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台灣建築是什麼模樣,它又存在著哪些歲月歷史呢?就像是探索「家」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策劃《家.流動與安住:台灣住屋建築風景之一隅特展》,藉由展覽逐步建構台灣建築史,並向一般民眾推廣建築文化。
是有大面玻璃落地窗、有著紅磚屋瓦老式風情的住宅,還是現代摩登的簡約住所,家的建築不僅反映出不同時代的社會環境與文化變遷,更是藝術文化重要的一環,在文化部的推動促成之下,臺史博辦理了第一檔與建築相關的展覽,以「家」為出發點,家是繁衍、庇護下一代重要的地方,為了造「家」,後續才有「建築」這些語彙產生,也得以連結家與聚落、街區、商業、交通等社會文化發展的多元面向。
本次展覽也是臺史博首度移師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出,從常民文化、親近大眾的角度切入,談每個人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的「居住」、「住屋」(家屋)議題。展覽依時序分為五大單元,看見多元豐富的「臺灣家屋歷史切片」、日本時代法治介入家屋的「現代性X住居治理」、戰後「漂流X迫留」的無奈、「甜蜜家庭X理想住宅」的家屋商品化現象,最後則是重新回望土地的「當代住屋風景」。透過片片家屋風景,重新理解臺灣歷史與社會,並邀請觀眾一同思考當前社會中關於「家」的種種議題,共同參與建構台灣建築史。
展覽以一部情境式紀錄影片作為展覽的核心,文本與文物環繞著核心區域配置。在展區外,遊客可以直接感受核心空間的聲音與影像,用熟悉的方式引導停駐體驗。
核心區設計為三面環景投影空間,外有54組雙層白色烤漆鋼管旋轉圍繞,展場外可以看見環景影片被反射在白色鋼管上,在鋼管上也可看見環境光的色溫在白天呈現溫暖黃色,到了傍晚呈現微涼的藍色,像是一塊白色畫布映射一天環境的變化。
展覽四周牆面的素材是建築工地常見的模板,構築出一條3.6公尺高的黑色長廊,黑色模板呈現出施工中的樣貌,隱喻家屋形式是不斷演變積累的過程,日光燈常見於工地現場,線性的安排成為進入時光廊道的引導,觀眾順時針瀏覽於時間長流中各式家屋的模樣。
黑色長廊中跟著白光,身體在移動中體驗空間的收縮與開闊,在開闊的展區使用溫暖的黃光讓人停留,模板牆上保留老屋的窗景,將戶外景緻引入展場。最後經過光影交織的迴廊,回到核心區,影片帶領觀眾走過家屋的片片風景,看見「家」的各種面向以及人與家的親密關係。
臺灣家屋歷史切片
台灣擁有不同國度、族類的人群於此流動與安住,構成了島嶼家屋建築的基因庫。原住民的營造知識、橫渡黑水溝的漢族文化、清領因開港貿易帶入的西洋元素、日本時代的和洋折衷樣式,都是家屋歷史的重要切片。
現代性X住居治理
日本時代,為求有效運作現代性的治理機制,人民成為國家機器度量的對象,家戶成為統計模組。從此家的空間與行為,進入國家法令規範的條文中。
漂流X迫留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國共內戰烽煙升起。1949年,分出了中國、台灣,引動逾百萬戰爭移民至台,「家」被迫割裂於海之兩岸。隨軍隊抵臺的軍眷,多在日遺宿舍、學校、寺廟尋建容身之處。後由軍眷管理處以「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管理其居住系統,即所謂大眾熟知的「眷村」文化。
甜蜜家庭X理想住宅
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位處美國太平洋防線的要角,1951年,美國華府批准對台軍援政策。美國文化思維開始隨之進入臺灣,而美式家庭生活被建構等同「現代與進步」。在萬仁導演作品《蘋果的滋味》中,反映當時社會存在的「美國現代化」之仰望。
當代住屋風景
1980年代,台灣很忙。經濟飛躍、社會運動劇烈衝撞、政治逐步開放。風浪於外,內心更需要錨。1990年代後,反思台灣定位的本土文化浪潮,從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襲捲四方。
臺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臺史博相當榮幸有機會辦理這個從家出發,探討台灣住屋建築的展覽。透過整理台灣住屋建築歷史脈絡與社會變遷,不僅呈現台灣社會變遷過程中,台灣住居建築發展的重要軌跡,甚至反映國際環境之關係,如冷戰時期的美援如何介入台灣的住宅政策等。建築特展除了探討臺灣家屋建築的風格流變,更企圖從台灣歷史與社會文化之視角,挖掘影響台灣住宅建築發展之關鍵,並找尋其面向未來環境的可能性。
家‧流動與安住:臺灣住屋建築風景之一隅特展
展期:2020/01/17 - 2020/03/01(除夕休館)
開放時間:11:00 - 18:00(最後入場時間17:30)
https://www.nmth.gov.tw/exhibition_48_419.html
攝影:李易暹攝影工作室YHLAA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via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