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備受矚目的德國設計師Sebastian Herkner,融合傳統手工藝與當代設計的創作模式,引領一股新的設計趨勢。趁著前陣子旋風式來台,我們與他開聊,從突破工藝給人的復古聯想,到思考地方工藝與社會的關聯,一起探索工藝在當代到底能走多遠?
提到這幾年間活躍於國際居家設計界的設計師,來自德國的Sebastian Herkner絕對是話題人物,不過39歲的他,自2006年成立工作室以來,已經陸續與義大利家具品牌Moroso、德國百年品牌Thonet等國際知名大廠聯手合作,更獲選為2019年度世界三大國際家具家飾展之一的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 PARIS)年度設計師,可見他備受矚目的程度。
而我們也趁著先前Sebastian Herkner受台灣設計師週之邀來台時,特地與他進行一場專訪,不僅透過作品,也經由與他面對面的對談訪問,更進一步瞭解在作品背後的設計思維。身為國際級設計當紅人的Sebastian Herkner,其實對台灣並不陌生,早在2017年時,他就曾受到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之邀來台參加工作坊,並與台灣竹編工藝師聯手,將台灣在地工藝轉化為具有當代設計語彙的家具作品。
當城市失去地方工藝,就失去了身分個性
Sebastian Herkner的設計特質中,工藝一直是核心要素,問起對工藝的興趣從何而來?他回想兒時的家庭旅遊經驗,「以前度假不知為什麼行程總是去法國看教堂,小時候覺得很無聊,但也開始欣賞教堂裡的各種工藝物件,鑲嵌玻璃、木椅等等,走遍各小鎮時,逐漸認識到原來各地方都有當地物產和代表工藝,這應該可以算是我喜愛工藝的開始。」
源於童年的啟發,讓他在讀設計時對地方工藝更加關注,「從2001年∼2007年之間,我在法蘭克福旁的奧芬巴赫(Offenbach)讀工業設計,奧芬巴赫是一個15萬人的小城市,和許多亞洲城市相比規模不大,但過去有很多皮革產業。2001年開始,很多皮革工廠倒閉,因為經濟蕭條,存活下來的工廠也開始移到義大利、亞洲等地,製造成本較低的皮革製品。對我來說,當我們想到某些城市就會想到他的工藝產業特色,然而當城市失去了地方工藝,就像是失去了自身的身分個性(identity),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當2009年Sebastian Herkner開始研發他的第一件作品Bell Table時,這件結合黃銅與玻璃的異材質設計作品,竟然找不到任何一個設計品牌願意合作量產,「因為當時品牌都覺得這樣的材質太過傳統,但相較於當時很多設計師想嘗試新興科技跟材質,我更喜歡這些傳統工藝和材質。我們找了很久才找到適合吹製這些玻璃基座的工匠,他們位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接近斯洛伐克的地區,從16世紀起代代相傳,目前已經傳到第16代。受到大環境影響,那時他們的生意也不太好。」而整整三年之後,這件物品才終於獲得德國家具品牌ClassiCon青睞量產,一推出也立刻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品項。
在這次的設計及製造過程中,玻璃從無到有的製程讓Sebastian Herkner深深為之著迷,他向我們描述著玻璃工匠們每天將原料放入熔爐,經過1200度高溫燒一整夜,從矽砂變身為美麗透明質地的過程,而工匠熟能生巧的工作模式也讓他印象深刻,「玻璃工匠們都是團體工作,在極熱的工作場所各自分工,彼此間有默契到不需要言語溝通,就能熟練地吹製出美得不得了的作品。」
工藝裡的熱血社會關注
然而,與單純喜愛工藝材質的設計師不同,當我們與Sebastian Herkner對談專訪時,只要話題一聊開,談論的主題很容易就環繞在社會議題上,像是香港反送中事件,甚至包括兩岸三地的現況,他的了解程度都深刻得讓人驚訝。而我們也發現,這樣對社會局勢變化的熱血重視,某程度上與他對工藝設計的關注隱隱相連,像是他在2016年受邀為柯隆家具展打造「年度之家」(Das Haus–Interiors on Stage),就是以歐洲難民議題為構思核心。無牆、開放、洋溢接待暖意的60坪空間內,不僅紛然羅列他自己與他所喜愛的設計師家具作品,更希望能傳遞出開放歡迎每個人一起融入共享的理念。
著眼於地方產業文化與工藝的緊密相連,Sebastian Herkner因為代表作Bell Table所打開當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的創作路線,這幾年在品牌的邀約下,時常深入走訪各國城鎮,不僅探訪手工藝現存的狀態,更實地觀察到在當地生活脈絡下人們生活的處境,工藝之於他似乎不只是材質與設計表現手法,而像是一種試圖解決地方社會議題的可能。
像是他曾與Moroso合作,用塞內加爾的手工編織漁網線為靈感,設計出一系列色彩斑斕、高吸睛度的手工編織戶外家具。不只如此,他也曾和品牌Ames合作,走訪南美洲哥倫比亞,在那裡Sebastian Herkner看到興盛的傳統製陶業,幾乎家家戶戶都做陶器,他們用玉米梗刷過當裝飾,看似樸實無華卻充滿就地取材的工藝精神。與品牌和Sebastian Herkner合作的,不是知名匠師,而是熟練於手作的工藝家庭,「在哥倫比亞跟我們合作蘆薈工藝的,很多是工藝家庭,同時也有當地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嚮往波哥大的城市生活,認為傳統工藝過時老舊,但當他們進了城市後,卻發現很難找到工作機會,只能居住在城市邊郊的貧民窟,所以我們透過合作,希望讓他們有機會重拾傳統工藝,又能維持他們想在大城市生活的目標。」
|
|
百工斯為備的靈感啟發
此外,對於許多人常將傳統工藝與復古畫上等號,Sebastian Herkner並不這麼認為,「喜愛工藝並不等同於復古,其實我不是一味在追求傳統和復古,我還是會使用新的科技,比如說工作室裡的3D列印,來幫助突破既有的製程限制。」像是與德國百年家具品牌Thonet合作的118椅,就是運用電腦數據控制蒸氣加熱技術,讓木頭受熱增加彈性而可被彎曲。SebastianHerkner受邀製作維持品牌DNA的新版作品,椅腳採用CNC車床精細作法,並為最常被看見的椅背面設計加入巧思,而曾說過自己作品並非十足極簡風且喜愛色彩的他,更加入六種不同色系,以及最新的霧面款,讓經典的118椅再度受到年輕世代的喜愛。
訪問最末,談起看待工藝的態度,Sebastian Herkner認為,在他心目中一直都想傳遞出每一件工藝作品背後動用多少工藝和人力協力的「百工斯為備」精神,「這些都是無法透過3D列印或是機器人完成的」,此外,因地制宜的傳統工藝裡還蘊藏了許多對他極富啟發的設計靈感,「因為這樣,我一直很鼓勵年輕設計師去找找身邊的傳統工藝,或許有機會讓傳統工藝更上層樓,也讓工藝回到我們當代的生活。」
文|方敘潔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 Sebastian Herkner、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本文內容出自《LaVie》2020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