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色不好嗎?在現代社會裡,粉紅色總與女性化和溫柔性格劃上等號,然而本身沒有性別的色彩,為何要將之二分法呢?事實上,這樣的刻板印象,在20世紀才開始有粉色等同於女子顏色的印記,在更早之前,粉紅色其實會聯想到男孩的專屬色彩。
像是20世紀初貿易刊物《Earnshaw's Infants' Department》即在1918年一篇文章提到,當時的社會普遍接受的規則是粉紅色屬於男孩,藍色屬於女孩,原因在於粉紅色是果斷而強大的顏色,適合男孩;而藍色則更加精緻和講究,配女孩更為可愛。不過之後隨著商業策略,漸漸地粉色開始與女性牽扯在一起,而藍色則被挪至男生代表顏色,漸漸形成「男藍女粉」的局面,但粉色命運是否就此底定呢?
|
|
17世紀荷蘭畫家Johannes Cornelisz Verspronck所繪製作品《Girl in a Blue Dress 》(左,1641)、《Andries Stilte as a Standard Bearer 》(右,1640)
英文「pink」是有元氣的顏色
像是紅色或棕色褪了鮮豔色澤,公元前8世紀末的古希臘史詩《奧德賽》(Odyssey )中,詩人荷馬(Homer) 稱粉紅色為黎明的玫瑰色彩,當時是以rosy-fingered玫瑰色來稱之;大眾熟知的Pink直到17世紀末才首次被用來形容粉色,而在不同的語言中,對於粉色描述也各有不同,像是在日語中,粉色可涵蓋了不同明度。
就英文單字來看,pink具有粉紅色、桃色意思。像是in the pink是「非常健康」之意,所以要形容一個人身體健康無恙,能如此說道「My grandmother is in the pink.」(我阿嬷很健康);in the pink也能解釋為「健全」,例如「I'm in the pinkfinancially.」(我的經濟狀況沒問題)。
be tickled pink則是「感到非常高興」,tickle是動詞「逗人發笑」、「使快樂」的意思,所以能夠以此形容「Mary was tickled pink when she received the flowers.」(瑪莉收到花的時候非常開心)。而若因生氣或是過去丟臉的事而面紅耳赤,甚至因激烈運動而滿臉通紅時,一般能以gored形容,但有時也可用go pink來描繪,例如「She went pink again as she remembered her mistake.」(想起過去犯的錯,她又再度感到不好意思)。
藝術、時尚粉色
相對其他色彩來說,粉紅色開始流行起來可是相當近代的事了。曾以粉紅色彩為主,出版《粉紅:一部龐克、美麗又充滿力量的色彩史》(Pink: The History of a Punk, Pretty, Powerful Color)專書的紐約流行設計學院博物館館長Valerie Steele,她認為粉紅色是一種意義不斷在改變的顏色,「歷史歲月對它的看法也是如此」。
|
|
(左)18世紀英國肖像畫家Thomas Gainsborough 作品《The Pink Boy 》;(右) 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Giovan Battista Moroni作品《Portrait of Gian Gerolamo Grumelli》
粉色是文藝復興時期眾多畫作中常見但並未流行的色彩,多用來描繪皮膚、四肢軀體色彩,它代表的不是柔弱嬌嫩,而是堅定強大的意志力;而粉色也常見於宗教畫作之作, 如下圖13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Cennino Cennini之作《Madonna and Child》。
▶迪士尼公主偏愛藍裙?Pantone色彩專家解釋「藍色」神奇魅力
至於粉紅色的崛起最早可追溯至18 世紀中葉,這個當時還不具陰柔標籤的顏色,其實比較常與陽剛和軍事氣息聯想於一塊,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時並未有男藍女粉的概念。在18世紀的法國宮廷,打扮入時的貴族,不分性別,都流行穿粉紅色,當然,之所以盛興,主要是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Louis XV)情婦龐巴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影響,這位粉紅色狂熱者,當時法國瓷器製造商Sèvres刻意打造一款粉色商品,並將之取為「龐巴度粉紅」(Pompadour Pink)。由於王室加持,粉色風靡一時,不僅男女貴族喜愛,更不時出現在居家裝潢與洛可可(Rococo)創作之中,像是Jean-Honoré Fragonard所繪製的《鞦韆》(The Swing)正是最佳例子。
|
|
若你想從近代影視作品窺探,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尼生平為故事背景的電影《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則同樣在片中描繪當時洛可可風潮正夯的粉紅流行氣象。
畫家生涯風格多元的大師畢卡索(Pablo Picasso ),除了廣為人知的藍色時期,也有粉色調的玫瑰時期,之所以變得粉紅,最大原因是當時他身陷粉色戀愛之中,揮別憂鬱走向青春愛戀。當年他邂逅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在小閣樓中創作的畢卡索完全浸潤在甜蜜愛情所帶來的魔力,而那時畫風也更加詩意,儘管人物表情冷漠,但線條卻生動活潑。
|
|
▶畢卡索長相究竟為何?集結傳奇藝術家15至90歲風格迥異的自畫像!
在印度,粉紅色從來就沒有從男性的傳統服裝中消失過,美國傳奇時尚指標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更曾表示「粉紅色正是印度的海軍藍。」(Pink is the navy blue of India );而墨西哥傳統服飾上的粉色「墨西哥玫瑰色」(Rosa Mexicano),更是不少藝術家與設計師常做為靈感的亮麗色彩。
身為Coco Chanel女士事業競敵的Elsa Schiaparelli,其1937年時為自身時裝品牌Schiaparelli所創造的「Shocking Pink」,強烈色彩襯上時裝設計著實讓人大開眼界,驚豔不已。而她也憑藉開創大膽色彩,擺脫以往時尚拘束呆版的配色而脫穎而出。1952年時,這位因粉紅色而聲名大噪的設計師,也受邀為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操刀戲服,其為女主角莎莎嘉寶(Zsa Zsa Gabor)所設計的粉色禮服,溫柔堅毅之餘,也增添了性感形象。
|
|
若說起影史上最為知名的粉紅造型,大概非屬《紳士愛美人》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中,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那一襲平口粉色禮服造型,經典裝扮更成為瑪丹娜金曲「Material Girl 」MV中致敬的造型。
由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主演的《甜姐兒》(Funny Face),更是高唱「Think Pink」讚揚粉紅才是最流行的時尚色彩。
但粉紅色是否自此象徵著嬌弱,需要備受保護呢?隨著性別平權意識抬頭,大眾流行文化中也漸漸開始翻轉粉色的印象,像是《金髮尤物》(Legally Blonde)裡總穿著粉紅套裝的女主角艾兒,便企圖扭轉金髮搭配粉紅色等於腦袋空空的印象;經典YA喜劇《辣妹過招》(Mean Girls),則將甜美粉紅色抹上一絲邪惡趣味,彷彿告訴人們「穿粉紅色也不是好惹的」,多年來更讓人只要到了星期三,就約定要一起穿「粉紅色」(On Wednesdays we wear pink! )。
當然,好萊塢電影裡也不乏穿著粉色服飾的男性角色,像是以1920年代美國為背景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劇中蓋茲比穿著成套淡粉色西裝,儼然是當時花花公子最時尚的代表。
千禧粉搶進時尚界
「粉紅色美麗而充滿力量,就像當初 18 世紀那樣,我們正在重新建構粉紅色」Valerie Steele說道。
做為色彩權威的Pantone(彩通),2016年度色彩代表色即一口氣選擇了「玫瑰石英」(Rose Quartz)和「寧靜藍」(Serenity),除了色調能帶來安撫效果外,舒爽明亮的色彩更充滿能量,希冀打破二元性刻板觀念。「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性別越來越不鮮明的時代,這兩個顏色能夠完美詮釋兩性平等與性別之間的流動性。」Pantone如此定義闡述。
也因為這兩個顏色熱潮,隨之在時尚流行文化掀起話題的則是千禧粉色(Millennial Pink),並開始在男性時裝界引起流行,逐漸消弭粉色及男性間的衝突,粉色開始成為能在男女之間互通的中性色調。不過這僅一個世紀之久的色彩現象,要想徹底跳脫出粉色既有的刻板枷鎖,撕去日積月累的色彩標籤,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但不可否認的是,粉紅色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有點曖昧不明,卻擁有不同面貌的色調,恰巧也代表了更為多元、複雜,性別平權更加往前邁進的新世代。
|
|
圖片來源:Wiki、Pinterest、GUCCI、Stella McCartney、博偉影業、華納影業、二十世紀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