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女力再現!自1979年開辦首屆獎項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綜觀過去逾40載的得獎名單中,僅有三位女性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妹島和世、西班牙RCR建築的Carme Pigem名列其中,如今隨著新年度2020普利茲克獎得主揭曉,發跡自愛爾蘭都柏林,共同創辦Grafton Architects格拉夫頓建築事務所的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和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雙人組建築師,則替21世紀建築史寫下嶄新漂亮的一頁!
兩人名氣或許不若明星級建築師來得知名,然而雙姝一直以來的成就同樣是有目共睹,像是2012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2017湯瑪斯傑佛遜建築獎、2018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2019愛爾蘭皇家建築師學會RIAI終身成就獎,以及2020英國RIBA皇家建築金獎等肯定外,如今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再再證明了自身實力。
「建築堪稱地球上最複雜、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能成為一名建築師榮幸之至,更不用說獲得這個獎項,是對我們建築信念的極大認可」伊馮法雷爾
在建築領域並肩合作逾40年之久的兩人,其建築風格清晰反映了普利茲克獎的宗旨「以所有的建築作品致敬建築藝術,為人類社會做出持續貢獻。」;相識於學生時代,兩人同樣就讀都柏林大學(UCD)建築學院,1978年時兩人與另外三位夥伴攜手創辦以都柏林作為基地的Grafton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其名稱源自於市中心街道,同時也是事務所第一間辦公室所在地,都柏林成就了她們對建築的態度,而她們則實際塑造都柏林現代建築的模樣。
「為了表彰她們對待建築及創作方式永不妥協的敬業實踐,對合作的堅韌信念,對同行的慷慨分享——尤其是在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等活動中的表現,為了她們對追求卓越建築的長久承諾,對環境擔負責任的創作態度,她們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同時對各個項目地點的獨特性兼收並蓄,綜合上所述因由,我們決定將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授予伊馮法雷爾和謝莉麥克納馬拉。」2020年度評委會在評審辭中寫道。
建築作品多在愛爾蘭,這片山脈綿延、懸崖遍布的島國,愛爾蘭得天獨厚的自然地形,無形中成為培養她們對每個地形地貌、氣候變遷和自然環境的敏銳感覺養分。她們對建築設計始終保持著豐富用意,但又懂得適度;優化城市並增加可持續性發展來回饋當地的需求。在發想一幢建築時,她們深入研究並理解建築所在地的環境肌理,憑藉敏銳洞悉力、開放且充滿好奇心的探索精神,以及秉持對文化和氛圍的深刻尊重,在力量與精緻之間求得平衡,形塑出最理想的建築樣貌。
兩位建築師向來關注建築內部和外部之間的對話,這一特點體現在公共和私人空間的融合,以及富有深意的建材選擇和建材本身上。法雷爾解釋道:「我們在工作中要做到的,是了解各個群體的不同公民意識,並嘗試找到一種架構來應對其中的相互重疊,從而加強彼此之間的關聯。」;兩人同樣亦是比例運用的大師,希冀在宏大建築物中能以人的比例保持與環境的親密感。像是愛爾蘭納文的索爾斯蒂斯藝術中心( Solstice Arts Centre,2007),波浪形劇場地面讓觀眾和表演者之間形成了物理空間的親和貼近。建築原先位處納文市場中心的停車場,傾斜地形使讓她們將其塑造成人造岩石般,並藉由上下兩個幾何狀建築體相接,黑色岩石建材搭配下方通透明亮的玻璃窗,在視覺上豐富並消弭原先的空曠廣,亦成為城鎮新地標。
麥克納馬拉表示:「建築是人類生活的框架,。它為我們提供棲身之所和歸屬感,並將我們連接到外部世界,這可能是其它空間塑造學科所無法做到的。」,法雷爾補充說:「這行的核心在於發自內心地相信建築至關重要,這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文化空間現象。」。
愛爾蘭都柏林的北國王街住宅(North King Street Housing,2000)
建築有意識地規避了外部設計元素,因此與鄰近倉庫的克制感產生呼應。
都柏林大學愛爾蘭城市研究院(Urban Institute of Ireland,2002)
位於整個校園建築群的邊緣,陶瓦、紅磚和花崗岩基座構成了這座可持續建築的「工藝建築」,材質對比的折疊變化營造出視覺趣味。兩層樓高的建物,由實驗室和研究室組成,從東西方向上的分層來看,上層的天窗朝向西北整齊排布,形成一組對比鮮明的窗格,產生了令人驚嘆而有趣的空間複雜性。
|
|
洛雷托社區學校(Loreto Community School,2006)
坐落於愛爾蘭多尼戈爾郡的小鎮米爾福德,由四大主體建物構成,包括科技翼樓圍繞著餐飲、集會區域,另有教學樓和運動場館,建築起伏的鍍鋅板屋頂與當地引人入勝的坡地景觀遙相呼應。
|
|
愛爾蘭都柏林財政部辦公樓(Department of Finance Dublin,2009)
建築選用本地石灰石製作的厚板,為整體賦予了力量感。凹入或與立面齊平的窗戶,其下方均設有格柵,使得新鮮空氣能夠在整個建築物中流通。建築物在各個立面均有開窗並非這座城市建築的典型風格,能夠提供全景視野。
|
|
多以愛爾蘭當地為主的兩人,2008年位義大利博科尼大學所設計的經濟學院,是她們海外首個建築項目,而此作也讓她們一舉獲得2008世界建築節的世界年度建築獎殊榮, 此後,在法國和秘魯等地皆能看見其建築風格蹤跡。
義大利米蘭博科尼大學經濟學院(Universita Luigi Bocconi,2008)
在居住者和生機勃勃的城市之間建立起社區,通過一樓的公共空間,並延續至室內及其上方遮蓋的浮動頂篷,擴展到了垂直分佈的校園之外,讓路人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
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University Campus UTEC Lima,2015)
被譽為「現代馬丘比丘」,校園位於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地點,一側是陷在深谷裡的高速公路,而另一側毗鄰居民區。她們的設計成果是一棟垂直佈局的退台式建築,同時與地形和氣候的要求相呼應。其中的開放空間旨在自然引入來自海洋的清涼微風,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空調的需求。 點此看更詳細介紹
|
|
倫敦金斯頓大學學習中心(Town House Building, Kingston University,2019)
作為大學正門試圖將校園與當地社區聯結起來的新門戶,將包括學習資源中心、舞蹈室、庭院和咖啡館等設施。建築內部由多個彼此連通的寬敞大廳構成,在物理和視覺上相互重疊交織的兩層和三層空間穿插其中。入口大廳幾乎垂直挑高至屋頂,樓梯彷彿懸吊於地板之間,創造出雕塑般的藝術質感,又同時將建築各層緊密編織在一起。
|
|
法國巴黎帕萊索的礦業電信學院集團(Institut Mines Télécom,2019)
開放空間、窗戶、玻璃幕牆和開放式天花板的大量運用讓自然光漏過房間前的走廊,令人們感覺光線穿透了樓宇內部大大小小相互交錯的各種空間。
|
|
法國圖盧茲第一大學經濟學院(Université Toulouse 1 Capitole, School of Economics,2019)
磚砌支撐、坡道和庭院是圖盧茲這座城市的象徵,城裡遍布著橋樑、牆壁、長廊和石塔,因此她們用隱喻方式將之帶入建築設計之中;由於校園位於運河轉彎處,為了提供舒適宜人的研究和教學場所,在設計每個空間時,都確保具有良好通風與自然採光的特性,而光影與河川映照,更成為特別最天然的妝點景致。
|
|
photo courtesy of Grafton Architects 、Ed Reeves、Iwan Baan、Dennis Gilbert、Federico Brunetti、Alexandre Soria
via Pritzker 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