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亮點!陶片簾幕、漂流木雕塑等10組作品巧思

2020台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亮點葉海地(Heidi Yip)《 溯土Revert to Earth 》

後疫情時代該如何紓緩不安忐忑的情緒?不如踏上被譽為台灣最美公路—197縣道,跟著蜿蜒於海岸山脈的道路欣賞花東縱谷風光,也一同感受亮相秘境上的地景藝術創作! 去年登場的台東《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再度回歸,並集新銳壁畫家紀人豪、加拿大籍藝術家葉海地(Heidi Yip)、原民藝術家陳正瑞等6位國內外創作者,帶來全新一年度的《漂鳥197-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地景展覽,看他們如何在美麗縱谷風景中,發揮想像力創造屬於他們與台東縱谷間的情感連結!

身為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主辦的「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之一,縱谷大地藝術季2019年首度開展即獲得熱烈好評,2020年克服疫情問題,將台東自然與風土人情透過更多不同的藝術家之眼,同時結合印度詩聖泰戈爾最動人的《漂鳥集》優美文字,化作一件件雋永的藝術作品。

台東《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12組作品亮點!1000根相思木水滴、池上天堂鞦韆亮相台灣最美公路197縣道

為了讓民眾對於藝術家創作過程更加了解,率先登場的6件作品,分別分布在池上農會舊穀倉及大坡池周邊,另外4件作品則將自7月到10月之間逐步設置完成,搭配去年分布在197延線的11件藝術作品,將旅客導入沿線村莊,一路從池上延伸到關山,一點一滴構築縱谷風土人文,而襯著風光明媚的夏日景致,更可以感受作品與縱谷所承載的有機生命力,並獲的滿滿療癒能量!

▶回顧首屆《漂鳥197 縱谷大地藝術季》精彩作品

紀人豪《供給與需求》

地點:池上農會超市後方舊穀倉 

「蜜蜂從花中吸取花蜜,離開時向花朵嗡嗡道謝。一身華麗的蝴蝶卻認為應該是花兒要向他道謝。」泰戈爾《漂鳥集》 第127首 

擁有純熟街頭彩繪壁畫技法的台灣壁畫藝術家紀人豪,今年四月造訪池上駐村一個月感受米鄉生命力。田間農人穿過金色稻浪手,以及飄盪在縱谷間的山嵐,自在穿梭的白鷺鷥,都成了這次舊穀倉創作《供給與需求》靈感。

紀人豪 (5供給與需求)

《供給與需求》探究農人的供給與人們需求的平衡關係,紀人豪使用金、銀顏料、水泥漆,將池上農會超市後方舊穀倉牆面彩繪,燕子、花朵、手語等元素組合在一起,藝術家迷戀縱谷之山景猶如燕子般追尋,農夫珍愛農田猶如喜鶴間的浪漫,似鳥似飛翔的手語動作,比喻對未來的期盼。

貝馬丁(Martyn Barratt) 《 生命的反思 》

地點:大坡池山丘 

台灣女婿眼中的池上!來自英國的雕塑藝術家貝馬丁(Martyn Barratt) ,2004年隨妻回台定居,本次在縱谷大地藝術季帶來《 生命的反思 》,希望透過雕塑引起人們對於大坡池跟周邊環境的關注,藉由鏡中反射,看見自己和其他觀者反映,並反思自己在自然中的角色。

台東縱谷大地藝術季

葉海地(Heidi Yip)《 溯土Revert to Earth 》 

地點:池上農會超市後方舊穀倉 

「因雨而濕潤的泥土香味緩緩升起,如同一首來自無聲庶民的讚歌。」泰戈爾《漂鳥集》 第310首 

加拿大游牧藝術家的原鄉創作!藝術家葉海地(Heidi Yip)於1978年在香港出生,畢業於多倫多安省藝術與設計學院之後,自己到墨西哥,西藏,戈壁灘,紐約等地旅行且尋找創作靈感,最後到了台灣,激起她無限的創作熱情。

加拿大游牧藝術家葉海地(Heidi Yip)的創作《 溯土Revert to Earth 》 用阿美族傳統製陶方法,將七百片的陶片,以苧麻線懸掛在舊穀倉內,形成一幅立體雕塑作品。

作品《 溯土Revert to Earth 》 以阿美族傳統製陶的方法,經過多重工序燒製700片的陶片,陶片互相敲擊有清脆的聲響,以苧麻線懸掛在舊穀倉內,形成一幅衝擊視覺與聽覺的立體雕塑作品,而圓形陶片則有象徵和諧、融為一體、圓滿之意;在木灰色舊穀倉裡,像是一個時光隧道,更是一場人類對於土地無盡追溯的精神儀式。 

阿美族三位藝術家的傑出創作

陳正瑞《我要有個家》

地點:大坡池賞鳥屋北方草皮 

「在傍晚的薄暮中,清晨的鳥兒飛進到我靜謐的巢穴裡。」泰戈爾《漂鳥集》 第164首

《我要有個家》是噶瑪蘭族與阿美族藝術家陳正瑞為2020漂鳥197創作的作品,以竹編技法,從主體的視覺,看到後面連綿不絕的小鳥窩,有著看似被包圍的安全與歸屬感,六件鳥巢般的創作安置在大坡池賞鳥屋旁的草地,視線由主體往池面延伸,綿延不絕且造型各異的竹編構造,除了希望能提供鳥類們棲息停留的處所,也象徵人類依附自然而生的安全感及歸屬感。

《我要有個家》是噶瑪蘭族與阿美族藝術家陳正瑞的創作

陳正瑞創作語言總圍繞原住民對土地的歌詠、對自然的崇拜,作品對傳統原住民的祭儀與親族間互動關係,用細膩的描述刻劃,藉由作品的呈現,對母族的濃郁情感,得以轉換成光和熱的能量。

 

陳正瑞《我要有個家》

Talaluki志明《何時》

地點:大坡池東側蓮花池畔 

阿美族藝術家Talaluki志明,作品向來以大型公共藝術為主,最擅長鐵塑,也常運用漂流木當作複合媒材,本次帶來的作品《何時》,以漂流木為基礎,打造一位擁有歲月及智慧、坐在池邊垂釣的老人,也邀請來客陪他坐坐。 

阿美族藝術家Talaluki志明的作品《何時》,以漂流木為基礎,打造一位具歲月及智慧,坐在池邊垂釣的老人,邀請來客陪他坐坐。

Talaluki志明《何時》

拉飛.邵馬(Lafin Sawmah)《拾火 Kalo’orip》

地點:池上萬安村魏家庄稻田 

阿美族青年拉飛.邵馬(Lafin Sawmah),從未受學院訓練的他,作品卻屢屢受到國外展覽肯定。其作品以木雕為主,但是幾乎見不到傳統原住民的圖騰和語彙,反而是一種更抽象且當代的線條和風格。

阿美族藝術家拉飛.邵馬(Lafin Sawmah)的作品以「火」為主題,創作出火之意象的巨大木頭雕塑,呼應生命的起源。人們仰賴著「火」生活,也向「火」學習智慧。

本次創作《拾火 Kalo’orip》,Kalo’orip是阿美族語,意指生活的依靠。以「火」為主題,創作出火之意象的巨大木頭雕塑,來呼應生命的起源。人們仰賴著「火」生活,也向「火」學習智慧。在原住民的傳統祭典裡,人們牽起彼此的手圍繞著「火」一起吟唱、一起舞蹈,我們也一起感謝大自然,感謝祖靈。目前作品尚在製作中。

拉飛.邵馬(Lafin Sawmah)《拾火 Kalo’orip》

吉田敦《等待 Waiting》

地點:大坡池蓮花池畔旁  

出生於日本群馬縣,來台定居多年的藝術家吉田敦,創作多取材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素材,具有對於土地環境的觀察及省思,並期望藉創作喚醒大眾對於環境的重視。本次作品《等待 Waiting》,以巨人的樣貌坐落在大波池的蓮花池畔旁。巨人來到大坡池,要坐著休息、冥想,從大自然補充營養獲得力量。遊客可以進去巨人體內,觀賞他的骨架,從窗口觀察白鷺鷥、仰望天空。等待、白鷺鷥飛過,等待、雲過來、風吹過的片刻,等待、雲走後的星星、月亮。

吉田敦_等待 Waiting

林惠理《傾聽 稻影》

地點:台東縣池上鄉錦新二號道路

現任台北花苑藝術總監、美國花藝學院指導教授的林惠理,本次作品《傾聽 稻影》,以稻米作為發想,勾勒出這塊土地的美麗,營造樹屋的氛圍,以木作與金屬結構包覆及延伸,再以手工稻草繩圍繞,透過細膩的工藝手法將增添溫暖的鄉村氣息,不使用侵入性的鑽孔或鋼釘,從底部的木作與金屬結構延伸到頂端及涼亭內部,細緻的草繩編織與溫暖的原木相互襯托,並與眼前綿延的稻田景色呼應。

_DSC2512

 阿旦‧達魯札隆&陳勤《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

來自屏東排灣族的阿旦‧達魯札隆,擅長以木雕、陶塑述說其內心故事,以鐵雕、木雕創作的風格隨性,幾乎不打草稿,大膽粗獷,而作品裡常感受到幽默、逗趣的雙關語彙,透過其獨特的觀察,讓看似平常的漂流木、廢鐵、石頭等自然素材,塑造成動態質樸和純粹原真的生活故事。

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 細部

八年級生的陳勤在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後,大量投入木作創作專業,喜歡將漂流木結合異材質,變化出令人驚奇的造型與效果。兩人此次作品《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用山芋葉與土地對話,彎腰的姿態對農人致敬,秉持敬畏與謙卑的心浸入大自然。用鋼琴與土地對話,象徵人們是自然的一部份,並願意時時停下腳步、仔細地聆聽自然所要傳達的訊息!鋼琴上的牛頭,意謂農村與自然的和諧生活與農人的智慧!

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2

巴豪嵐.吉嵐《神奇交會點》

視覺藝術家巴豪嵐.吉嵐,母親是台東大武的排灣族,他醒悟到原住民族母體文化,並不是單純的血緣追朔,而是一種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擅於以繪畫與雕塑傳遞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中的精神,呈現大量豐富的想像力與生命力,提出人類為了自身利益而破壞環境的再反思。作品與他性格中強烈的原始內驅力相映成趣,在黑暗怪誕的造型中,有一種幽默與童趣。

神奇交會點-巴豪嵐.吉嵐

《神奇交會點》敘述代表原生態的野豬,與當代時髦的女性相遇,展開真實又奇幻的故事,女孩想捕捉巨獸畫面,牠正是撐起廢墟的吉靈物,從此開始這個驚異的交會點,也是神奇的發想地,就位於慶豐村內大坡路旁的廢棄房舍。

想要來趟東台灣旅遊,不如就安排來台東展開一趟大自然的藝文朝聖之旅,騎著單車徜徉在197公路上,讓泰戈爾與在地柔情的人文情感,為小旅行寫下迷人的詩篇!

更多藝術季相關訊息可洽官方Facebook粉絲團

文字整理:Ian Liu

圖片提供: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20年前的紐約中央公園,佇立著綿延數十公里的橘紅色門框,透著光的布幔在雪地中飄揚。這個在當時為市民帶來震撼感受的作品,出自藝術家組合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如今,壯觀的七千多座大門雖不復見,卻在即將開展的《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中能夠身歷其境體驗!

「包裹」世界的藝術家夫妻檔

藝術家夫妻檔克里斯多珍妮克勞德有著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巧合背景,克里斯多出生於保加利亞、珍妮克勞德則出生於摩洛哥,兩人於1964年遷居至美國紐約。

克里斯多在求學時期學習繪畫、雕塑、建築與裝飾藝術,認識珍妮克勞德後,兩人於1961年首次合作,於德國科隆港打造戶外臨時藝術作品《Stacked Oil Barrels and Dockside Packages》。自此之後,兩人便一直合作無間,持續創作各項公共藝術與室內裝置作品。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兩人在世期間,於全世界各地進行許多宏大的藝術計畫,最著名的便是以帆布「包裹」著名地標的系列作品,巴黎凱旋門、巴黎新橋、雪梨海岸、柏林國會大廈都曾參與其中。除此之外,還有大型地景藝術作品如《Running Fence》、《Surrounded Islands》、《The Umbrellas》、《The Floating Piers》、《The London Mastaba》等。

延伸閱讀:2021被包裹的凱旋門!盤點藝術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遍佈全球的8件地景藝術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L'Arc de Triomphe, Wrapped》,2021,巴黎(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Surrounded Islands》,1983,邁阿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Umbrellas》,1991,美國與日本(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20年後,重現中央公園的7500道門

《The Gates》為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於2005年為紐約中央公園所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並覆蓋上同樣色調的布料,為這座地標性的公園帶來嶄新意象。適逢《The Gates》創作20週年,紐約藝術中心​​The Shed策劃《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展覽,以新世代的技術與媒介,為觀眾重現二十年前在中央公園的感受。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Gates》,2005,紐約(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展覽的第一部分聚焦於《The Gates》本身,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展覽還攜手XR工作室Dirt Empire與Pixels Pixels,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並帶領觀眾認識作品背後的故事,理解藝術家歷經25年的協商,終於得以將創作計畫付諸實現的過程。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為《The Gates》繪製的素描(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圖片來源:The Shed)

展覽的第二部分,則揭開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生前未完成的多個創作計畫。這些計畫凸顯了兩位藝術家與紐約的深厚情感連結,以及他們的雄心壯志與創新精神。觀眾將能從素描、模型等展品中想像這些未竟之作,也能一窺平時少見的、大型公共藝術背後的創作思考。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原先在東京進行《The Daiba Project》,然後來和參與團隊產生意見分歧,並取消計畫(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曾於1969年提出將《Wrapped Tree》計畫實踐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實踐之作》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

展覽日期|February 12 – March 23, 2025
展覽地點|The Shed(545 W 30th St, New York, NY 10001美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位於松山奉天宮附近、規模居台北市之冠,而以此為基地、醞釀五年多的「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如今迎來成果發表,於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開放大眾參觀。

一場社宅裡的藝術盛典

廣慈社宅前身為福德平宅以及廣慈博愛院,由於該地區發展相較老臺北城慢,散落著埤塘、濕地、郊山,緊扣鐵路、礦區、移民聚落,因此至今仍有許多新建設落成,可說是都市發展的一方新天地。廣慈社宅佔地6.4公頃,共有逾1500戶,入住居民面貌多元,為了促進社區的對話與相互理解,「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於2020年正式啟動。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位於廣慈社宅園區南面入口處(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周邊環境、居民組成等多元背景,替公共藝術計畫供應了豐沛的創意靈光。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禾磊藝術策劃,以「我們在家(We Are Home)」為題,聚焦關係美學與環境美學,串起既有社群與新遷入的住戶、社會與社宅、人與環境間的連結,一步步形塑居民對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邀請藝術家實際駐地於一側的「福德聚場」,並設計一系列貼近在地的帶狀活動,讓藝術流動於社區建造中,築起一座共生共好的關係堡壘。九組來自台灣、日本與荷蘭的藝術家,分別以聲光、插畫、陶藝、纖維藝術、空間裝置等多元媒材,回應此處消逝的煤礦、水圳和生態,以及被人們擱置的記憶、感受,甚或是難以啟齒的終老話題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展覽現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2件展期限定作品

兩件展期限定作品,為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果展揭開序幕。游文富的竹編裝置《溫暖的載體》,樸質、溫潤宛如翻湧的金黃色雲海,融入地景也溫柔摟抱著老榕樹,歡迎觀眾穿梭其中;國內外藝術家跨界合創的《遷徙博物館》,是展覽的一大亮點,由德國藝術家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的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而裏頭循環播放的聲音作品,則是知名音樂人林強,取材十多位受訪居民關於夢境、夢想的口語敘事,所創造出的電子音樂作品《聽夢I-夢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Wall of Voices》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開放式聲鏡劇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噪咖藝術、吳秉聖合力於《Wall of Voices》中,打造出光影作品《牽繫》(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8件永久性戶外裝置,呼應周邊地景

廣慈社宅室內外共有18件裝置作品,觀展動線以信義區行政中心正後方的社宅3區(C區)的主視覺延伸作品《社區精神旗幟》為起點。展期中展示的作品為蔡慧盈操刀的《揚揚》,藉由邀請居民共創,拓印下老椅子、磚瓦甚至福德聚場門牌等象徵「家」的元素。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蔡慧盈《社區精神旗幟:揚揚》(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衛福大樓與行政中心的接壤處,是禾磊設計梁豫漳以耐候鋼打造雙圓弧棚頂的《流亭》,如今已成為居民偶遇、寒暄的地標;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以平行並排的波狀鋼筋,模糊建材的軟硬與內外之分,成為日升月落間瞬息萬變的光影山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禾磊設計梁豫漳《流亭》地處衛福大樓和行政中心大樓之間(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站在《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下方仰望天空(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南面入口處徐永旭《光之巢》呈現四座溫煦、質樸的峽谷雕塑,呼應地勢也迎接人們歸巢;邱承宏《採光》以昔日植物的形象刻鑿混凝土浮雕,營造翩翩詩意及巧妙的共時性;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同樣取植物為靈感,用數株不鏽鋼雕塑模擬附近淺山的蕈菇、孢子,回應廣慈社宅周邊地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邱承宏《採光》(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路面、變電箱上九個貌似秘魯「納斯卡線」的神秘圖騰,是彭冠傑的作品《祝》,受附近奉天宮、慈惠堂等公廟信仰啟發所設計;現居荷蘭的以色列藝術家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則從觀察手相的風俗出發,於三棟社宅包夾的廣場描繪出巨幅地畫《書寫未來》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彭冠傑《祝》(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藝術家拉姆・卡齊爾《書寫未來》(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10件室內創作,訴說場域本質

廣慈社宅建物內,也展示著許多藝術作品。大廳牆面上的鄒駿昇《共生》,描繪四獸山所代表的神獸,隱含動物與人類、生態與聚落間共生的永續議題;吳芊頤《窗光漫遊》轉化了公園、濕地、花草、蝶鳥,以及鐵窗花等在地符號;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盈盈》,以特製不鏽鋼板折射天光,製造出宛如水中游魚的熠熠鱗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鄒駿昇《共生》(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吳芊頤《窗光漫遊》(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盈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山由社《描海》是一幅需抬頭仰望的壯闊海景,鼓勵觀者打開嶄新的視角;日本藝術家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則將海洋的寫真轉印於金屬穿孔板上;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山由社《描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沐浴》,一件用分光鏡營造七彩色光、一件讓光源與白色地景共舞,替受困的心靈帶來片刻撫慰;長居臺灣的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廣慈的天空》兩件畫作,則替空間平添了一絲活潑氣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沐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We Are Home: 廣慈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成果展

展覽日期|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展覽地點|廣慈社會住宅公共區域(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3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