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tyque 2020 情人節限定系列,對巴黎左岸最完美的讚頌

Diptyque 2020情人節系列

diptyque見證著第五區四處盛放的鮮花與近在咫尺的塞納河流水,在誕生至今近六十年的歲月中,還從未講述過品牌精彩的巴黎故事。

屬於你的巴黎

僅僅只是遺忘,就好像我們總是在找那副架在頭上的眼鏡一樣嗎?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明顯的失誤卻始終未曾被發現?是diptyque那眾所周知的特色:只於偶然間拾得靈感嗎?與其在探究原因的過程中消磨光陰,倒不如立即直面現實。我們要告訴所有人,尤其是那些以為diptyque來自倫敦或是紐約的人們,我們的家鄉是巴黎左岸。為彌補如此長時間的遺憾,diptyque此番繼威尼斯的Olène(奧利恩)、希臘的Philosykos(希臘無花果)、越南的Do Son(杜桑)以及日本的Oyédo(東京)之後,隆重推出兩款作品向這座城市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EAU CAPITALE花都之水淡香精

PARIS EN FLEUR花樣巴黎香氛蠟燭

怎樣才是對這樣一座城市最完美的讚頌?

要將整個巴黎的精彩之處一網打盡,那只是癡人說夢。哪怕想清晰地展示其某一面向,都幾乎不可能。選擇Mistinguett 或是Gavroche 那般戲謔的巴黎,還是Camille Desmoulins 和 Louise Michel 那樣革命的巴黎?更偏愛半木製休憩亭林立的鵪鶉之丘(Butte-aux-Cailles)和海狸區(Bièvre)被人遺忘的陡坡河岸,還是充滿藝術、超現實主義和電影創作氣息的蒙帕納斯(Montparnasse)?低調的第七區與風景如畫的第十八區孰強孰弱?

顯然,素來崇尚意外驚喜的diptyque將用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來詮釋這座無與倫比的城市。

柑苔調香氛的誕生

diptyque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所謂洗護用品中汲取靈感,創造出許多經典作品:從前象徵女性優雅氣質的天鵝早在三十六年前便已成為l’Ombre dans l’Eau(影中之水淡香精)的瓶身標誌;美麗的孔雀毛在二十世紀初亦被視作吉祥之物,因此成為1968年品牌首款香氛l’Eau(永恆之水)的圖案元素;東方人文藝術是三位創辦人Desmond, Christiane 和 Yves (Knox-Leet, Gautrot, Coueslant)無比熱衷的主題;英國畫家及繪圖師Arthur Rackham, Aubrey Beardsley 及William Morris等人的作品和字母文字風格深深地啟迪了Desmond,出現在所有香水瓶身上的品牌經典商標圖飾由此誕生。當然,也就在這段時期,隨著合成化學技術的應用,調香界也開始步入現代手工業行列。

以化名François Coty 著稱的Joseph Marie François Spoturno便是現代調香界的主要人物。他留給後世的作品有哪些呢?單從原料上看,他那被珍藏於凡爾賽香水博物館(Osmothèque de Versailles)保險箱內的幾隻馬口鐵油桶碩果僅存。但從文化角度來說,這流芳數十年的調香精髓仍是獨具“巴黎風韻”的時尚巔峰:歷史上最著名的香氛結構最終濃縮成為一個簡單的名字——西普(chypre),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柑苔調香氛。

柑苔調香氛詳解:柑苔調香氛透過所採用原料的沸點及蒸發程度的巧妙調節來實現其香氛結構。

首先傾注而出的是持續5至30分鐘的柑橘香及綠植香:佛手柑、馬鞭草。

佔據主導地位的香調是花香、香料香及果香,可留香數小時:玫瑰及/或茉莉。

基調為木質香、根莖香、樹脂香及濃縮香精香氣,有時可持續一整天:廣藿香、橡木苔。

整體香氛結構呈金字塔形,由上至下為:前調、中調、基調。

EAU CAPITALE花都之水淡香精

Eau Capitale(花都之水淡香精),diptyque首款柑苔香調香水作品。

品牌頂級調香師兼忠實夥伴Olivier Pescheux在重拾逾百年的柑苔調香氛調製精髓同時,亦竭力賦予其二十一世紀的獨特魅力!他令這款看似抽象又神秘的精緻香氛充滿了“花都”晨曦般的優雅氣息。

打開包裝,一股“新鮮佛手柑”的清新之氣撲面而來,巧妙中和了濃郁的果香。多汁香氣之外盡顯活潑又淡雅的柑橘香,且微帶酸澀感。嵌入其間的粉紅胡椒是否讓您聯想到從前由Desmond自英國帶回的香丸(鑲有丁香的柑橘)?或者,這便是大家翹首以盼的“嗅覺驚喜”?花香與香料香之間,彷彿出現了一處令人陶醉的驚嘆號。

金字塔中心處,一束鮮花正恣意綻放。層層疊疊的花瓣呼之欲出,馥郁流香,無比甜蜜,它們是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玫瑰,還有來自非洲地區葛摩群島的依蘭依蘭。或許François Coty當年選擇的是來自法國格拉斯的千葉玫瑰(亦稱五月玫瑰),如今這一品種已幾乎銷聲匿跡,於是植物專家們將目光投向與亞洲交界的東歐地區,同一水源在這裡澆灌出極為精緻的玫瑰品種,其香氛氣息無比優雅甜美。依蘭依蘭有著英式糖果的獨特香調,讓人頓時體會昔日重來之感,且香味持久悠長。肉桂果皮精華氣息與經典木質香也隨之而來。

自由的展現:並非青苔、苔蘚抑或橡木、松木!而是廣藿香。嚴格按照永續發展道德規範 , 於印尼蒸餾萃取的廣藿香。香味特色包含對應菌群酶化反應產生的Akigalawood胡椒類香氛氣息、潮濕而充滿泥土芬芳的Georgywood岩蘭草類香氣,以及揉合麝香、乾煙草香和龍涎香的龍涎香醚……

至臻香調搭配精美包裝

diptyque的傳奇故事始於畫筆、水彩、顏料、紙張,還有油畫作品。因為早在品牌進入香氛領域之前,畢業於羅浮宮學院的Yves 、美術專業出身的Desmond和擁有裝飾藝術文憑的Christiane便已結緣。此後,Yves成為了舞台佈景師,另外兩位好朋友則在家居織物創作領域展開了合作。他們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從未停止過繪畫。

如今,他們的每款香水都擁有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每幅瓶身圖案都在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三位創辦人在創意領域各司其職:Yves是總指揮,Christiane主導故事性,Desmond則是天生的靈感大師 — 品牌標籤、包裝盒及瓶身標誌等圖案均出自Desmond之手。圖案所用的中國水墨畫筆調巧妙地融合黑白,以蜿蜒曲折或對稱鮮明的線條表達意境。標誌性的橢圓形將經典字體完美納入其中,極具辨識度的商標迅速脫穎而出。

三位創辦人雖已遠去,但diptyque創作精神永存。每當有新作問世,便是懷念他們的最佳時機。diptyque請來“裝飾設計師”(如其本人所言)Pierre Marie為EauCapitale(巴黎之水淡香精)打造瓶身圖案,雙方擦出了精彩的創作火花。交織融合的圖片元素盡顯現代風韻,宛如一部精彩絕倫的小說,內外瓶身正反兩面的設計彷彿邀請人們翻閱書頁以知曉後續。

正面:艾菲爾鐵塔、玫瑰、佛手柑、廣藿香葉片以及豐滿充盈的“Eau Capitale”書法字樣。

反面:盡展華美羽翼的孔雀、點狀圖案、混搭圖形,每一寸空間都填充有裝飾花樣。

PARIS EN FLEUR花樣巴黎香氛蠟燭

diptyque的致敬作品怎能缺少香氛蠟燭的身影。而對巴黎的敬意之中自然少不了玫瑰的氣息。

來自Bagatelle公園(位於巴黎市內的布洛涅森林)、鮮花市場抑或是情侶手中的玫瑰,有的香味沁人心脾,有的則更為淡然,但情感如出一轍:富含春日到來的喜悅,於小酒館露臺上靜靜欣賞塞納河潺潺流過。

氤氳間升騰而起的動人芬芳(充滿柑苔調香氛質感)顯得清新而美好,彷彿萬千玫瑰花瓣漸次開放,廣藿香也慢慢浮出水面。

限量版淡香精及香氛蠟燭組合中還包含香膏和室內香氛蠟。

法國劇作家、演員、導演、製片人兼電影編劇Sacha Guitry曾說過:

“成為巴黎人並非生於此地,而是於此間重生。”

DIPTYQUE情人節限定系列

花都之水淡香精 75ml_NT$5,000

花都之水香膏 3.6g_NT$2,000

花樣巴黎香氛蠟燭 70g_NT$1,300 / 190g_NT$2,400

花樣巴黎室內香氛蠟 35g_NT$2,100

via/diptyque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於1月17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辦理「2025台北雜誌年會暨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並舉辦「內容有價、侵權案告捷:百家媒體攜手保護著作權」記者會,吸引眾多媒體領袖與產業專家出席。記者會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內容創作價值,維護產業永續發展。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內容有價:消費者不可忽視的責任

2023年某讀者因於 LINE 群組非法轉傳雜誌媒體 PDF 檔案遭檢舉,並由雜誌公會聯合商業周刊、天下雜誌及今周刊提起訴訟。歷經一年多審理,法院於 2024 年 11 月判決被告拘役 30 天並駁回上訴,展現法律對侵權行為的嚴正態度,再次強調「內容有價」的核心理念。

雜誌公會理事長龔汝沁表示:「智慧財產權是媒體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公會將持續推動立法,堅守內容有價的理念,並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從合法使用做起,尊重內容創作價值。」

產業呼籲: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智慧財產權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支柱,媒體作為第四權,為民眾權益發聲,不僅應捍衛大眾權益,也必須為自身權利發聲。梁永煌直言:「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權益都無法守護,又有什麼資格號稱能帶領新聞媒體推動公平與正義?」

他提到,近期成功處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離不開相關人員的道德勇氣,這也應成為每個人共同擁有的責任。他認為,上述判例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立下更清晰的標準,讓社會了解非法行為的危害。並提出未來三大行動方向:第一,應讓大眾了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識而誤觸法網。第二,希望文化部等相關機構協助擴大宣導,促進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與理解。第三,鼓勵每個人都能成為「文化尖兵」與「文化警察」,勇於檢舉侵權行為,為文明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他最後呼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台灣走向文明與創新的重要一步,也是媒體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法務總監邱大山則指出,非法轉載對內容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他強調,民眾如需分享內容,應選擇付費閱讀或透過合法管道,如圖書館借閱或電子書平台,培養尊重創作者的文化氛圍。

此外,天下雜誌集團法務總監邱愛倫指出,非法轉傳行為早已滲透至各類社群,這些地方頻繁轉載雜誌數位媒體內容,卻缺乏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基本認識,這類行為已對內容產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盼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應對數位化所帶來的侵權挑戰,並確保數位時代內容創作的永續發展。

共同行動:守護內容價值,支持智慧財產權

雜誌公會藉此機會提醒消費者,非法轉傳電子檔案或盜版連結均屬侵權行為,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合法使用與分享內容,不僅是對創作者的支持,更是維護知識生態的重要一步。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攝影:黎泰山)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圖片提供:雜誌公會、攝影:黎泰山)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愛心獎放眼全球,跨越港澳台,發掘無數行善生花的動人故事,將為善不欲人知的行動匯流成無疆的愛心大海,本屆有9個得獎者獲此殊榮,這些行善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從作家、企業、社福基金會到醫療團體,幽谷伴行,點亮無數生命,他們的奉獻,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讓社會大眾看見人性最真摯的光芒。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愛心獎始終秉持著表彰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慈善工作者與機構的使命,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心靈無聲無息在社會每個角落播撒著愛與希望。2024愛心獎頒獎典禮日前在香港鳳凰衛視大埔總部舉行,獲獎者有來自中國的作家莫言、安踏集團創始人丁和木、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創辦人潘江雪,還有來自香港的無止橋慈善基金發起人紀文鳳、「送炭到泰北」香港發起人曾醒明以及台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甚至有海外的美國方李邦琴基金會主席方李邦琴,持續發光發熱,揮灑大愛。

每一份無私的奉獻,都是社會向善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台灣的獲獎代表並非個人,而是以「組織」形式獲獎。

之一為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落實創辦人釋聖嚴法師的莊嚴聖念,以整體關懷、凈化人心為主軸,推行國內外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及災難救助項目,多次獲內政部、衛福部基金會評鑒優等獎。百年樹人獎助學金已邁入第23年,累計總受獎學生逾6萬人次。

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創會23年,每年不僅提供逾1200件弱勢家庭經濟補助,先後參與多項重大災害後續關懷與援助,如2004年南亞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緬甸納吉斯風災、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2010年海地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13年菲律賓海燕大地震、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2023年土敘大地震等,都有他們的身影。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之二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肝病是台灣健康的最大殺手,回顧創會歷程,時間回到1994年,來自台大醫院的多名肝膽專科醫師在與無數肝病病人接觸的過程中,有感於民眾對肝病的無知,再加上肝病初期沒有症狀,病人通常都是在肝病很嚴重或肝癌末期才就醫,導致肝病的悲劇不斷上演,留下悲傷的肝病遺族家庭。因此發起一場消滅肝病的革命,成立一個以肝病防治的民眾宣導及醫療研究為宗旨的基金會,教育民眾正確的肝病常識。

走過30個年頭,肝基會在台灣300多個鄉鎮及偏鄉離島舉辦免費肝病篩檢900場、肝炎衛教講座逾2000場,服務逾100萬人次,甚至補助貧困病患醫療與交通。此外,更設立「肝病優秀論文獎暨研究獎助金」鼓勵肝病研究、獎助國外研修、出席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獲得醫療奉獻獎、2021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2022年堉璘台灣奉獻獎,至今仍以消滅台灣肝病為己任,持續推廣正確預防保健觀念。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愛心獎藉由這些不可磨滅的貢獻,傳遞愛與力量,激勵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讓愛心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改變世界的洪流。愛心獎涵蓋範疇廣泛深遠,從教育、醫療、環保、貧困救助,到災難援助,每一名慈善工作者都在各自的領域中,通過無數日夜堅持與付出,點亮基層受苦者生命,讓世界更美好。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在致詞時表示,在當前這個衝突不斷、戰火紛飛的世界中,這份對基層受苦者的摯誠關愛,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