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台劇爆發的一年,多元劇種在聲量與質量寫下成績,憑藉版權與IP授權走向世界,我們找上《想見你》以及《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工的人》製作人,直球提問台劇的產業環境與挑戰。
題材截然不同的三鳳製作與大慕影藝
自2001年《流星花園》,台灣曾以愛情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惡作劇之吻》等引領華語市場。但在去年之前,最後一部在兩岸締造商業成功的台劇停留在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背後的製作公司,正是操刀《想見你》的三鳳製作,在台灣過去最具優勢的愛情劇種之上,詮釋出新意。
而在近10年,台灣也出現《痞子英雄》、《植劇場》、《通靈少女》等類型劇,探索犯罪、靈異、醫療等題材,殺出一塊市場。過去曾投資《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2》的大慕影藝,首部自製劇就是《與惡》,5月也推出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劇集《做工的人》,可謂近年類型劇的代表製作公司。
愛情與類型劇種的開發,並非三鳳與大慕的策略,而是團隊性格與興趣的自然而然。「我覺得三鳳的團隊都是很浪漫的,我們有一些童話的故事想告訴大家。」三鳳製作人麻怡婷說。相反,大慕影藝製作人林昱伶笑說團隊都缺乏粉紅泡泡,很自然就會往人性幽微、貼合社會現況的脈絡走。題材選進門,如何詮釋還得各憑本事。大慕的題材看似硬調,《與惡》卻用療癒切入社會議題,《做工的人》沒有做成硬派職人劇,而主打底層小人物的生活。林昱伶希望讓觀眾有共感。
三鳳的母公司為製作《超級偶像》、《百萬小學堂》等綜藝節目的友松娛樂,很早就訂閱AC Nielsen收視率,但麻怡婷發現,收視率用在戲劇無法成為準則,「可能因為一則新聞或事件,觀眾想看的東西就突然轉向。現在因為疫情,親情的部分可能會更有感。」她也不諱言麻雀變鳳凰的公式一直存在,但就算現在流行女生當自強,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有人能了解自己,重點是在戲劇上如何設定與包裝。
剖析電視劇的B2B市場
三鳳與大慕的內容截然不同,但在製作上都堅持「劇本先行」。麻怡婷說,三鳳因為有母公司以及作品累積的版稅,所以在《必娶女人》之後,都是先開發劇本再找平台,以「共同投資」的方式合作,如此便和平台平起平坐,互不干預內容製作與版權買賣。不過多數製作公司還是要等電視台開案,這時製作方則是「委製」,平台就有權力介入內容。商業模式並無好壞,還是要回到平台和製作方對作品結果是否在意,例如《與惡》就是委製的成功案例。相較於委製單位是賺平台預算與實際成本的差價,共同投資的收入來源則是版稅。她說,儘管《想見你》有高收視率和點擊率,製作方也不會因此獲利,關鍵是連帶的IP授權,包括韓國、日本洽談翻拍,也有人想拍電影甚至舞台劇,「要把劇打造成各種IP才會有更大的收益。」
《做工的人》同樣是先有劇本再找平台,但平台方是「以購代投」買下版權,因此出資價位會較高,而這也成為了製作方的主要收入。林昱伶說,在製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構成資方願意購買的潛力,《與惡》是賈靜雯睽違15年演出台劇,《做工的人》找來李銘順演出講台語、為人有點糟糕的大叔,「我一定要在題材、演員、製作規格上讓觀眾期待、新鮮,稍微覺得驚喜,才能夠跟其他國家的作品競爭。」
「其實電視劇算是B2B市場,回收是可以預估的。」林昱伶解釋,《與惡》單集製作費400萬,由於平台已得到收益,於是她投入製作下一部戲《做工的人》,就有籌碼將單集製作費增為500多萬,「我如果能讓投資人賺錢,就可以再進到下一輪。下次我喊出600萬,你是不是會相信我?」製作費需要務實地評估,投資人能保本甚至獲利,才會更願意投資,也才能讓台劇對接市場,形成長久之計。
演員與編劇養成的刻不容緩
從產業切入台劇,往往得到的答案不出資金少、市場小,但在這兩者之外,林昱伶指出演員和劇本也是關鍵。「台劇的演員是有斷層的。」因此她也在劇中實驗,啟用林哲熹、薛仕凌等尚未打開知名度的演員。就如現今被譽為新一代男神的許光漢,在《想見你》開拍時同樣尚未走紅。「主要是平台和製作單位敢不敢用。」麻怡婷在選角首重魅力和品行,「試鏡的時候,公司女同事會多看幾眼,這些反應是很真實的。」
在劇本端,林昱伶坦言每每開發一部作品,耗費的時間總是特別長,問她為什麼,她說自己也還在摸索方法。目前大慕一年約開發6∼7個案子,請來內容總監和創意總監陪同編劇進行,前者負責專業上的溝通,後者則會帶進目前市場的風向,例如當紅的漫畫、電玩等。她認為平台方或製作公司應該勇於投資編劇,給予嘗試甚至犯錯的機會,「戲劇面世後才會知道結果,編劇也才可以得到回饋。」
三鳳成立初期有過in house編劇,但發現創作的型態不應被上下班侷限,目前則採和編劇簽約的方式,並在《必娶女人》之後簽下編劇簡奇峯、林欣慧,接連合作《稍息立正我愛你》、《想見你》。「簽約之後,他們還是可以自由接案,我們給予創作上絕對的自由。」麻怡婷透露,即將開拍的新作《無神之地不下雨》,就是由簡
奇峯帶著兩位年輕編劇一起創作。「要知道本土市場的價值和長處,我絕對不會做一個我做不來的事情。」新戲講述世界末日、人和環境的愛情故事,她不會包裝成好萊塢電影,因為台灣在資金和技術上的確做不來,但會在有限的範圍做到極致。
台劇復興的討論早非新鮮事,隨著作品的質與量起起落落,現在又攀升到一個高點。麻怡婷觀察,台劇版稅收入仍以中國大陸為大宗,過去因為平台少,加上語言優勢,會比日本或韓國更容易進入;現今OTT與國際平台興起,購片管道更多,若自身沒有進步就很容易被取代。這是警訊也是機會,因為多元的平台更能擁抱創新題材,豐富的劇種也一直是台劇的特色和優勢。
「我覺得台劇目前來到一個好的階段,觀眾願意回流,市場熱度也回來了。」林昱伶說,在目前的基礎上,就要思考怎麼走得更遠,讓產業更健全。「台灣現在輸出作品到國外的經驗還是很有限,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更多的產製量,未來一起去打群架,讓我們坐上談判桌的時候更有底氣?我會期待,我也會想努力。」
台劇是否迎來復興?這個產業環環相扣的大哉問,其實也可以轉向提問:你看台劇嗎?當看台劇不再以支持本土為口號,當台劇自動成為娛樂的選擇,答案不證自明。這段台劇與復興的距離,跑到終點是什麼樣貌,這群為戲做工的人,比誰都更想見。
文|張以潔
攝影|張藝霖
圖片提供|三鳳製作、福斯傳媒、東森創作、大慕影藝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2020年5月號《共同生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