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專業景觀設計師的吳書原,知名代表作不少,像是台中花博植栽策畫、台北「西區門戶計畫」三井倉庫歷史建築景觀設計都出自他之手。但當我們問起,最滿意的植物景觀作品是哪件?他毫不遲疑地說:「當然是我家的屋頂森林啊!」
吳書原的家前後各有開闊的大窗引進透亮的日光,屋子的前方面溪,後方則被市郊的綠山環抱,位在台北能有這樣大隱於市的位置,簡直夢幻。「當初我們看了20、30間房子,因為喜歡周圍的自然環境,才選上這間老公寓,再自己設計改造一番。」
拾階而上屋頂空間,在眼前展開天台上滿滿的植栽,說是森林般的存在,也完全不誇張。說起對植物的喜愛,或許從吳書原成長的記憶裡就埋下種子,「台南老家有一片花園,母親很喜愛園藝花草,對於植物有種莫名的親近感。」而當我們坐在屋頂森林中聊著,吳書原的三個孩子和米格魯穿梭在花樹間跑跑跳跳,自由自在得很。在這片屋頂森林裡,自由自在的不只是孩子和狗兒,還有棲住在此地的樹、花、草、蕨類。
改變人造景觀 擁抱多樣植物生態
「芳香萬壽菊、紙沙草、檸檬桉、普賢象櫻、河津櫻、毛地黃、梅葉冬青⋯⋯」吳書原熟悉地喊著一株株品種各異的植物名稱,一連串的花樹名稱,讓我們筆記都快來不及。「大學念的景觀設計是農學院,考植物的嚴謹度就像醫學院,圖桌上放20種物種,跑圖桌辨認被大家捏爛的一小角植物葉片,還要背拉丁學名。」吳書原謙虛地笑說,雖然比不上合作過功力深厚的植物學家,但對植物如數家珍,的確是身為景觀設計師的基本底子。
在先前策畫台中花博植栽的過程中,吳書原曾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跨機構合作,也讓他對台灣先天優越的氣候環境和後天保種與農改實力深有感觸,「台灣有1萬多種物種,是冰河時期後期世界上很重要的物種資料庫,因為是北回歸線經過的海島,加上劇烈的地形高度變化,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200多座,伴隨著氣候變化和植栽群像,衍生出很多特有種。我們的植栽數是全世界第一名的豐富,明明有1萬多種植物,但過去台灣這40年,因為產業結構的關係,常用的景觀植物只有30、40種,非常可惜。」
擁有在台灣打下的景觀及植物紮實基底,加上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景觀碩士及於倫敦多年工作的學經歷,讓吳書原對於景觀植物的觀念,有著遠多於視覺感官的深刻認知。「台灣的景觀設計是從園藝過渡出來的,我的想法就是要跳脫過去這領域40多年來,大家對塑造人造景觀的態度,我們過去都只是為了人的視覺,整理成花團錦簇的樣式,但這是沒有生命的,不會跟著四季變化。花園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植物的棲地,從土地長出來的植物花樹,才是最真實。」
物種均衡的野派花園
屋頂花園完全是他個人景觀植物哲學的實踐,「現在屋頂植物們生長的樣態,就是我理想的樣子!我喜歡它們物種多樣的奔放感,甚至可以成為生物的棲地。因為後面是山,前面是溪水,鳥、蝴蝶、蜜蜂會在這裡棲息,像是跳島的概念。」在吳書原心目中,如果家家戶戶都可以將屋頂變成如野放般的植物棲地,自然就能吸引飛鳥等自然生物,成為環境生態一環。
吳書原
畢業於英國AA建築學院,為英國皇家景觀建築師協會副會員(ALI)、目前於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系擔任助理教授,在倫敦及台北已累積多年跨國之工作資歷,執業尺度包含都市、住宅開放空間及公園之規畫與設計,期許以在倫敦多年之經驗,豐富的國際視野為業主提供新的觀點及動力。
文|方敘潔 攝影|張藝霖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