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國際服裝設計史,不同國家出現的時裝革命運動, 常見到令人驚奇的美學觀點產生, 有人在復興及傳承精緻時裝工藝(Craftmanship),有人挑戰保守時裝美學觀(Anti-Fashion),有人則訴求解放身體自主權(Physical Autonomy)。
在西方,不論美術史或時裝史,每個經典輝煌年代,皆會出現不同時代的「-ism」,某某主義。比方觀念藝術的起源「達達主義」(Dadaism),時裝史上80年代的「自我主義」(me-ism),都對後世造成革命性深遠影響。
但你是否好奇,台灣的服裝設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樣的背景,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穿著需要設計,裝飾需求大幅增加?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稍微把時間拉回到80年代。
對傳統的反動
80年代,是冷戰的第三階段,當時的人們對於國際敵對氛圍的厭煩達到極致,但這樣衝突的氛圍反而造就了時裝史上最離經叛道的經典盛世,許多劃時代顛覆性作品都是在80年代出現,服裝也是設計師們傳播自己的內心思想的表現。
第一把火點燃於英國的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1981年3月,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 Westwood),發表了生平第一場catwalk show「海盜」(Pirate),她將70年代崛起的龐克元素搬上神聖不可侵犯的伸展台,這位非正統服裝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在英國引起正反兩極大論戰,衛道人士攻擊她的作品鄙俗、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有人批評她永遠進不了美術館及博物館。
緊接著第二把大火, 則發生在1981年4月的巴黎洲際酒店。同樣非服裝科班出身,自學服裝設計的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科班出身的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在當時聯手丟出了一顆時尚原子彈。
兩位當時在歐洲默默無名的日本服裝設計師,在強調女性曲線美為取悅男性而存在的歐洲保守時尚界審美觀,以大量黑色服裝為主色系亮相,代表喪服的黑色、當時被歐洲視為大禁忌。其中川久保玲在服裝上的不對稱、曲面狀出現一堆大小不一的破洞,看在保守人士眼裡,完全無美感可言,這靈感來自日本傳統美學裡不規則及缺陷文化,但招致歐洲保守衛道人士批判為「乞丐裝」,媒體也將其戲稱為「廣島美學」(Hiroshima Chic),諷刺衣服上的許多大洞,看起來就像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災難現場,更在秀上被觀眾批評滾回日本。
受到川久保玲與山本耀司的啟發,1987年,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的校長琳達‧洛帕(Linda Loppa)帶領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來到倫敦時裝週,因而點燃第3把大火。由於缺乏經費只能租借破卡車,以簡陋燈光,搭起粗糙的伸展台,但其前衛的設計卻造成時尚界瘋狂,之後開始在90年代崛起歐洲。爾後加入之校友馬丁‧馬吉拉(MartinMargiela)更在日後成為世代領頭羊,反時尚的風格,加上不接受媒體採訪,是時尚界絕無僅有且最難捉摸頭號人物。
誰也沒想到,80年代,接續三波獨立設計師的反時尚浪潮,對於日後的時裝界帶來巨大影響。這些設計師,企圖抵抗過度精緻與傳統思維的美感。在保守的時代提出反動,除了需要勇氣,也需要深厚的美學與服裝工藝基礎。
他們認為,唯有透過堅實的美感與技術,才能經由服裝提出反傳統的時裝美學新觀點。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出身中產階級的設計師敢於挑戰時裝產業現狀,某種程度也意謂上層的精英時尚(elitist fashion)逐漸衰退。
80年代重要服裝設計師的共同點就是透過時裝的語彙將「批判與諷刺」轉化為個人的美學觀。或許傳統派覺得反骨刺眼,但換個角度來看,它們的作品就是對於系統體制與固有美學的挑戰。
日本服裝設計圈的團結
為了建立二次大戰後的日本時裝產業運作,1985年7月,當年48歲的三宅一生邀請44歲的川久保玲、42歲的山本寬齋(Kansai Yamamoto)、60歲的森英惠、43歲的山本耀司,與52歲的松田光弘(Mitsuhiro Matsuda),6人成立了東京時裝設計師協會(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Tokyo;簡稱CFD Tokyo),這也是影響日本時裝史的重要事件。六位平均年齡四十八歲的服裝設計師,為了撐起日本時裝產業,不吝分享經驗,日本服裝設計師為產業堆砌起的團結與使命感,值得臺灣學習。
而70~80年代,獨立服裝設計師的崛起,以及日本時裝界的團結,就是直接影響臺灣第一代獨立時裝設計師興起的時空環境背景。
文章未完,點選下方頁次繼續閱讀
文|莊國琳
SHAO YEN前共同創辦人,曾擔任旅英設計師陳劭彥經紀人。
時尚專欄作家,長年觀察並書寫藝術與時尚界的產業發展脈動。
盧淑芬 × 莊國琳|穿上時代的樣子,台灣服裝設計的過去與未來
時間:2021/11/14 (日) 14:00-15:30
票價:免費Zoom線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