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 個月,台灣美感教育再度邁向另一個里程碑。繼教科書之後,台灣設計師再度接下改造校園新挑戰,由教育部發起的「學美·美學」專案,一年之間便將9所學校的校園空間重新擘畫,也開啟了師生談論美感的契機,甚至為設計產業與學校合作開創新的合作機制。
由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簡稱設研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在2019年3 月正式啟動,12月舉行成果發表會。由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主持,邀請9所改造校園的校長與負責改造的7個設計團隊出席,一起分享在10個月內成功改造校園的故事。這九間校園所改造的項目十分多元, 像是教室、司令台、中廊、垃圾與資源回收站、師生餐廳、指標系統、電纜線及管線整理等,設研院為每間學校的改造過程悉心留下影像,並製作短片,將改造前後的強烈視覺差異完整呈現,不論是校方、設計界或是一般大眾,都相當肯定這個專案的成果。
不只是美,還要解決校園空間困境
不過,除了創造表面的「學校變美了」,此專案最根本的立意,還是校方與設研院、設計團隊等參與人都念茲在茲的「從根本解決校園環境問題」,既考驗想像力,也挑戰設計師回應校方需求的能力。
位於雲林的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項目是司令台,對於推行華德福教育、訴求師生關係平等的山峰國小來說,這樣的設置對現今的體制已不合時宜(曾有外國友人參訪山峰國小時,詢問校長:你們有在訓練軍隊嗎?);平日經常閒置無用,然而因為相關法令的緣故,又不得拆除,只能改建。
負責改建的設計師張智舜在當地做了廣泛而周詳的調查,透過與校長、捐地給學校的鄰居、社區居民詳談;也從旁觀察學生下課時在操場如何玩耍,最後以當地環境常見的大冠鷲為意象,打造出結合風雨教室、活動舞台、會議室、簡易攀岩壁、滑輪緩坡等多種功能的「大冠鷲教室」,在發表會現場,校長黃錫培特別盛讚設計師「用『心』看見了我們的需求」,解決了師生均欠缺活動場所的窘境。
山峰國小的司令台改造,不得不做些「加法設計」;新北市沙崙國小的電纜線及管線整理則是標準的減法設計,而減法設計是否能令校方有感?只是歸整學校角落的雜亂電纜線、電線,就能帶來「美」?答案是肯定的。
減法設計讓天光樹影重返校園
校長高炯琪在發表會上請同事展示多組管線整理前後的校園照片,也分享一段師生問答。他曾問學生:「住家附近常看到天空被很多電線遮擋,是否不美?」學生都理所當然地回答:「不會,因為有需要,而且這樣做比較便宜,大家也習慣了。」他直言,這就是「美一直很難教」的主因,大眾從小就習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這次改造案卻讓全校師生感受到改變的力量,牆面淨空後,晴天時能倒映出美麗的樹影;坐在教室裡,窗外是完整的藍天白雲,沒了突兀的切割線,這些終於被「解放」的美景不僅成為校園生活的日常,也將成為日後師生討論美感的重要依據。
尤有甚者,在台南新東國小的學生餐廳改造案中,校長林秋美最初因為擔心「不耐髒」對設計團隊採用白色作為餐廳主色調感到卻步,但完工後卻有學生告訴她:「我們擦得很小心,就怕桌子上面有痕跡。」此外,屏東縣的大同高中透過改造,得到全新的模組化資源回收桶,雖然有些中學生還是將其視為「投籃框」,懶得做分類;但也有幾個班級因為共用回收桶,而主動串聯,共同擬訂使用公約,悉心使用與維護回收桶。
這些設計不只是解決環境問題、帶來美感,也刺激老師與學生主動思考美與空間的各種層面,改變他們在校園中的生活習慣。這不是來自師長單方面的灌輸,也不是透過高深抽象的美學詞彙,一個足夠好的空間改造就是美感教育最佳的教材、課本。在可見的校園空間改造之外,「學美·美學」專案也開創了一種設計產業與學校合作的新機制。
延伸閱讀>>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改造不求量多但求質精
首先是杜絕了「齊頭式平等」,不再為了訴求某種公平性而統一施作多所學校的單一項目;而是透過徵件,由學校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造申請,由評審團隊經過兩階段評選與實地考察,才從2019年遞件申請的172所學校中選出9所學校參與計畫。設計團隊亦然,經過徵選,從25間設計公司中選出7個團隊來進行改造案。這些事前篩選有助於找出「在主客觀條件上適合,也準備好進行改造案」的學校(而不是為申請經費而來)與設計團隊,讓後續改造案進行時,校方與設計方能更順利地達成共識。
其次,由設研院擔任溝通平台,再由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擔任各案的指導委員,讓校方與設計方在討論時既能充分交流意見也更懂得彼此尊重,有利於執行出符合彼此期待的設計作品。「過去如果學校需要改造空間,申請通過了會得到一筆經費,但我們得自己去完成。」明禮國小校長蕭美珍坦言,校方畢竟是設計的門外漢,為了有效率地完工,經常會就近尋找工班與設計師,「案子進行時不會有這麼大量的溝通,也沒辦法得到這樣符合需求又帶來驚喜的成果。」
對設計師來說,與業主溝通時有協調者的角色介入,也相當有助益。「設研院幫我們和校方平衡彼此的意見。」負責新北市北港國小教室的設計師洪浩鈞透露,先前也曾做過其他學校的設計案,但因校方主見太強,設計方處處遷就,導致成果差強人意。
此外,不過度介入溝通,專責協助設計師的指導委員,也往往能以較宏觀的角度來提醒「當局者迷」的設計師,像是負責為明禮國小改造新川堂的設計師張智舜,一度在提案上卡關,經該案指導委員邱柏文提點「你應該發揮做品牌的長處,而不是執著於空間設計」,才突破思考瓶頸,逐漸與校方取得共識。
廣納更多學校加入
「學美·美學」專案完成了9個校園改造案,又創造了可行的新機制,固然是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放眼未來,也並非毫無隱憂。誠如范巽綠次長在發表會上的期許,在第一年有了成果後,2020年再度開放徵選時,教育部希望能夠納入更多學校。不過在「把量加大」的同時,能否設法提高設計團隊的利潤,是影響後續計畫能否發展得更健全、持久的重要關鍵。
在發表會現場,設研院與評審委員都提及「設計師在經費相當有限的情形下仍完成精彩作品,無疑是抱著回饋社會的心情來做」,可以想見,每件改造案都須歷經校方、設計師、設研院與指導委員等四方的意見拉扯,勢必耗費相當的溝通成本;每件改造案都是設計師為校方量身打造,施作時為了解決技術問題,也可能再三嘗試,耗費不少物料與人力成本,尤其是當學校位處僻遠鄉間。
即便此事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參與的設計團隊也願意不計成本的付出,但是在本質上仍屬商業案件,唯有創造出合理的商業利潤,未來才能吸引更多設計團隊接受挑戰,願意全情投入,真正創造一個多贏的局面。
文|賴韋廷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Vie 2020/1月號《你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