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雪隧開通,頭城吸引來自各地的旅人,因浪選擇停留的衝浪客尤佔多數。烏石港堪稱全台最高人氣的浪點,北面的外澳,更因浪人聚集成為獨特的衝浪聚落。從烏石港到外澳,再延伸到市區鎮上,為了衝浪搬到頭城的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不乏順著海浪移居,在地生活的外國臉孔。
鎮上的緩慢步調,讓外地移居者用自己的步伐與速度,慢慢融入地方文化,吃麵加點小菜,買菜還會殺價。
海灘 窯烤披薩吧
週六夜晚,外澳車站旁的漂流者披薩吧喧騰熱鬧,舞台上樂團開唱,一張張外國臉孔,來此享用美好週末。這裡可以眺望沙灘和海岸,時空錯置,讓人誤以為在加州海灘,來一場夏末狂歡派對。

「我喜歡這裡,有放鬆的感覺,」來自美國加州,漂流者披薩吧老闆Garrett說。短居過台北、台東,移居頭城六年,這裡更符合他要的步調,「我喜歡沙灘、喜歡衝浪,還可以開一間bar,身邊充斥有趣的事物,隨時都有新的感受,」Garrett從十歲開始衝浪,浪齡二十五年,從事過衝浪教學,講起在海邊開一間披薩店的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喜歡披薩!」
Garrett本身擁有義大利血統,理所應當要求披薩的風味要夠地道,從餅皮製作、窯烤到原物料的選擇,樣樣沿襲義大利傳統做法,「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做到好。」麵團以低溫長時間發酵,手桿到厚薄一致,抹上番茄醬佐義大利香料的餅皮進烤爐烤一次,鋪滿餡料再烤一次。

豐盈飽滿、薄脆口感是Garrett的堅持,一口咬下老派義大利披薩,濃郁莫札瑞拉起司的香氣撲鼻而來,墨西哥辣妹披薩帶有辣勁,對於愛吃肉的人而言,美式小鮮肉披薩的培根、臘腸、洋蔥搭配,特別對胃。「也可以自己調配喜歡的口味。」一如海灘男兒愛好自由的熱情奔放,來到漂流者享用披薩,用料可以自在、不受拘束。
加點一杯雞尾酒特調,聆聽樂團演唱,搖滾樂、藍調、拉丁、雷鬼,樂曲風格多元,跟著旋律節拍,與三五好友起身擺動,享受海灘上的清涼愜意。季節變換,到了冬天,就會轉為慵懶、適合放鬆的音樂調性。因為姓氏「Ball」,台灣朋友給Garrett起了貼切又好記的名字「阿球」。起居在海邊,順著浪走,它會帶你到嚮往的生活。
低溫長時間發酵 奶油麵包
裸麥長棍烤過剖半,一邊抹果醬一邊抹奶油,吃一口外皮微脆、內裡帶有Q勁,裡層鹹甜香氣撲鼻而來,「我們把麵包當作主角,儘管做成三明治,也不會被過多的配料或醬料填飽。」奶油麵包老闆黃乃容說,多數人印象中歐式麵包硬又難咬,「一定要烤過,皮才會脆,吃起來不會韌韌,更不會咬不斷。」

二十五歲的黃乃容熱衷烘焙,從台北移居到頭城,因緣際會和來自紐西蘭的Daniel相遇,「外國人即使在地方生活久了,習慣吃米飯,偶爾還是會想吃麵包。剛開始做麵包算是為了迎合他的胃口。」兩年多前頭城沒有歐式麵包坊,撒滿蔥花和肉鬆的台式麵包,對外國人來說實在吃不慣,在小鎮開一間麵包店,單純是想做出自己喜歡吃的麵包。

關於麵包的口感,黃乃容有所堅持,一顆全麥起司核桃,要吃得到起司的鹹香、核桃的脆口,還有天然純粹的麥香。打製麵團的同時加入裸麥粉或全粒粉,包覆整顆裸麥和小麥的營養。每天早上七點做麵包,前一天就把麵團放進發酵箱,低溫長時間發酵,「多加酵母就不用發酵那麼久,但卻會影響麵包的香氣。我們用時間去醞釀最好的味道。」
田園全麥葡萄法國、無花果核桃,用的是自炒黑糖的葡萄乾,以及紅酒拌糖熬煮的無花果乾。「不是拼湊組合的概念,食物搭配表達出我們對餐點的想法。」早午餐以豐盛的烤蔬菜、蛋、肉、沙拉搭配雜糧麵包,把歐包沾裹蛋液用奶油香煎,做成濃郁的法式吐司。

頭城背山面海,隨時衝浪、爬山很方便,在台灣定居四年多,Daniel說:「在我們紐西蘭家裡,一塊麵包跟起士或醬料,就是一餐。」如同西方俗諺”Bread and Butter.”,意指生活不可缺少的事物,想要在小鎮好好過日,怎能不計較麵包好不好吃?
文字:楊芷菡
本文轉載自微笑台灣 2018微笑季刊《慢島款款行》,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