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化身當代藝廊!「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 3大主題、67間畫廊藏品亮點

飯店化身當代藝廊!「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 3大主題、67間畫廊藏品亮點

一月的台灣藝術迷很忙,除了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登場外,聚焦新銳藝術家的第二屆「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也在2020年1月17日至19日於台北西華飯店再度回歸,帶著2019上萬參觀人次的熱烈支持與企盼,本屆除邀請67間國內外知名畫廊、邀請跨界時尚潮人丁春誠規劃「MY WORLD/ MY WORLD」展覽外,也規劃「Art and Only」特展。

本屆展覽和焦點藝術雜誌主編李茵琦合作,從三大主題「藝術無限」(Unlimited)、「發現藝術」(Discovery)、與「媒體藝術」(Media Art)全方位呈現亞洲的藝術創作脈絡,橫跨平面繪畫、立體雕塑與新媒體作品,讓大家走進無限的藝術國度中!

超越經典,平面作品各展現驚豔創想 

平面繪畫類中,「藝術無限」(Unlimited)匯集全世界精彩作品,藝術無遠弗屆,L+/ Lucie Chang Fine Arts 的Diego素有「日本Bansky」之稱,曾於村上隆畫廊 Hidari Zingaro舉辦個人畫展「IMPORTANT GARBAGE」,繪畫主題經常鎖定在都會人忽視甚至鄙棄的街景,以Toy Griffiti的方式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

7_l_lucie_chang_fine_artssneak_out_ttou_tou_liu_zou_de_t_acrylic_aerosol_and_oil_choke_on_canvashua_bu_bing_xi_pen_qi_la_bi_80_x_80_cm_2019

TEZUKAYAMA GALLERY的 鈴木淳夫(Atsuo Suzuki)的「雕刻的繪畫」(Carved Painting)用兩到三種顏色的顏料在畫布上層層堆疊,再用細小雕刻刀一筆一劃鑿出近乎圓形的凹痕,顏料被挖掉後形成的圓形凹洞大小各異,完成一幅細膩且獨一無二的創作,凸顯藝術家與畫作單純卻深層的對話關係。

9_Tezukayama Gallery__rgb_Atsuo Suzuki_Carved Painting_2018_acrylic on wooden panel_65x60cm_

西班牙藝術家傑・蒙庫斯(Jan Monclus)的畫作《無題》(Untitled)則由伊日藝術計劃展出,其以矛盾錯置的圖像關係建構出更深刻的哲學對話,冷靜且帶有批判感,帶給人無限沉思與想像。


the COLLECTORS則帶來近年頗具盛名的的凱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作品,其揉合現代消費與潮流記號、與自由奔放的明豔色彩,捨棄嚴謹比例與寫實色彩,如同置身孩童的異想世界,讓不少潮流名人如陳冠希都爭相收藏。 

10_the COLLECTORS _凱薩琳•伯恩哈特 Katherine Bernhardt _非洲堇 African Violet_  76 x 60 公分_10色平版印刷 10 colour lithograph on paper _2019_版數200版 Edition of 200

匯集年輕藝術家的「發現藝術」(Discovery)展區中,Chung Jark Art藝廊帶來韓國藝術家Hee-Jin, Kim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相對比較少見的木刻版畫《Site #20-Sweet Dream》,其畫作的流動線條與符號抽象頗具音樂性,譜出喜悅流動的動態韻律,木板材質更為作品增添一份樸素和溫潤。

12_Chung Jark Art

涅普頓畫廊則以莎賓娜霍拉克(Sabrina Horak)打響頭陣,莎賓娜作品色彩鮮豔奔放、以人物組合堆疊的複合式媒材作品《火山》,主題延續其「Visions」系列,以「誕生、重生、轉型」為主題,用多邊形創造對稱構圖,其中的火焰則代表人生中會遇到的困境,若克服自難關方能繼續向夢想之地前進,以藝術傳達奮鬥的理念,讓鬥志湧滿觀眾的情緒。 

16_涅普頓畫廊_Sabrina Horak 莎賓娜 霍拉克  Volcano 火山  58 x 49.7 x 5cm  Acrylic on wood  2019

立體作品細緻精巧,不同角度紋路乘載各個獨特藝術靈魂

「藝術無限」(Unlimited)立體藝術作品中,美國當代藝術教父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的立板《Black Dress(Carmen)》由德鴻畫廊所帶來,其構圖與用色明瞭大方、保有卡茨融合廣告設計及普普流行文化的獨特風格,極具當代時尚感。

2_德鴻畫廊_亞歷克斯・卡茨 Alex Katz_Black Dress_鋁、抗UV無酸墨水、保護用透明漆、不鏽鋼台座 Shaped powder-coated aluminum, UV cured archival inks, Clear coated, Stainless steel base_2018

KOGUORENTGEN 所帶來坪田昌之(Masayuki Tsubota)的雕塑作品極簡俐落、用色鮮明飽滿,實可見色彩、線條、材質細緻的完美結合運用,看似簡單卻不失細緻;藝時代畫廊的中國藝術家王立偉(Li Wei, Wang)則是首次在台灣發表的皮革雕塑《傾》,巧妙轉化材質侷限、以皮革的拼貼或縫合所產生的線條為藝術語言,讓人更能與生命產生聯想,可謂色彩簡練而姿態優雅的當代雕塑。 

6_KOGURENTEN_坪田昌之Masayuki TSUBOTA_the layer of self (YT-1039)_18.5×26.5×12_ gesso, powdered mineral pigments, glue on basswood_2016

4_藝時代畫廊_王立偉_傾(在台灣首度發表)_24x12x49cm_鑄銅銅雕_2009

「發現藝術」(Discovery)眾多新銳於立體創作,更是不遑多讓!朝代畫廊的年輕台灣藝術家曾上杰 (Shang Jie, Tseng)的木雕作品《Blue Line Swinger》描繪台灣通勤者,人群彷彿以搖擺節奏行走著,隱含當代社會的疏離與孤寂感,作品氣質樸素卻直指人心,令人尋味多日。

3_zhao_dai_hua_lang_ceng_shang_jie_tseng_shang-jie_blue_line_swinger_ivi_zhang_mu_chi_cun_ke_bian_2018

日帝藝術的張郁田(Yu Tien, Chang)的陶塑《墜落的夢想》(Forgotten Dreams)包含藝術家與其父親在年少時期與父親玩風箏的珍貴回憶,人體鴿頭的形象呈現盼望自由的隱喻與夢想,希望大家都能在找回曾經遺忘的這份心靈所乘載的最美的天賦。

14_日帝藝術_張郁田Yu Tien Chang_墜落的夢想  Forgotten Dreams 陶 壓克力 10x15x17 cm 2019

雲清藝術中心展出謝衡(Heng, Hsieh)《白水》,低調拙樸的色彩是其一大特色,深具當代東方韻味。日本寫樂畫廊的花房櫻花(Sakura Hanafusa)透過 《來來來!請坐、請坐(Take a seat beside us)》等將貓咪擬人化的系列作品,成功達成其創作宗旨:希望所創作的藝術品能和觀者更能產生更多有趣的互動,無限療癒。

13_雲清藝術中心_謝衡_白水Spring 20x22x25cm 木 Wood 2019_ 300dpi

17_寫樂畫廊_花房櫻花  Sakura Hanafusa_來來,請坐!請坐! Take a seat beside us120x120x60cm 樟木, 油彩 Camphor wood, oil painting 2019

跳脫舊有媒材,在新媒體作品中發掘E世代的創作繆斯

除了平面及立體的精彩作品外,本屆新媒體藝術(Media Art)作品更是目不暇給!也趣藝廊帶來松原健 (Ken Matsubara),其擅長以黑白色調結合影像與現成物,簡單的敘事性富含詩意的「物哀」、「幽玄」、「侘寂」日式美學元素,其作品《水杯裡的風暴》(Storm in a Glass)裡,水杯靜止與杯內水的搖擺波盪形成強烈對比,彷彿時空凝結,更賦予古典日式美學當代藝術的嶄新面向。

1_也趣畫廊_Ken Matsubara_Storm in a Glass_40x40x3cm_Movie, mixed media_2012_Courtesy of Ken Matsibara-1

東之畫廊帶來年雲門舞集劉振祥 (Chen Hsiang, Liu)攝影作品於2005年因泡水而使原攝像扭曲,產生如畫般的超現實影像,有別於一般商業作品。

19_東之畫廊_劉振祥 Chen Hsiang Liu_澎湖的天空_61x40.5cm_數位輸出_2005

來自韓國的朝鮮畫廊 (Gallery Chosun) 帶來上一屆頗受好評的 Jeong Ju Jeong 多媒體裝置藝術,其建構的的裝置與構圖背景搭配規律的光線變化,讓人欣賞光的浮動之美;而香港知名攝影師唐景鋒近期的複合式媒材攝影作品,融合真實影像和不同媒材的創作,也將在絕版影像館的展間中悉數呈現。 

18_gallery_chosun_jeong-ju_jeong_haedeun_museum_-_middle_hall_267x167x45_12inch_monitor_3d_animation_2019

山本功巳 (Kumi Yamamoto)帶領M.Y.KU ART PROJECT 畫廊、和其攝影創作《Time seen in the past and future Go to the dune》(過去と未来に見る時間 砂丘に行こう1),受超現實主義影響,將達利那知名的「融化時鐘」變成「西瓜時鐘」,透過所攝影像的拼貼重組,呈現詭譎如夢境的超自然異世界,體現超現實影像的新美學魅力。

_20_M.Y.KU Art Project_山本功巳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以構築健全的藝術交易平台為目標,歷經一年的籌備後再次回歸,展出涵蓋跨時代、跨界、甚至跨媒材的多元藝術作品如平面、立體、攝影、裝置藝術以及潮流行公仔等,除提供資深藏家一個廣闊的藝術交易平台,新手也得以用更簡易的方式踏入藝術收藏市場,讓台灣在亞洲的藝術版圖中,擁有更臻完善且暢通的藝術收藏體系與藝術家發聲的舞台,使藝術交流越發暢通開闊。


ONE ART Taipei 2020 藝術台北

博覽會地點:台北西華飯店14-16樓(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1號)

時間:2020年01月18日(六)- 01月19日(日)12:00-20:00

https://www.facebook.com/Onearttaipei/

via ONE ART Taipe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一座「理想的城市」是什麼樣子?藝術是否能促進生命的循環與再生?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透過木構沉浸劇場、義式迷宮花園、經典文藝復興畫作等展出,以當代手法回應理想城市的定義。

當代的「理想城市」為何?

2025大阪世博會義大利館主題為「L'Arte regenera la vita」(藝術使生命重生)。義大利館表示,藝術的定義很廣泛,而創造力更是不拘一格的;而義大利設計之所以享譽全球,正是因為他們「用手思考」的創意力。該展館由建築師Mario Cucinella設計,秉持著「以現代手法重新詮釋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概念,打造劇院、廣場和花園等場域,並於曲面牆展示文藝復興時期作品《The Ideal City》。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The Ideal City》是三幅極其相似的畫作,其作者被推測為不同人,但至今未能確定作者身份;畫作誕生於15世紀左右,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完美城市比例的理論。義大利館期望《The Ideal City》的展出能引發觀眾反思人類、自然、永續性與生活,重新想像一座「理想的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木造沉浸劇場、義式迷宮花園

觀眾將穿越一座大型門廊來到義大利館,展開他們的體驗。以木材建成的劇院,展示著義大利的藝術、工藝與文化故事;展館頂樓則是以當代視角重塑經典的義式迷宮花園,工整的幾何設計中,裝飾著雕塑、噴水池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館內的每個物件,無論是材質上、設計上、技術上都經過精心規劃,能在世博會結束後被再生再利用,無需進一步處理;這也呼應了義大利館的主題「藝術使生命重生」。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梵蒂岡館同步登場

此外,本次大阪世博的梵蒂岡館也由義大利館主辦,設置於義大利館內,是為世博會歷年首見的情形。在展館中,梵蒂岡將帶來卡拉瓦喬的名作之一《Deposition》(埋葬基督),該作象徵著愛、虔誠和信仰的改變力量,並在建築師Mario Cucinella所設計的空間中,凸顯出對於希望與和平的願景。透過展覽和藝術裝置的獨特視角,梵蒂岡館期望將「美」化為催化劑,團結人們走向精神復興的未來。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Caravaggio, Deposition(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此外,梵蒂岡館也特別設計了充滿日式風格的視覺識別,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化與西方天主教元素,將聖伯多祿大殿與日本的太陽標誌結合,傳遞普世流通的視覺語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隨著2025大阪世博開幕日將近,各參展國也紛紛宣布自家展館的建築設計與展覽亮點,其中瑞士館以充滿特色、輕盈通透的球體建築而備受矚目,更將以經典卡通《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為主題帶來一系列展出。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3大亮點整理

01/4大展區將科技融入藝術體驗

瑞士館以擴增人類(Augmented Human)生命(Life)星球(Planet)為題,在一座座透明泡泡中展現創新與創造力。場館共分為4大展區:

第一展區展示一系列巨大的剪紙裝置藝術,空間中散發著Firmenich特別為瑞士館設計的香氛,週遭環繞著壯觀的瑞士自然風景;第二展區邀請訪客分享自己對未來的願景,並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這些想望化為充滿活力的藝術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一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二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第三展區每兩個月會更換一次,呈現當今的技術進步與突破,展間設計為未來主義風格,描繪出一個結合藝術與科學的虛構未來世界;第四展區則強調瑞士的文化面向發展與創造力,最後遊客還能帶走許多瑞士紀念品,如木製玩具、地區限定口味的KitKat、雀巢咖啡等。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三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紀念品商店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02/綠意盎然的超輕型球體建築

瑞士館由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打造,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場館由五個綠意盎然的球體組成,場館內外都種植了大量植栽。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共有兩層,分別選用不同顏色的材料,外層為亮色的ETFE、內層色彩較暗,營造由外而內的觀展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在場館內外種植大量植栽(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總重只有400公斤(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同時,瑞士館也將成為世博會上生態足跡最小的展館。這些球體外殼的總重量僅有400公斤,是傳統建築外殼的1%,只需兩到三輛載貨腳踏車就能運送。不僅如此,這些材料還可以回收,在世博會結束後重新製作成家具等產品。

03/《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主題企劃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雖然是瑞士文學作品,但相信多數人都是從日本版卡通認識這個故事;也因為如此,這齣作品成為本次大阪世博瑞士館的焦點之一。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也是本次瑞士館的主題之一(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位於瑞士館頂樓的「Heidi Café」,提供結合日式風情的瑞士特色料理,並搭配精選的瑞士葡萄酒;員工則身穿瑞士品牌BALLY的制服,以多國語言接待訪客。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場館頂樓的「Heidi Café」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另外,瑞士館也將於4月22日舉辦一場特別放映活動,以《My Name is Heidi》(私はハイジです)向這位阿爾卑斯山的少女致敬。這場展演由日內瓦藝術設計學院(HEAD)製作,結合時尚、平面設計與動態影像,連結過去與現在,將主角小蓮重新塑造為具有當代意義的經典角色。

根據瑞士館團隊宣佈,場館結構將於2025年1月全數完工,而內部裝修則則預計於3月中完成。

2025大阪世博

日期|2025/4/13–2025/10/13

瑞士館官網|https://vitality.swiss/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