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黃色小鴨》風靡全球的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今年底再度帶著11件經典創作重新回歸,選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首次氣墊展覽《我把動物FUN大了!霍夫曼的療癒動物園》!
不過有別於過往大型戶外公共藝術展出模式,此次展覽則轉移室內空間,透過其歷年來作品中超大尺寸的各種動物,或是童年玩偶造型,喚起民眾似曾相識的驚奇感與美好記憶,不僅能夠近距離互動,更可在創作中盡情玩樂,享受最獨特且與藝術作品零距離的觀展體驗。
霍夫曼表示:「我並不是把作品做大,而是把世界變小。大型藝術作品不僅讓公共空間變小,也讓我們變小,不論你多高,你的自我會在大作品前消失,讓你重獲自由,可自在地去觀察和思考,暢想生活和周遭事物。」,他的創作超越年齡、種族、宗教、社會階級與政治意識,環遊世界的黃色小鴨吸引逾千萬人次的前往欣賞,藝術家以巨型尺寸創造一個公共空間裝置,同時也讓民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本次展出的11件大型裝置藝術氣墊包括《黃色小鴨》、《月兔》、《泰唔士河馬》、《抱抱象》等經典作品,其中還有從未曝光的全新作品《粉紅鯨》,而這些作品又有哪些亮點,趕緊看!
率先亮相於展覽入口的《爬牆虎大熊》(Conibear),原先作為一地標性的象徵在荷蘭的藝術節中展出,隨著時間遷移,熊的姿態也將逐漸轉為棕色。本次設置則呼應華山四連棟外部藤本植物的草綠色調,以塑料植物妝點的大綠熊透過其揚起的手臂,彷彿歡迎著蒞臨展場的各位觀眾來到。
在北歐神話中,《克拉肯》(Kraken)象徵著令人聞之色變的恐怖海怪。其靈感來自當初在設置地點的岸邊停靠著一艘非常大的船艦,阻擋了眺望遠方的視野。藝術家雖聯想到巨大章魚將船隻纏繞擊沉的故事,但以充滿童趣的形象外觀鼓勵觀眾在其觸腳旁跳躍及互動。
著粉紅雙頰的《抱抱象》(Bubblecoat Elephant),其造型靈感來自於羽絨衣像泡泡一般的圈狀設計。抱抱象原先雖然設置在購物中心,但卻因為有著長長的鼻子而無法穿越旋轉門,因此只能倚靠在商場頂樓欄杆邊。這次來到華山也邀約著大家來跟牠一同玩耍。
曾經現身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馬》(HippopoThames),靈感來自於藝術家女兒的童書內中的一隻河馬圖案。張著大眼探頭在泰晤士河,帶來無限驚奇而引起話題,讓人們從乏善可陳的日常生活中獲得片刻愉悅輕鬆感。
曾經環遊世界共34個城市的《黃色小鴨》(Rubber Duck),是霍夫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靈感來自於陪伴孩童在浴缸中開心玩耍的玩具,透過拜訪各地的黃色小鴨,不僅縮小了整個世界的尺度,也藉此勾起了大家兒時回憶,並把這種溫柔的療癒效果,傳達給每一個人。
抱著枕頭的棕熊《鐵人》(Steelman),原先坐落於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公園,好似剛從美夢中被吵醒,雖有一臉不悅的起床氣,但依舊是友善的象徵。藝術家認為再剛硬的人,都需要顆柔軟的枕頭,也正如我們都有一顆柔軟的心,本次亦特別加入了枕頭戰的設計。
原先坐落於兵庫縣立美術館屋頂的《神戶蛙》(Kobe Frog),像是從美術館工作中偷跑出來,埋伏在建築物上,張望著各個角落。 其準備跳躍的身軀呼應著可以在作品上跳躍的發想,而其日文的名稱「美かえる」,有著希望眾人能在參觀美術館後,帶著美感的回憶歸去的含意存在
目前展示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寵物貓》(Pet),則是藝術家希望能提供一個可以玩耍、放鬆和思考的地方,而觀眾也可以攀爬於其上。透過家庭內尋常可見的貓,不僅凝望著眾人踏上各自的旅程,也用其慵懶的姿態傳遞給每一位旅客「歡迎回來」的溫暖感覺。
《胖猴子》(Flip Flop Monkey)最早是由藝術家在巴西的聖保羅與在地學生用10,000雙夾腳拖製作,不僅幽默地展現當地生活特色,也充滿熱情洋溢的風味。本次展覽則以極具辨識度的茄芷袋色樣來呼應台灣的在地特色。
2014年在台灣桃園地景藝術節展示的《月兔》(Moon Rabbit),藝術家以嫦娥與玉兔的傳說故事進行發想。其懶洋洋地仰躺在山丘上,張開雙臂仰望天空的姿態,像在賞月又像是在做著白日夢,攀爬於其上時彷彿使整個空間變為幻想的世界。
《粉紅鯨》(Pink Whale)為本次藝術家全新創作的作品,觀眾可以進入鯨魚的身體內部,好比是被鯨魚吞進肚子裡的皮諾丘。對孩子們來說,帶著大大笑容的鯨魚是一個充滿幻想的遊樂場,而成年人也能在這之中暫時脫離現實,並找回自己的童心。
我把動物FUN大了!霍夫曼的療癒動物園
展覽日期:2019/12/28-2020/4/5
展覽時間:10:00-18:00 (17:30最後售票/進場)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東2ABC
照片:Ian Liu
資料來源:時藝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