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4月號《策展的門道》
他說廣告設計不應該服務業主、他大膽解構字形與鉛字印刷排版、他隨手取用生活物件,將現成物拼貼成劇照般的書封主視覺,他是黃華成,一個如謎一般,我們都不夠認識,卻一定得認識的台灣1960 年代前衛文藝的代表人物。
該怎麼介紹黃華成這號人物?廖小子說,黃華成是他最欣賞的台灣設計師;《新活水》雜誌設計師洪彰聯說,在他心目中,黃華成的態度就是龐克。而如果你對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脈絡有興趣,或許也曾經在藝術、設計、劇場、文學、電影等不同領域的資料裡散見過黃華成的名字,活躍於1960年代的他,不僅在1962年辦過台灣第一場設計展《黑白展》,吸引8,000多人觀展轟動一時;他設計的《劇場》雜誌早已是許多台灣當代設計師心目中的重要作品;自1970年代起,為遠景出版社設計的大量書籍封面,更奠定了他台灣現代書籍設計家的地位。在那個年代,他是台灣少見的跨領域創作者。
照理說,這麼一位走在時代前沿的跨領域創作人,應該擁有更高的知名度,然而或許因為他離世得早,或許也因為他生性習慣與各領域保持一定距離,使得關於他的相關研究一直不夠全面。而這也是今年春天即將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未完成,黃華成》回顧個展過程中,對策展人張世倫而言的最大挑戰。「黃華成在很多層面上都像個謎,他的創作超前那個時代,又以觀念類居多,實際留下來的作品少,加上他常用化名發表作品,要在零星破碎的史料中理出全貌,非常費工夫,這也是先前很多人想為他辦展,卻一直未成的原因。」張世倫坦言。
1935年,黃華成於中國南京出生,1996年於台北逝世。青少年時期的他,在戰亂中舉家遷居台灣,1958年從師大藝術系畢業後,很快地成為1960年代台灣現代藝術的指標人物。雖然是藝術科班出身,但當時台灣的大眾傳播媒體初興盛,張世倫指出,「對包括黃華成的許多相關科系學生來說,進到電視、電影、或廣告公司擔任美術設計,就像是到當代的google工作一樣,讓人躍躍欲試。」不只因為新傳播技術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黃華成(和同期的文青們)也希望在純藝術畫抽象畫或擔任教職之外,找到一條更接近生活的創作路徑。
將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概念,自此一直成為黃華成創作的主軸之一。他在這樣的背景下,陸續在1961年國華廣告*創辦首年加入成為美術設計,隔年又考入籌備中的台視擔任美工設計,更在1962年參加台灣戰後第一個美術設計展《黑白展》。「但黃華成只參加一屆便退出,甚至還表示:『不以服務業主為主,而著重理念能否引發觀眾思考』」,張世倫指出這不僅是黃華成創意本位的表現,也呈現出他總是「未完成」的行事作風,「他曾說過,半熟的蘋果比全熟的蘋果好吃,半熟代表的就是一種開放性。」
而在這次展覽中,很重要的展品是他的書封設計,1970年代他至少設計出300多本書封,每個月甚至高達20多本,但水準最齊的莫過於在遠景出版社時期,「當時遠景出版社沈登恩剛創業,標榜要做具有現代精神的出版社,給的稿費好,讓黃華成能夠也願意投入發揮」,1970年代是書封設計開始變化的時期,不再只是素色,加入了更多攝影手法。其中,黃華成的書封作品堪稱重要經典,他的書封攝影作品也是商品攝影的先驅,很多人開始學他拍攝現成物的書封設計手法。「黃華成的書封設計,不是只單純呈現內容,還加入自己的藝術想像。例如七等生的著作《我愛黑眼珠》封面,他找來莊靈老師的女兒擔任女主角,手拿剪刀、眼矇布巾、布巾上還畫眼珠,引起轟動和批評,說這設計太聳動和小說精神不符,但黃華成根本不會在意這些。」
相較於遠景時期的書封設計,早先他自1965年起設計的《劇場》封面和版面,因為物質條件的差別,彩色印刷、圖片印刷都相對困難,「他能玩的就是鉛字。那些翻轉、拆解字體的手法,我認為部分參照自國外刊物,他在如何只用中文字的邏輯下,運用鉛字印刷創造現代感,必須說,創造出來的成果是他自己的風格。」在這些作品上,我們一方面看見黃華成的突破,另一方面也看見當時物質條件的限制,而或許也是透過看見他所處時代的樣貌,更能感受到黃華成在創作形式及態度上的超前。
訪問最末,問起張世倫認為黃華成的前衛之處為何?「他既貼近時代,又與時代格格不入,像是秩序的擾動者。」總是想成為各領域搶頭籌開創者的黃華成,即使未完成,也已經走得很前面。
*創立於1961年的電通國華,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廣告代理商之一。
未完成,黃華成
展覽日期|2020/05/09 (六)- 2020/11/08 (日)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17:30,週六 9:30-20:30,週一 休館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樓 3B展覽室(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即日起須配戴口罩且額溫未超過37.5度者,始得入館,並於入館時實名制登記聯絡資料。
文|方敘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4月號《策展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