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被視為道路邊陲物件的人孔蓋,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起眼卻又必要的存在,但它是否只能擁有一種姿態示人?對美感以及細緻度相當執著的日本,則將一個個不起眼的水溝蓋升等成公共藝術,不僅結合城市風情特色,更創造出腳底特色美麗風景;在台灣,近年也開啟人孔蓋美學計劃,像是台中在2017年時就曾為綠川設計專屬人孔蓋,之後也邀來三位藝術家跨界打造,成就另類都會景致。
不過其實早在2012年時,台北市府便曾以台北101、貓纜等觀光地標為靈感打造,但計劃並未持續,如今捲土重來,台北市政府務局水利工程處發起「臺北蓋水」計劃,邀來四大設計團隊,分別在南港、萬華、大同與中正區打造九款特色人孔蓋。
人孔蓋成創意畫布
「臺北蓋水」計劃名稱巧妙地取用「最美」台語諧音加上人孔蓋與水利的依存關係,清楚了當地闡述了計劃核心。企劃邀來樺致形象設計總監楊佳璋出任總策劃執行,並率領Bito甲蟲創意劉耕名、藍本設計吳介民與桔禾創意總監張漢寧,針對北市四個行政區(南港區、大同區、中正區、萬華區),以及深度盤點各地區的人、地、產DNA後,一齊為台北嶄新人孔蓋腦力激盪。
對設計師們而言,人孔蓋設計不該只能做為設計師個人創作的風景插畫,除了講究美學外,更要著重如何將在地元素融合。在無數次開會與反覆調整後,他們從觀點論述的提出、與地方特色連結、人文活動思考的導入、人孔蓋科普趣味,再到四位設計師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等面向考量,決定以特殊視角「Bottom view」,將「最貼近土地視角,從人孔蓋看世界」作為創意起點,用由下而上的仰角特點,為臺北蓋水計劃打造出獨ㄧ無二形象。
由於圖面上每一條繪線、粗細、填色等,種種細微因素都關係著日後人孔蓋使用,像是人孔蓋配色,就經過了48次反覆測試,設計師為求謹慎,特別邀請了台灣專業鑄造廠商,及來自日本相關技術專業人士,參與評估設計圖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
|
臺北蓋水八款特色人孔蓋設計亮點
樺致形象設計創意總監 楊佳璋 X 南港區
|
|
左:「同心共創」,為了成為如今的南港,經歷一次次的努力與變化,利用工廠、辦公大樓、研究院設計出高聳的構圖,代表這地方的完善與全面。 右:「未來。新都。],以人孔蓋視角望南港,構圖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中研院、南港展覽二館以及交通轉運樞紐等元素組成,展現南港未來新時代。 |
藍本設計吳介民 X 中正區
|
|
左:「轉動萬華」,象徵民主的自由廣場,以及北一女及建國中學學生,象徵著集結人文、知識、古蹟於一身的中正區。 右:「有鳳來儀],設計以古蹟北門,及成功高中蝴蝶館,展出之台灣特有種鳳蝶,並以中正區區花木棉花及象徵野百合學運的百合花為主體,展現中正區之特色。 |
桔禾創意張漢寧 X 萬華區
|
|
左:「轉動萬華」,以龍山寺、剝皮寮、紅樓、西本願四個代表性建築為主,切出不同角度,凝聚寺廟、煙火、燈等文化元素。 右:「萬華日夜巡],將濃厚廟會意象透過日巡、夜巡、陣頭等元素,並於畫面切半呈現日與夜巡的特色,簡單的線條及對比強烈的色彩呈現最具文化的萬華。 |
Bito甲蟲創意總監劉耕名 X 大同區
|
左:「摩登古意,趣遊臺北城」,以雨季台北的積水倒影為發想靈感,用仰視的角度並陳雨中的北門和台北郵局,又以鮮豔多元的色彩,為台北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區增添更多活力。 右:「人生求解,癒見大稻埕],以大稻埕帶表建築—屈臣氏大藥局及霞海城隍廟,結合煙火、布、香火和中藥等傳統元素點綴其中,兩側更用筊杯展現了台北的廟宇文化。 |
以上八款加上隱藏版的美麗人孔蓋野將在近期於台北市區亮相,欲知更多詳請可關注 臺北蓋水 粉絲頁。
資料提供:樺致形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