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座城市,並非在走進之後、而是從內心嚮往那座城市的瞬間便開始了。前赴使用的交通工具、看見的指標、途經的道路,所有瑣碎的細節都疊積成對這趟旅程的感覺。由台創主導的「設計驅動公運美學計畫」想的便是這件事,若設計真能協助提升旅人們的滿意度,何必等到目的地?買票上車那一刻就要有全新體驗。
對於時常往返北部及花蓮的遊子和旅人,2020年初,會有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蘇花改」正式迎接全段通車了。這條又被稱為「新台九線」的東部聯外道路,打通8座隧道,截彎取直,不再繞去清水斷崖,開車只要3小時30分便能從台北直抵花蓮。配合道路啟用,首次交通部與經濟部跨部合作,並在公路總局與工業局的支持下,由台創帶領設計團隊共創全台首個公運品牌「北花線回遊號」,也將隨之開跑。
讓美感生於日常交通工具
在台灣談公運品牌可能讓人有些陌生,但只要想日本的新幹線便能理解了。對無數鐵道迷而言,目的地不是重點,他們享受的是車廂內渡過的美好時光。包括「九州七星號列車」、宛如豪華郵輪的「TRAIN SUITE四季島」、結合龍宮傳說的「指宿玉手箱」等,皆一票難求,原因自是其亮眼的車體裝修和成功打響路線話題,「設計」在這裡扮演了重要角色。當然,運輸設計不會只追求奢華。1933年,繪圖師哈利·貝克(Harry Beck)一改過去的複雜難辨,首創以水平方式繪製的倫敦地鐵圖,廣泛影響後來全球的地鐵圖形式,或近年芬蘭自動駕駛公司Sensible 4和無印良品,合力製作運輸日常用品的自駕車「Gacha」,都證明了一個傑出的創意思考,實能大幅改善人們的通勤經驗。
談到交通運輸,國內雖有高鐵、普悠瑪,或近期引發關注的台鐵環島觀光列車改造案,公路系統導入設計卻還是第一次。過去政府相關的實績不多,不過,近年也出現許多案例,像因台北設計之都啟動的變電箱改造計畫,台電成立文創部門和設計師開發產品,或新竹市從車站地下道、隆恩圳、將軍村、到未來即將登場的新圖書館等,都是官方結合民間的設計力量,也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這次由台創推動「設計驅動公運美學計畫」,希望打造「北花線-回遊號」,更期待作出一個全新的公運品牌,翻轉大家對長途巴士的刻板印象。
細處必講究 簡單就是美
「北花線回遊號」來自台創和公路總局合作,再與設計團隊一起裝修路線得標業者臺北、首都、統聯客運的11輛新車,不求富貴絢麗,堅持減法美學。車體外觀由日目視覺藝術擔綱,以白色為底,七星潭石頭為意象,八枚青色的石頭象徵該線道上打通的八座隧道,彼此相連並印於車身,宛如一條安全可靠、呼喚遊子歸鄉的道路。遠處看來不僅亮眼,而且和背景的大海相呼應。此外,也刪去多餘的警語,整合文字和視覺資訊,不讓車廂看起來過於複雜。車內則由U.10 Inc大衍國際操刀,一樣使用藍白為主調,並掌握減少異材質拼接、淡化材質的紋理、以及簡化視覺線條的三大原則。例如,座椅刻意選擇平整的壓紋皮料,冷氣風管、電視、音響亦覆以同款皮料,達到視覺上的和諧。出現在扶手處等的金屬配件則採霧面五金,降低銳利感而能融入周圍。當然,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像緊急逃生出口標誌改為白色,剛開始讓廠商不能接受,但不論紅白,清楚易瞭才是最大重點,於是依舊定案選擇清晰又和車內調性統一的白。
「北花線回遊號」是實驗,也是示範。從文字視覺資訊的整合,到整體色系的運用,都和以往路上奔馳的巴士截然不同。即將升格為設計研究院的台創,未來主要的目標之一,便是推動公共服務的創新,「移動」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公共運輸品質和美感的提升,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進步城市的象徵。改變就從「北花線回遊號」開始,由台創首度帶領設計團隊投入公共領域,讓這輛美麗巴士把花蓮的子民載回家,也把花蓮的美好透過這條全新線道散佈出去。教人還沒抵達,便想起東岸那無限清澈的溪水、圓石、和白雲。風景在路上,也在心裡。坐上回遊號,每一刻都有新發現,每一刻都在優雅舒適的環境中,感受回家的幸福與雀躍。
文|Chenjou
圖片提供|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