫《蘭亭序》MV片名和《一代宗師》等,皆已深入民眾生活記憶,可以說是促使墨藝書寫走入生活閱讀的最佳代言人。近年董陽孜多次與時尚、設計、戲劇、流行文化跨界合作,使書法藝術與時代脈動緊密扣合。董陽孜表示自身對書法藝術的推廣,是希望能讓民眾重新熟悉我們文化中的文字藝術,亦能夠讓網路時代的民眾有機會提筆寫字,以書法美學傳承文化、影響更多人。
《董陽孜:行墨》全展以時序為主軸,試圖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現代書法」藝術發展的重要選樣。北美館館長林平強調,「藝術史書寫的任務,始終是北美館傾注投入的任務。董陽孜是台灣藝壇極具代表性的書藝家,本次策展整理董陽孜的創作歷程,是為現代書法與多元文化在台發展的多重梳理。」;儘管外界習慣稱呼她為書法大師,但董陽孜也強調自己不是書法家,只是以書寫作為藝術創作「媒材」,希望讓文字藝術不只保有傳統更具有當代性,稱呼為書藝家最為貼切,「我一直希望文字藝術能夠不受侷限,傳統之下,也能結合當代」。
董陽孜:行墨
展期:2019.12.14-2020.03.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及二樓2A展區
文字整理:Ian Liu
via 北美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