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賦予媒體產業一個身分的話,它很像社會觀察家,製作的議題不僅要反應當下,也要能帶有對未來的想像。La Vie從雜誌出發,如今無論在紙本或數位平台,都能閱讀到La Vie在生活風格、設計文化、國際趨勢的豐富內容。在迎向第16個年頭之際,我們決定從Logo設計開始,賦予La Vie更當代的品牌風格與形象。
Logo是一種身分與性格的表徵,透過字型的樣態可以傳達品牌的價值,不論是新Logo中,霸氣充滿絕對的V、對於事物充滿感知與好奇的i,以及友善、充滿包容性的e,都代表著La Vie的個性:有觀點、有態度、挖掘議題的渴望、希望將好內容帶給所有人!
新生後的La Vie,將呈現更迷人的閱讀節奏與視覺空間;此外,在La Vie不變的核心價值上,「觀點」會變得更重要,將宏觀的國際視野、也更細緻地貼近本地文化,無論在紙本或是數位,閱讀的體驗感與議題思考,都將滾動式打開你的思維。
經歷8個月的獨一無二新Logo
負責操刀新Logo的洋蔥設計,如何在短短5個字母中,藏入豐沛的訊息與彩蛋?洋蔥設計創辦人黃家賢(Andrew Wong)談起過程,彷彿經歷了一場大冒險般激動:「這個過程真的可以當作一個教材來介紹啊!」
洋蔥團隊特別針對La Vie品牌的屬性量身訂製而成,字體稍具厚度與份量,展現La Vie多年來對內容品質的堅持,設計團隊從La Vie編輯們每一次發想議題時的那股好奇心,以及採訪撰稿過程中的創意與知識為設想,打造出具有獨特細膩巧思與細節的5個字母:字型中無論是垂直、水平與曲線,都經過設計團隊縝密思考,「不要問我這是什麼字體,純手工打造。」黃家賢幽默地說。
|
|
字體會說話,舊款La Vie Logo源自Bodoni Roman,而新款則是獨一無二的tailor made,源自「人文主義無襯線體」,新Logo以黑體為基底,降低了大小寫字母的高度對比,藉此縮小L與a之間的負空間,使整體看來更加穩重飽滿。在La Vie這個單字中,L、V、i相對冷靜,而a與e則較有個性,容易成為視覺焦點。a的開頭和e的收尾也經過精密計算,微微傾斜的e,展現玩心不滅的特質,為新的La Vie Logo留下一個帶有俏皮與自信的收尾。
雖說a與e容易成為視覺焦點,但在新Logo中,達到畫龍點睛的主角其實是i──源自Gill Sans Ultra Bold的啟發,這套字體為Eric Gill所設計,在當時盛行權威感字型的風氣下可說是異類,但它的出現就像是新觀點的提出,而洋蔥不僅將i的圓點縮小了,還順勢滑上右邊,柱體上緣做了下凹處理。這樣的設計展現猶如品牌的視野,靈動、具思考性,與La Vie的精神不謀而合。
Logo最終目的是耐看
Logo存在的意義就是被認得,品牌的Logo設計又有什麼準則?
「作為設計媒體的Logo,必須乘載多元的內容,所以它不該只是醒目,更得耐得起玩味,保有相當程度的包容性與穩定性。此外,Logo也是品牌代表,必須兼具識別性以及品牌價值。為了符合這些特質,新La Vie Logo乍看之下不會有太明顯的個性,性格上趨於中性,唯有仔細賞玩時,才能發現其中源源不絕的彩蛋。」洋蔥團隊為了這些元素,內部也歷經了理性導向與感性導向的掙扎,簡單/不簡單、當代/人文、獨特/低調、友善/有自信有態度,這些看似兩面的定義,其實都存在於La Vie的品牌特質中,而這也是洋蔥設計坦言最讓他們感到挑戰十足的原因。
簡單卻又不簡單
「簡單卻又不簡單」(Simple yet Sophisticated),這句話解釋了La Vie多面向的特質,每篇看似俐落深入的報導,背後都得透過縝密的規畫,就像編輯們每個從早上開到下班時間的編輯會議,其中的細節與內涵,都是得花功夫才能維持的品質。身為貼近人們生活的媒體,La Vie既友善又有態度,提供的內容不僅多元、有趣,更呈現出獨特的觀點,就如同呼應La Vie的法文原意「生活」,人生總不會是容易的,透過一步步摸索前進,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這一點甚至在新Logo設計過程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邁入16歲之際,透過觀察、摸索、永遠地與時俱進,La Vie換上嶄新面貌,懷抱著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持續以柔軟靈活的姿態,邀請每位讀者一起在創意的世界遨遊探險,一起用輕鬆的心情閱讀,讓更多簡單又不簡單的議題走進你的日常!
洋蔥設計
成立於1999年,作品橫跨多個領域, 喜歡設計、字體、貓、搖滾樂。曾獲第30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德國紅點、香港環球設計大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台灣金點設計等獎項。也曾入圍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
https://www.oniondesign.com.tw/
https://www.facebook.com/oniondesign/
欲知更多改版後的La Vie,可關注新出刊的 2020年4月號192期
欲購買可點此 https://reurl.cc/g70A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