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春池玻璃主持號召,結合策展、體驗、選物、餐飲,以容器作為概念、三層樓的複合式空間「春室The Pool」正式亮相新竹公園。極簡外觀,搭配前方蓊鬱林相與池水,春室的開幕自然將成為新竹話題熱點,而與玻璃工坊互通貫穿的空間,在春池玻璃主持號召之下,也將以豐富的實體空間體驗,體現永續生活的各種可能性。
透明,卻又真實存在的「容器空間」計畫
春室的誕生,從春池本業回收玻璃出發,秉持「循環經濟」與「環境共生」價值,在空間上同樣致力將重複利用、可回收再製的思維注入,過去四年來,春池經由「 W 春池計畫」與不同領域展開跨界合作,小至民生用品的再製、大至連鎖企業的親身參與,讓 100% 可回收的玻璃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有價值、有意識的選擇,而春室亦同,希冀藉由開闊與充滿想像的永續空間,進而影響前來此空間的每一個人日常。

三層樓空間,一樓作為玻璃工坊使用,讓一般人能夠近距離接觸玻璃工藝製造的過程,主理人吳庭安:「循環不單是概念,還是方法,能夠轉化成各種獨一無二的空間體驗。春室的出現,便是要透過實體空間凝聚人們的感受。」隔著通透玻璃格柵,從春室門外一眼望進,挑高兩層的玻璃吹製工作室裡備齊了各式窯爐、工具;春池玻璃的師傅已常駐於此,進行工藝示範,也開放民眾報名口吹玻璃體驗,每遇週末,階梯式看台便坐滿大人小孩。

一旁空間也備有拉絲玻璃工作室,未來將開設實體工作坊,歡迎大眾參與。對春池來說,文化屬於一段感受的過程,唯有不斷演繹,才有機會產生吸引人親近的能量。春室這個名字就像是春天的溫室,是培育的場域,許多可能性將在此萌芽綻放。

玻璃窯爐化身咖啡廳
作為建築空間亮點,位居三樓的概念平台「 The POOL 一池」有著玻璃窯爐弧線圓頂的意象、大片落地玻璃窗,當陽光灑入,「純白」為主基調的空間頓時令人心曠神怡、抽離緊湊生活步調。透過策展思維,匯集餐飲、展覽、選物與工藝示範,春室不僅是生活美學與環境永續的美好交集,更期望加深參觀者與在地文化的連結、於體驗中獲得啟發。

整體空間取「流水匯聚成池」活絡意象,擅於梳理環境脈絡,負責操刀空間的「彡苗空間實驗」以此樓層為概念延展基地,應用回收玻璃再製材料包覆天地壁,由回收碎玻璃製成的磨石子地面,使整室泛著清透的藍綠光亮;拱形弧線天花版則模擬玻璃窯爐的意象。
專案設計師鄭又維、曾郁翔提到所構築的畫面:「窯爐是玻璃的初生之地,而連結三樓到一樓的橘色迴轉樓梯正像是從窯爐舀出、高溫流動的玻璃膏,從高處往下流散。」窯爐在此成了孕育的母體,以流淌的玻璃膏形態垂直串連起整棟空間。

負責咖啡廳餐點的則是來自嘉義的「木更 Mugeneration 」,團隊為The POOL 打造專屬餐飲體驗,像是食器採全設計師玻璃器皿,而其皆是由春池回收玻璃吹製而成。呼應純白空間,以白色池塘為意象的「木更人氣小戚風 The POOL 限定版」,形似雲朵狀、用仿透明玻璃碎片巧克力點綴的造型糖片蛋糕,更巧妙用視覺、味覺感官串聯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飲品方面則和台南蜷尾家、京盛宇台灣茶聯名,推出漂浮雪糕氣泡飲、小葉池塘鮮奶茶,並選用在地食材如香山牧場鮮奶、福源花生醬,串連起「食在新竹、共創共生」的新生活態度。木更主理人簡紫岳、餐飲策劃黃思涵闡述:「生活感的飲食,是親近設計品、認識工藝理念的最佳管道。有趣是停留的關鍵,有了體驗才有創造和被記憶的機會。」接下來計畫邀請更多餐飲品牌合作,創造期間限定飲品。
![]() |
![]() |
咖啡吧檯同樣別具巧思,彡苗空間實驗以保溫磚拼構而成特色流理臺,有如冰磚樣式,也讓人在這個通透空間感到一絲沁涼。
《玻形 When Glass is Formed 》展覽
同樣具有策展功能的The Pool,首檔主題展覽《玻形 When Glass is Formed 》則攜手台北書店藝文空間「朋丁 pon ding 」合作,從創作角度展示玻璃物件的誕生與形變,並由春池工廠取得的玻璃砂、玻璃碎、玻璃膏打造連結原料與作品的展台造景。展出創作者有甫獲 2020 新一代產學合作金賞的 25 Nano、永續珠寶品牌 Vein Studio、擅長玻璃媒材創作的設計師劉軒慈、以及鑽研陶藝與玻璃的香港設計師梁康勤。
![]() |
|
朋丁主理人陳依秋表示:「策展的重點不在於示範、而在於產生對話,未來在此陸續出現的展覽與事件將會是一次又一次的邀請,邀請創作者一同踩進水池,探索玻璃、甚至循環的當代嶄新意義。」吳庭安進一步解釋:「除了水坑、池塘的意涵,『 POOL 』還有共同合作、集思廣益的意思。」也象徵 The POOL 因著不同單位的涉入與進駐,形成充滿互動的有機體,隨之而來的產出也有了無限可能性。

從 0 到 1 ,由玻璃開展的傳統產業革新
一手負責整體規劃,吳庭安對未來營運已有願景,他認為傳統產業的革新不再是昔日追求 1 到 100 的技術極致,更應是從 0 到 1 那樣畫出前所未有的弧線,由各領域共創參與:「這裡就像一座透明的容器,能夠包覆著各種可能性。」涵蓋傳統與當代,春室以回收玻璃開啟永續對話,請試著想像容器的輪廓,當你注水入池,托載思考與實踐的透明循環機制就會開始啟動。
春室
300 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 2 號
每日 10:00 - 17:00 開放,週一休館
https://www.facebook.com/springpoolglassstudio/
文字整理:Ian Liu
攝影 © 丰宇影像 YUCHEN CHAO PHOTOGRAPH
via 春池玻璃